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这一次,我们用小说打开中国! 百年来,1902 1916,总被忽略的 晚清时期 ;1917 1941,总被说起的 五四时期 ;1942 1976,总被留白的 革命时期 ;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 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 20世纪小说课 ,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 士农工商仕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神预言 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入 生态篇 ,高度还原 作家的一天 1926年郁达夫的 恋爱 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 误诊 疑云,1952年巴金 同志 在朝鲜战场,1984年 寻根 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 拜访 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
九卷用笔画出来的故宫《紫禁城100》全书共分九卷--俯仰山川形胜,看“悠悠天下事”,看帝王种种,如何“隆重其事”,有“家事国事”、宫娥、心灵,都“事事关心”……每一卷的图像,都是作者赵广超及其团队对这座皇宫的十载感情、几年苦工,化作每一座宫殿的结构肌理,每一片的光影颜色,与读者一起走进这座道不尽、说不完的大皇宫。
本书一部从大传统多维视角解读儒家*经《论语》的学术著作,由我国文学人类学派领军学者叶舒宪和萧兵合著。以《论语》为研究对象,使用文化人类学的多维研究方法,在大传统视野下提出了一些解读《论语》的新认识和新思路。 导论 部分通过训释 学 与 习 、 论 与 语 、 觉 与 效 、 仁 与 智 、 礼 与 体 、 政 与 名 等核心概念,提出有关《论语》与华夏口传文化渊源的关系、儒家的神话学等新颖观念,发掘孔子思想的精华。 本论 部分围绕一系列从《论语》生发出的问题作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如: 仁 属于 爱感文化 ,却又不是 爱人民 爱一切人 ; 民本 不同于 人本 ,二者却可以相结合; 中 意味着人 攻治 而不是 攻灭 异端; 礼 来源于 两种生产 的分类、分食、分工和分配,成为社会秩序、行为规范、 艺术生存 的集萃,并且异化为思想和行为的 桎梏
《荆楚文化史》以文化史为全书主线,突出荆楚文化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具体内容为文化史,以文化的演进来反映历史变迁,突出荆楚地区8000年发展进程中思想、科技、经济、学术方面的成就进步与特色等。写作的地域范围以湖北为主;在史料搜集利用方面,充分利用历史学、考古学(包括简帛)、方志学、民间文学以及地质学、生物学等材料以及近期新相关研究成果,认真甄别,为我所用,力求充实内容,填补空白,纠正误差,还原真实,是湖北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项创新性的学术工程。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特别珍藏版套装内含: 1、《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珍藏版1册 2、“行走的力量”纪录片《行藏?power to go》DVD 1张 3、陈坤独家珍藏海报1张 4、“行走的力量”纪念明信片(折叠装共5张) 5、“行走的力量”纪念徽章1枚 回到行走西藏的日日夜夜。成长的阵痛,路途的坎坷,今天,我们再次出发。 简体平装版2012年1月6日于北京发布,繁体中文版7月19日于香港发布。已赢得两岸三地数百万读者好评如潮。
本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现状的分析,明确了目前活态传承机制存在的问题,廓清了从“非遗”保护视角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及其活态传承的认识。通过辨析各组成要素对传承系统运行的影响,明晰了系统良性运行的关键,阐明从业者素质和产品质量作为一个作用系整体是各要素产生作用的焦点,据此提出构建有效活态传承机制的策略。本书适合艺术类院校师生及相关研究者使用。
本书将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纳入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结合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学、社会理论研究的成果,为当前的认同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
《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Ⅰ》访谈对象为24位出生于20—4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他们分别是安金槐、黄石林、邹衡、张彦煌、许顺湛、赵芝荃、张光直 、李学勤、李民、方酉生、王克林、殷玮璋、郑杰祥、李伯谦 、李经汉 、杨育彬、高天麟 、高炜、李先登、陈旭、方孝廉、徐殿魁、郑光、饭岛武次。通过他们对夏文化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国夏文化考古的学术史跃然纸上。本书首版于20年前,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内容涉及均有发凡起例之功,一直备受考古学界推崇。本次修订,原貌呈现当时的学界状态,保持学术观点的原真性,体现夏文化探索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Ⅱ》对18位出生于30—60年代的夏文化考古学家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是李伯谦、刘绪、张松林、董琦、宋豫秦、郭引强、王巍、方燕明、李维明、
