《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丛书·中国学校校训研究:20世纪中国校训历史演进的教育考察》从中国校训的渊源、产生、流变、形式、内容、本质、特色校训等方面对校训进行系统梳理,从校训的变化反观中国教育的变迁。蕴涵传统文化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校训在百年发展中不断变化它的变化暗合了中国教育的变迁,它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近代进而步入现代的光辉历程。从校训本身的发展变化折射中国教育的变迁,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存在很强的现实价值。
《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本著作二十多年的出版,经历了从“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到“大道哲学全书”,再到“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的过程。这也算是否定之否定吧。但它不是原地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修订再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笔者在哲学本体论上的追求造成的。初写这三本书的动机,是想把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对象由生物物理领域转向并扩大到整个社会文化领域,研究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世界是怎样建构人的价值意识(包括价值思维悖谬)的。做此研究,一方面想解决存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一系列中介变量问题;另一方面,想解决人在现实生活中,是通过怎样的文化环境、情境、情势与生活细节发展价值意识,成为意识到的存在者的。这要比德国古典哲学家从“自我”出发,解决哲学知识论或
在1940年至1944年之间,一大批法国作家和艺术家离开沦陷的法国,前往自由世界的文化之都——纽约避难。安德烈、布勒东、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鲍里斯·苏瓦林、雅克·马利丹、儒勒·罗曼、圣埃克絮佩里、圣琼·佩斯……这些名字,都出现在长长的流亡名单中。 《流亡的巴黎》叙述的就是这段历史。这些知识分子是通过怎样的援救机制被送往美国的?他们是如何通过写作、通过创办学校和出版社来参与抵抗运动的?美国政府又是如何利用他们为军事情报部门服务的? 与德国流亡者相反,法国流亡者在战后的1944年到1947年间,几乎全部回到了祖国。无论把流亡当成劫数还是机遇,这段经历都让流亡者们对政治参与和民族身份等问题有了不同的理解。借助一些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流亡的巴黎》重现了法国抵抗运动历史中这一段被人忘却的插曲。
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以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中的每个词作为一章的 主题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词找到古典文 献的依据,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予以阐释说明, 附以案例故事,赋予每个词丰富的思想内涵,使社会 主义价值观 加通俗易懂、 加深入人心。
《人文学丛书: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第三辑)》主要内容包括:约翰生的全球化思想探源、全球化趋向的多元文化、全球化是旅行的世界、约翰生思想的启示意义、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信仰、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规范、全球化与南粤文化身份、古代北方文化的南粤化进程、近代西方文化的南粤化因素、现当代南粤文化的突出建树、南粤民族与民系的文化身份等。
本书在遵循形象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本研究以媒体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拓展了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材料,从事实上突破了传统的以小说、游记、电影作为文献的做法。这种学理路径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形象学研究具有非常深厚的“原话语”材料,亟待研究者的开发。本研究进一步透视“他者”的实质。本书从分析文本入手,深入挖掘美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及其成因。相信此研究会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和探索的视角。
本课程主要分为 文化学理论与方法 和 中国文化样式学习 两个部分。应该说在 传统文化 部分,主要侧重于对文化学意义上的学科认知,是文化传统形成过程中文化意识形成、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认同、文化融合、文化变迁的全过程。文化认同或文化共识的形成,需要通过文化整合来实现,逐渐缩小文化差异则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对于文化的学习、适应、理解与宽容,则是提升文化适应能力的必然途径。在文化差异存在的现实社会中,文化是平等的、多样的,文化差异性是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只有在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弱势文化逐渐被强势文化所融合。而在 文化传统 部分,重点介绍中国民俗与地方文化、语言文字与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中国法制文化等。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将重点介绍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及社会
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戴震、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戴震、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严复论中西学术、从《刘向歆父子年谱》看钱穆的史学理念、拉克伯里学说进入中国的若干问题、“文化形态史观”的东渐……
本书秉持“ 视野、本土情怀”,遵循功能等价的比较分析原则,探讨域外 就业优惠的法治实践与法律原理;考察就业优惠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制度演进脉络,分析就业优惠的司法技术与法律方法;探讨就业优惠的法理基础与哲学思辨,揭示结构性就业障碍的时代挑战;剖析平权法治建设与族群关系治理之间的辩证关系,验证化群体利益分歧为理性法律博弈的可能性;总结域外就业优惠的法治经验与历史教训,探索中外就业优惠法治建设的共性与差异;探讨我国就业优惠的制度优势与主要挑战,指出完善我国就业优惠的现实需求、历史机遇与法治方法;挖掘加速实现 高质量和 充分就业的本土制度资源与域外法治经验。
本书是作者 2015 年至 2018 年间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与批评的*成果。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趋势、学术与评价的热点难点、以浙江为样本的网络文学地域研究、IP 研究等内容作了着重阐述,可一窥当下网络文学场域之前沿。此外,对网络武侠小说史、网络文学研究史等,也有初步探索,形成了较大影响力的文章。本书与作者 2017 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观念再造与想象力重建》相衔接,体现了夏烈作为国内 70 后文学评论家和网络文学研究代表人物的系列性建树。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辅助齐桓公,励精图治,使齐国成为春秋时代霸。管子的思想精华可以精炼表述为富强,就是民富国强,即治国理政的目标,是让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这是在东周列国竞争时势下的必然选择。管子的治国之道,培育了善创造有作为的中国人。
本书包括第六届浑沌学与语言文化专题研讨会参会论文及研究生新近的相关研究成果27篇,内容涉及语言与思维关系、语言的非线性复杂系统、语言模糊性、语言保持等理论问题研究及包括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维吾尔、藏、撒拉、布依、纳西、羌、白等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及韩国语等十余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研究个案。
梁原草编著的《穿越时空的声音--北京师大附中师生谈传统文化》讲述了: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北京师大附中坚持以传统文化学 习为主题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演讲者既有学生也有教师;既有学校管理工作者,也有学校图书馆、档案室、 办公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穿越时空的声音--北京师大附中师生谈传统文化》收录了这些演讲中的精彩 之作,以“君子不器”、“仁者不忧”、“刚健不陷”、 “和而不同”、“天道酬勤”等主题依次展开。 北京师大附中依据自身学校特色、按主题开展“国旗下讲话”等类似活动的经验和思路,可为其他学校开展传 统文化教育及校园特色课程活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