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总体特点以及面临的若干挑战;分报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承诺履行、机构与能力建设、遗产保存、遗产影响因素、遗产工程项目与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详细状况;专题篇分析了2021年国际、国内影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或热点事件,以及本年度社会公众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现象表达的各项态度;特色遗产篇阐述了2021年度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者对不同类型遗产的保护管理实践;附录反映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主要保护管理工作数据。
《传奇中国:大运河》全书共分十一个主题篇章,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展望。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大运河各个河段开凿和贯通的历史和概况,主要的大运河河道,大运河沟通的河流交汇技术,大运河漕运历史和现状,中国运河城市介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世界遗产,大运河对中国工商百业的巨大影响,中国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中国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运河文化,中国大运河在对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大运河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利用等内容。全书约50万字,其中包括370多张珍贵的图片,全面展示了伟大的人工水利工程 中国大运河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伟大智慧,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书以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保护 为主题,收录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国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进行了分民族、分地区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各类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现状,利用文献资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指出未来少数民族非遗发展的多元化模式和可行路径。
中国世界级非遗文化悦读系列 是江苏省 十四五 时期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共10册。丛书项目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魏向清教授的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团队为主创人员,由非遗专家提供专业咨询保障,以中国青年小龙与外国来华留学生大卫深度学习和体验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过程为线索,采用原创汉英对照的对话脚本形式,形象生动地讲述中国非遗故事,深入浅出地对外传播中国非遗文化知识。 丛书重点译介江苏领衔申报成功的10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技艺、音乐、戏剧以及传统节日等多个非遗类型。每册读本包括非遗术语知识图谱、百字说明、故事提要等设计特色,并配以原创手绘,同时借助二维码加入音频短视频等融媒体元素,增加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深入浅出地对外阐释非遗核心术语所承载的重要知识及文化观念,帮
托马斯·钱伯林为美国 地质学家,生于威斯康星州东部的小镇比洛特(Beloit),1866年毕业于比洛特学院,并留校执教数年,后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1893年,钱伯林应邀组建芝加哥大学地质系,并任系主任。钱伯林对于中国的兴趣至少不晚于1901年。是年,他致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William Harper),建议芝加哥大学加强与中国合作,以地质帮助中国,招收中国留学生,培育地学人才,助其开发自然资源,造福 与人民。 1909年钱伯林前往中国的愿望终于实现。1月4日,钱伯林在其儿子兼助理罗林·钱伯林(Rolling Thomas Chamberlin,1881-1948)的陪同下动身前往中国。钱伯林父子此次中国考察的主要任务是考察地形,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利用,研究他们对于教育的意义,以及教育机构的合适选址,同时探索中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的可能性。 《钱伯林近代中
《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文件》包括中文版、英文版、蒙文版,此次出版中文版。分为文本、附件、补充材料三个部分。《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文件》,其本身就是一本有关元上都的完整的资料。作为申遗文本,由各领域有关专家共同撰写,其内容涵盖广泛全面、史料翔实、数据精准,作为有关元上都基础资料, 全面性、 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开始对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的获奖作品结集出版,现已经出版三册,分别为 辑2000—2004、第二辑2005—2009、第三辑2010—2014,本书为第四辑,收录了2015—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几十奖项作品,力求如实、全面、细致、完整地呈现世界 水平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过程和成果。
......
日本“人间国宝”代表了当 本传统工艺的 水平。《日本人间国宝 ? 传统工艺》一书展现了目前存世的日本传统工艺类“人间国宝”一共 57 位保持者、16 个保持团体的工艺流派、技法技艺、代表作品及其所彰显的工匠精神,对中国的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书主要包括工匠技艺介绍、工匠人物介绍和访谈、工匠作品介绍,以及人间国宝相关联的历史延革、制度解析谈等等,多角度地展现日本传统工艺和“人间国宝”深邃魅力。
......
本书在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的大背景下,旨在通过搜集、翻译、整理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墓葬文化遗产情况,以墓葬文化的概念入手,通过其葬式、葬法、葬俗、陪葬品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展现中华文明与中国周边国家乃至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其遗产,并通过墓葬文化遗产名录与谱系的撰写最终集结成书,向大众展示这一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让遗产和文物说话,为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 服务。本项目丛书共分4卷,即北亚卷、中亚卷、东北亚卷、东南亚卷,本书为东南亚卷。作者团队在负责的区域内以距今5000年至民国时期为时间范围,按年代、级别、族属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墓葬(高等级墓葬和一般平民墓葬均有),收集其葬式、葬俗、风格、陪葬品中包含中国文化因素的材料(包括在当地搜集到的资料和国内外已出版、发表的学术成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开始对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的获奖作品结集出版,现已经出版三册,分别为 辑2000—2004、第二辑2005—2009、第三辑2010—2014,本书为第四辑,收录了2015—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几十奖项作品,力求如实、全面、细致、完整地呈现世界 水平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过程和成果。
......
托马斯·钱伯林为美国 地质学家,生于威斯康星州东部的小镇比洛特(Beloit),1866年毕业于比洛特学院,并留校执教数年,后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1893年,钱伯林应邀组建芝加哥大学地质系,并任系主任。钱伯林对于中国的兴趣至少不晚于1901年。是年,他致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William Harper),建议芝加哥大学加强与中国合作,以地质帮助中国,招收中国留学生,培育地学人才,助其开发自然资源,造福 与人民。 1909年钱伯林前往中国的愿望终于实现。1月4日,钱伯林在其儿子兼助理罗林·钱伯林(Rolling Thomas Chamberlin,1881-1948)的陪同下动身前往中国。钱伯林父子此次中国考察的主要任务是考察地形,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利用,研究他们对于教育的意义,以及教育机构的合适选址,同时探索中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的可能性。 《钱伯林近代中
......
......
《让非遗会说话》这套书一共九本,包括九个非遗项目,它们分别是中医文化、宋代点茶、陶艺、布艺、扎染、刺绣、戏曲、葫芦烙画、澄泥砚。每本书分为三篇, 篇是理论研究,重点阐述如何让非遗会说话的实践路径和模式;第二篇是课程实践,包括课程规划、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设计、课程影响力,为课程如何规范有效设计、实施与评价提供借鉴和 ,其中活动设计呈现出联盟校各自的特色,为教师实施课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向;第三篇是师生作品,展现了课程实施效果和师生的成长。 本套书呈现了非遗文化在中小学的有效落实,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开花结果、守正创新。对新时代下学校的课程创新、教师的创新实践、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都起到 与推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