92派领军企业家陈东升积淀30年商业智慧首次公开,全面分享泰康保险集团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略制胜背后的底层逻辑、价值取向以及方法论。 从中国嘉德到泰康,从一介书生到一个好的董事长再到成熟的CEO,作者一路摸索、学习、成长,经历了不少挫折,也有很多收获和思考。他最深的体会就是,战略决定一切,战略聚焦就是最大的效率,所有领域都要围绕战略,所有资源都要服从战略。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定位、战略、治理结构、执行、风险、创新、价值观等七个方面,对其战略思想框架与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有理论、有案例、有方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反思,既宏观,又具体,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投资人以及任何想成事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借鉴与启示。 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家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市
本书是一部关于前辈京剧名伶、一代花脸宗师金少山的生平传记及艺术评论集。全书用年考体例, 共计28万字, 分“雏凤清声”“玉蕴珠埋”“水穷云起”“衣锦荣归”“褎然举首”“西山日薄”“泰山其颓”七章。同时
百年身、千秋笔、儿女泪、英雄血……作者认为,戏,是诗、词之后“最中国”的抒情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的方式。本真意义上的中国戏,要从中国戏(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可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不仅关乎心灵, 关乎现世人生,关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这个无常世界里的风云变幻。当然,都是陈坤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想法。 陈坤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里写了自己如何面对艰难,如何面对一夜成名,尤其是对于繁华的警惕,令人动容。
本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旨在通过搜集、翻译、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墓葬文化遗产情况,以墓葬文化的概念入手,通过其葬式、葬法、葬俗、陪葬品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展现中华文明与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其遗产,并通过墓葬文化遗产名录与谱系的撰写最终集结成书,向大众展示这一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让遗产和文物说话,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本项目丛书共分4卷,即北亚卷、中亚卷、东北亚卷、南亚东南亚卷,本书为东北亚卷。作者团队在负责的区域内以距今5000年至民国时期为时间范围,按年代、级别、族属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墓葬(高等级墓葬和一般平民墓葬均有),收集其葬式、葬俗、风格、陪葬品中包含中国文化因素的材料(包括在当地搜集到的资料和国内外已出版、发表
《千年古县·汤阴》由中国社会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是我国一部地名文化专著,成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丛书《千年古县》的首册,开创了我国地名文化志的先河。 本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等领导及河南省民政厅、安阳市民政局、汤阴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历时一年多编撰而成。借鉴了志书写法,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文献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工具性。重点阐述了汤阴县境内丰富的远古文化,易学文化,岳飞文化,金石文化,民间艺术,历史事件等珍贵的文化遗产,揭示了汤阴地名文化的内涵,挖掘了汤阴众多古老地名深厚的文化积淀。 本书还占用一定篇幅,详细介绍了汤阴申报“千年古县”的工作历程,总结了工作经验和科学的方法步骤。对于已申报成功的“千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融文字、图片、影音于一书,以学唱经典、学念道白、名剧欣赏三个大单元来统领全书,以64篇经典唱段、念白、剧作来丰富内容,以京剧名人轶事、图文说戏等小板块来扩展整体上做到了学唱有曲
《黄芝冈全集(第一期)》为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申报的国家出版基金常规项目,于2018年经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黄芝冈全集(1-10卷)》被确定为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黄芝冈(189
从来没有这样一本书,将视线聚焦在西方与茶相关的各个艺术领域。本书通过300多张精美的图片,探寻茶在英国传播的历史,尤其关注饮茶的流行如何促进了陶瓷、家具、银器等的设计制作和装饰艺术的发展。同时,本书还讨论了茶的消费和茶本身的社会意义,以及这些是如何激发茶具设计灵感的。 在英国,对各个社会阶层而言,茶都富有特殊的价值,这使得茶成为纯艺术创作的主题。从航海主题绘画到肖像画和静物画,艺术家们捕获那些有关茶的浪漫瞬间,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它们使读者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英两国的茶贸易历史,以及不同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状况等丰富有趣的内容。
2013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汪玉凯、谢春涛、孙立平、孟繁华、鲍尔吉·原野、白燕升、王宁、陈蔚、樊明武、朱锋、欧阳自远、张碧辉、蒋佩蓉、张燕生、迟福林、于平、黄朴民、曾仕强等多位名家大儒举办了88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44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包括改革创新·中国梦、生态环境·美丽中国、文学·艺术、军事·科学、教育·励志、法律·经济、深圳学派·社会民生、传统文化·养生等多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