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时乡村,是典型的 熟人社会 。乡居的生活,乡愁的眷恋,儿时的记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渐行渐远。《过去的乡居生活(典藏版)》记录了一件件陈年旧事,描绘了一幅幅风情画卷,近三百个乡居生活场景,能打动无论是否有此经历的读者,在记忆的荒漠溢出清泉,种出花朵。
阿德里亚诺 德 拉斯 科尔特斯(Adriano de las Cortes,1580 1629),西班牙耶稣会教士。1596年加入耶稣会,1604年经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到达菲律宾。1625年乘圣母指引号由马尼拉去往澳门,于广东沿海失事,包括他在内的船上人员被当地人擒获,成为囚徒。他在《中国纪行》一书中讲述了这一年半的囚徒生涯,该书成为十七世纪描写中国的西班牙语著作中文献价值较高的一部。科尔特斯的记述不仅仅局限于潮汕地区,他也在本书花费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广州市的一些情况。本书很好地还原了明末潮汕地区的民风民俗、社会状况以及风土地产,其作为历史、地理、民俗学以及海外汉学的文献价值极高。
《鸽经》于《檀几丛书》,以为古可证今,今可溯古,得笔之于书也。旋以南行而未果。年届八旬,始先后获观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鸽谱四种。彩笔写真,出名家之手,绘制年代,历康、雍正同、光,共二百二十四幅,其侧标有鸽名者一百八十四幅。古今中外,*,不禁为之狂喜。于是萌经、谱、于记三者一而贯之之想,时萦吾怀,乃至不可终日。
本书用一个中国乡村案例来讨论互惠制度的变迁。基于田野调查,本书呈现了西村仪式性礼物交换由请客收礼向不收礼、部分收礼的微观变化。基于这一微观事实,剖析出仪式性礼物交换中的双重互惠制度:一重是资助型互惠(宴请-的礼物型资助及相互出力帮忙的劳动型资助),一重是关系延续型互惠(指在宴请-回请、-回礼过程中的为了延续关系而发生的互惠),进而对互惠制度变迁的多重制度化过程进行剖析。对推广 不收礼 新规则,解决中国社会(金)负担重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书是北京画家老葛编绘的一部关于老北京、个人回忆和1980年代特有小物件的图文并茂的作品。 资深 80前 老葛在后海边上度过了难忘的童年,长大后经过不断的观察、思考,更加体会到从前那种生活的珍贵,于是他想 通过画笔呈现儿时的碎片化记忆 , 唤醒您心里的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念想儿 。书中有人物,有风景,有物件的 图解 ,衣食住行、花鸟鱼虫,无所不包,几乎每一页都可以提取出来供人单独欣赏,合起来则共同构成了一幅用情怀渲染过的老北京风情画。
阿兰 邓迪斯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民俗学界的代表人物。他在民俗学基本理论方面确立民俗阐释为民俗研究的*终目标,积极推动民俗的语境研究,扩大了民俗的范围;他在民俗学研究方法上融汇历史-地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研究方法;他在民俗学研究实践上对具体民俗事象往往做出异于前人的独到阐释。他的民俗学研究对中国的民俗学发展有启迪意义。本书即是对阿兰 邓迪斯民俗学研究的论述。
本书编译自法国汉学家戴遂良两部中国民间故事集《民间叙事》和《民间道德与习俗》,原属于法国教会系列教材中的第4、5、6卷,1905年曾获法国汉学 儒莲奖 ,内容取材于《传家宝全集》《今古奇观》《聊斋志异》等,所有故事均以河北方言改编,记录了河北地区的岁时风俗,是至今保存下来的早的河北方言文献。
本书选取了闽南人与客家人生存空间交界的诏安,通过口述采访的研究方法对两种文化进行了个案考察。本书分上下册,上册为单篇论文结集,分别讨论山区、平原乡镇的宗族社会与文化问题;下册为专著,逐一论述宗族社会、传统经济、信仰礼俗等问题。书中细腻生动的描述,会使读者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思考某种文化传统的形成发展等更深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