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歌是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是侗歌中的一种古老的歌谣。本书收录的琵琶歌近100首,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对于研究侗族的风情习俗、世态人情、家庭婚姻、历史事件、劳动生产、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史料价值。
《广西铜鼓》为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旨在构建一座 流动的广西铜鼓缩微历史博物馆 ,有45万字近千张图的规格,分上下卷。这套书分量厚大,内容充实,设计装帧精美考究,印刷精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
《密洛陀古歌》是布努瑶在给始祖神密洛陀及二十四位男女大神还愿时唱的还愿歌。 《密洛陀古歌》布努瑶古代的一部古老的教科书,它是神话史诗,记录了布努瑶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保存了大量的语言资料,记载了许多神名和人名;它是传授布努瑶生产、生存斗争、生活习俗的教科书。
《古乐流长》精选百余件古乐器,展现和还原了中国历代的精美乐器,诸如琵琶、箜篌、篳篥、阮咸、腰鼓 每一个乐器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是历代音乐家与具有工艺水平高超的工匠紧密合作,一起研制、精雕细琢的产物。今天,重听这些散发着沧桑气息的旋律,仿佛聆听着祖先们灵动、幽远的声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衍变发展中呈现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这决定了我们采取的保护方式也应是多样的。但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应当是一种恰当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这些技艺的持有者将自己本身的技艺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获得劳动的报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艺传承,并在自己的作品与使用者的对应中,使技艺的继承与创新具有激发创造智慧的基础。这套 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 ,记录了这些传承人技艺传承的历程,他们的技艺如何精湛,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思考;展现了他们如何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使这些不同的技艺在传统的浸润中也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而他们也因此具有了持续传承的经济基础。 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