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进、魏明德著的《舞在桥上(跨文化相遇与对话)》由两位旅人,也是两位杰出的学者共同写成。 她,从中国腹地四川小城出发,走进了法国文化的瑰丽殿堂;他,从法国出发,周游世界,然后在中国古老文明中觅得归处。他们相遇,对话,意外发现,虽作相逆之旅,却在精神的星空里遥遥相契。虽然地球日渐变得小而平,但是,从一种语言走进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明切入另一种文明,从来都不是易事。他们是用中、英、法三种语言著述的学者,是永远走在桥上的智识舞者,是探路觅途的奥德赛,但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他们脚下的路,与徐光启和利玛窦的道路相交会。 书中充满新意的插图都是作者之一魏明德教授所绘。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自2004年始至今,我国已在 140个 或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只是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非营利性机构, 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得力助手,为提升 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使者(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孔子学院故事系列》由安然、刘程主编。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自2004年始至今,我国已在 140个 或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只是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非营利性机构, 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得力助手,为提升 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使者(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孔子学院故事系列》由安然、刘程主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宏大的论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只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视角予以阐发,主要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编写者都是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有着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注,始终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紧密连接在一起的。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自2004年始至今,我国已在 140个 或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只是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非营利性机构, 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得力助手,为提升 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使者(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孔子学院故事系列》由安然、刘程主编。
蒋向艳著的《唐诗在法国的译介和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梳理自16世纪至20世纪末唐诗法国传播的历史,勾勒唐诗法国传播的整体线索,描绘这一主题的主体面貌;冀以透过唐诗在法国的传播去挖掘 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并揭示其对中法文学、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启示。研究方法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对这段历史进行点、面结合的梳理,既呈现由古及今唐诗法国传播呈现的总体面貌,也注重对历史进程中比较突出的个案进行比较重点和详细的解析。 本书稿分为六章: 章叙述18世纪唐诗法国传播的滥觞,第二章叙述19世纪唐诗法国传播的初步发展,第三章叙述20世纪上半叶唐诗法国传播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叙述20世纪下半叶唐诗法国传播的繁荣。 总结唐诗在法国传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尚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一些具体的建议。第五章和第六章分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自2004年始至今,我国已在 140个 或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只是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非营利性机构, 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得力助手,为提升 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使者(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孔子学院故事系列》由安然、刘程主编。
鲁进、魏明德著的《舞在桥上(跨文化相遇与对话)》由两位旅人,也是两位杰出的学者共同写成。她,从中国腹地四川小城出发,走进了法国文化的瑰丽殿堂;他,从法国出发,周游世界,然后在中国古老文明中觅得归处。他们相遇,对话,意外发现,虽作相逆之旅,却在精神的星空里遥遥相契。虽然地球日渐变得小而平,但是,从一种语言走进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明切入另一种文明,从来都不是易事。他们是用中、英、法三种语言著述的学者,是永远走在桥上的智识舞者,是探路觅途的奥德赛,但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他们脚下的路,与徐光启和利玛窦的道路相交会。 书中充满新意的插图都是作者之一魏明德教授所绘。
本书主要针对有关现代文化、现代诗学、知识论、现代学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在现代文化方面,首先讨论的是有关文化哲学的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了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是在现代文化理念的观照之下,讨论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各方面问题。其次讨论的是现代诗学领域的相关问题,主要从情感、语言、赏析视角,讨论了现代诗学与传统诗学的差异,以及现代诗学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讨论的是只是论方面的问题,之所以突出知识论,乃是因为中国学界并无知识论的传统。在知识论领域,讨论的是一些基本哲学问题、思维问题以及语言问题,质疑了学界的有关论点,并对中国知识论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后,本书就学术本身的一些规律提出了一些看法,一方面探讨了学术的一些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讨论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