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反思中国文化劣根性的经典之作。孙隆基先生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做一个“长时段”,用结构观念——针对特定范围的一种共时性设定——来研究中国历史和这种历史延续所生成的文化特征。其匠心独运之处在于,不是泛泛地罗列出这个民族的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用近乎千刀万剐的切割,给人以深处其间而欲全力挣脱的浓烈感觉,从而达到文化批判的深远诉求。
中国到底有多少神?不白吃带你先入门!神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寄托,上本书我们带大家认识了许多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上古大神。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流传着很多神明的故事,大到天界、人间、阴间、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小到灶台、门、井、厕所。吃饭有食神,喝酒有酒神,赚钱有财神,工作有不同的行业神等,还有很多神明在等待着们发现和探索,跟着不白吃一起在神话的世界遨游吧?
宗泽(1060年1月20日 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元祐六年(1091)进士。元祐八年(1093)任大名府馆陶县县尉。政和五年(1115),升登州通判。宣和元年(1119),因事被贬提举鸿庆宫,遂上表引退。靖康元年(1126),临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宗泽为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到任后,积极修复城墙,整治兵器,招募义兵,广集粮饷。不久,受封河北义兵都总管,率军击退来犯的金兵。同年11月,金兵再次包围开封,钦宗任康王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师。宗泽率军趋李固渡,途中遇敌,大破之。次年正月,率军至开德,与敌十三战皆胜。 建炎元年(1127)六月,任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又
本书从集体记忆的“竞争性”角度批判性地审视了日本二战记忆的演化及其与日本战后内政外交之间的联系。融合了中、日、英文的多元资料,并深入挖掘了众多当事者的证言与回忆录,将视角延伸到了普通民众和民间团体,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他们如何共同塑造了日本的二战记忆。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该书稿分为三辑,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汇编了汇贤名家讲坛权威专家的授课内容和理论界学者的优秀文章,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可作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建功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理论学习读物.
为什么佛教宣扬报恩思想? 为什么佛教融合儒家思想? 为什么报恩同时在为己修福田? 为什么绘制劳度叉斗圣变? 为什么佛教经典为政治服务? 为什么制定戒律约束僧徒信众? 《解读敦煌 报恩父母经典故事》详细介绍敦煌经卷中的报恩经画卷,文字浅明易懂,深入浅出,配以精美的图片,是敦煌研究的上乘之作,可供敦煌研究者参考。
本书记录了作者一家前往日本文化之源——关西地区,探索和体验日本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历程。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从日本的饮食文化、文学、电影、民俗、历史、建筑等角度全方位勾勒当代日本社会图景,还梳理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关键结点与重要人物,并透过女性角色的转变、老龄化等话题,一窥日本当下社会的发展问题。作者基于学者视角的观察和思考始终贯彻其中,基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从基建、教育、人口等多个方面反思日本社会的发展进程对当下中国的启示。
《漫画中国文化关键词》由“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重点项目、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铲史官团队(百万粉丝靠谱历史大号)共同策划创作,历时一年半精心打磨,希望用二次元的方式解决视觉与趣味问题,用扎实幽默专业严谨的文案解决营养问题,深入解读那些你好像知道,但又说不清楚的文化关键词。本书包含"四书五经""科举选才""年与纪年""载舟覆舟""建安风骨""书法艺术"等12篇内容,每篇文章深入解读一个核心术语及相关术语群,以漫画版的形式介绍相关领域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其背后丰富的思想内涵。
本书内容是畅销书《中华经典十三讲》的延续。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时代价值,将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放在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中,不仅回应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如何建构的问题,还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做了思考。作者强调,只看当下,永远有各种扰动;远眺未来,看清大势,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优选层。
