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另辟蹊径的简明日本近代史或日本近代思想史。 日本知识界的两位大家丸山真男和加藤周一,以问答形式展开对话,由翻译角度切入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思想与文化的巨变,尤其着重探讨从接纳朱子学转向吸取西洋学这一变迁中,知识人通过翻译所做的贡献。 日本思想史何以那么重视荻生徂徕?为何福泽谕吉的影响如此巨大?近代日本为什么要打着尊皇攘夷的口号推翻幕府?日本又是如何走向 主义的?全书议题深入而尖锐,讨论轻松而灵动,一问一答间,历史转折点中知识人的努力被一一道来。 \"
早起喝一杯咖啡,疲倦时点一支烟,聚会时来一瓶可乐,你对这些习惯上瘾吗? 酒精、烟草、咖啡因、鸦片、、古柯叶,瘾品已经深深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戴维·考特莱特编著的《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综合了心理、药物、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研究,详细介绍所有能让人类成瘾的物品,以及瘾品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战争。瘾品在历史上的力量有多大?它们为何有合法与违禁之分?是什么力量将瘾品的流行推动为规模庞大、模式各异的商品贸易?作者从瘾品的功能用途到它们的发现,到全球贸易的流通和经济政策,全面介绍精神瘾品的文化,追踪出大众化瘾品进入全球贸易主流的来龙去脉,内容有趣,视野广博,令人眼界大开。毫无疑问,它是一本关于瘾品文化史的经典著作,也是一本横跨世界史与药物史的杰作。
中世纪宴会、宴会竞赛、来自地狱的宴会、欧洲宴会改革、维多利亚宴会、茶席、同类相食的宴会、冬至宴会…… 尼科拉·弗莱彻所著的《查理曼大帝的桌布(一部开胃的宴会史)》是一本关于饮食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筵席、宴会和盛大的晚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有的传播欢乐,有的服务于政治,还有的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在本书中,作者用大量生动,甚至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宴会典故向读者剖析了为什么人们喜欢聚餐狂欢、觥筹交错。 从波斯到日本,从中国到墨西哥,从欧洲王室到南极探险家,从阿拉伯人到阿兹特克人;从中世纪奢侈铺张的宫廷宴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化宴会到朴素细致的日本茶席,“宴会”给我们留下 多的是饮食之外的种种一一仪式、器皿,以及隐藏在宴会之中的风俗、文化和时代特质
当减肥执念已成为一种全民精神官能症时,社会上对肥胖产生集体反感,庞大的瘦身产业也随之附和。路易丝·福克斯克罗夫特编著的《卡路里与束身衣(跨越两千年的节食史)》中讲述了人类与食物复杂微妙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推崇的体型的时尚与潮流,以及人类的文化信仰和社会规范的变迁。为了拥有 体型,人们曾经尝试各种荒唐的减肥法.英国诗人拜伦 的瘦身餐是饼干配苏打水,茜茜公主每天花一小时穿束身衣,甚至将自己缝死在衣服中……为什么两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仆后继地投身各种减肥方法?书中深刻揭露了推动节食业发展的种种虚构的“童话”,在介绍各种减肥方式的同时告诉人们如何以正确的方法来对待饮食和自身,从而获得身心愉悦。
对于非裔美国人来说,1980年代是极其重要的十年。在崩溃、犯罪与城市破坏的背景下,他们目睹了里根革命吞回了民权运动的众多成果。然而即便如此,黑人艺人、运动员和活动分子们日益成为了主流人物。在这一快进式的、编年体回忆录中,这部“全美*秀的黑人作家所写的黑人音乐书籍”(《新闻周刊》)检视了从比尔·考斯比到克拉伦斯·托马斯,从奥普拉·温弗瑞到路易斯·法拉可罕的各色人物,探究了首说唱单曲、艾滋病和尤瑟夫·霍金斯谋杀案等众多热点。《后灵魂年代的美国》一书极具说服力地回顾了那个十年以及它对非裔美国人的生活与美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后灵魂年代的美国》由尼尔森·乔治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