本书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主题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详尽地解读阐释。既有学理性、又有可读性,既有深入思考、又有通俗表达。既有知识链接拓宽阅读视野,又图文并茂丰富了阅读内容,是一本质量上乘的通俗理论读物,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优秀作品。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内容极其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世代承传演变的传统文化中,不少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包含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因素,可谓形形色色,光怪陆离。千百年来,迷惑过多少民众,愚弄过多少权贵,激起过多少玄学家的幻想,触发过多少艺术家的灵感。举凡政治、军事、历史、科技、艺术、文学以至衣、食、住、行等,无不受到它的影响。包罗在先民以其智慧和愚昧编织的这张巨网中的种种方术,迄无统一名称。近年来,传统文化中的这一重要部分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并被称之为“中国神秘文化”。李冬生所著的《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从巫术、符咒、神灵、法术等方面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
“素质教育舞蹈”自2014年“进入北京市 一百所中小学课堂以来,该课便在全国逐渐普及开来,北京舞蹈学院、四川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等一批学校建立了二级教育学院、系,使该课进入了师范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拉丁舞教学法》不仅仅是知识的陈列,而是从整体观出发,探讨拉丁舞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及分析教学点中的辩证关系;本著作中“对少儿拉丁舞初级班教学的思考”、“拉丁舞常用舞步运动技术解析与课堂安排”、“拉丁舞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有着长达两千多年密切交往的历史。在近代以前,中日关系主要是文化中心与周边的关系。而在近代,两国一方面是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清末民初时期的留日潮对中国的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邦交正常化后,中日两国在经贸文化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在历史认识、领土归属、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分歧。中日两国作为“无法搬迁的邻居”,通过“求同存异”来维持发展友好关系才是明智的选择,而文化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同与异。中国人与日本人在外貌上、语言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既是两国间长期紧密的交往的结果,也是这种关系长期持续不断的原因,也就是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然而,这种相似性也容易使我们忽视彼此
本书为戏剧学学术研究图书,着重探讨当前国内戏剧研究动态、前沿理论问题、古今中外重要戏剧现象和戏剧流派,收入的论文从文献史料和作品文本入手,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在细致梳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解读作家作品,
【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山南舞蹈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 作者 万代吉 著 著 原价 ¥58.00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5-01
【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亲亲二人台,悠悠黄土情,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邱运华荣书琴 著 原价 ¥60.00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8-01
本书从修身养性、经世治国的角度,全书依照《老子》通行本八十一章的顺序划分章节,每章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经典原文、对本章核心思想和内在逻辑的解读。本书对《老子》的一些关键思想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对于经典原
本书集结了暨南大学历年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中的精选心理情景剧剧本,涉及的主题涵盖了不同时期的困扰、不同层面的影响、不同严重程度的问题,从入学前到入学后再到毕业初期,从同学互动到家庭教育再到社会影响,从发
《知日·再发现,浮世绘》特集,靠前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系列的第55本特集书,是一本社科人文类普及读物。本次以浮世绘为主题,全书以浮世绘起源、历史、流派与名绘师为主,详细介绍浮世绘作为传
小说,神鬼,卜卦,中医,文物,传说,祭祀,神话……文化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以往对中国文化的阐述,大都从儒道佛经典的“大传统”层面检讨,然而,许倬云从普通民众安身立命的处世观念出发,从“小传统”进入,考察日常生活形态中的中国文化。社会史、考古学的知识,和饱满的生活实感,让他得以在多种民间文本中自由行走,厘清从传统到今天,中国普通民众对宇宙、人生和自然所持有的观念,展示一个活生生、日常、接地气的中国文化。
“中国乃无独立之科学,亦无独立之哲学,一切知识贵能会通和合,乃始成其为学问”,但近代以来,受全盘西化之风影响,学者追求以分门分科之法治中国传统学问,务求西化,再不求融通体会。钱穆认为这种专家之学与中
本书对瑞士著名剧作家马克斯·弗里施的寓意剧予以全面、系统的研究。弗里施的寓意剧不摹写现实世界,而是通过建立超脱现实世界的模型或范式影射有关现实世界的普遍性哲理。本书不仅深人探讨了弗里施的戏剧思想及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