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作为研究中国上古社会、领略古代神话传奇的珍贵史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一直存在阅读、理解上的难度。本书作为袁珂先生精心整理的一个 译注 本,没有改变经文本来面貌,并且有校、有注、有译,更加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注释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删去繁琐的学术性探讨文字;译文则逐字逐句全部翻译,力求能准确达意,以直译为主,小部分译文采用意译。精校的原文附以吸收了袁珂先生研究成果的注释和译文,除了重视学术性和资料性,更强调了通俗性。
中国工人运动史料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运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2021 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启动 工藏:中国工运史料文库 融合出版项目,倾力挖掘、搜集和整理中国工运历史资料,并将在 2025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00 周年之际,同步推出史料文集、线上平台和数据库等不同形态的成果。先期出版的中国工运史料丛书,专题汇编较为重要的中国工运史料,是这一融合出版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首批推出的中国工运史料丛书共 7 卷,分别为《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汇编》、《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和《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以这样大的
回首七十多年前,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率先在中国的西南大地展开。就其空间而言,是以滇西为中心,向西南中印、中缅边境发起攻势作战,以打通陆上国际交通线,由此,该书的资料文献时间从1942年5月日寇侵入龙陵开始,到1945年1月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在缅北芒友会师止。该书涉及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滇西,但因空间的完整和延续,又部分涉及重庆、昆明、滇缅边境、滇泰边境等。该书选取的部分联邦人士、日方的报道和言论,突出了滇西抗战及其胜利在国际上产生的重要影响与对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贡献,也揭示了滇西抗战胜利的价值和意义。
《蒋介石家谱》主要介绍蒋介石的谱系:蒋介石的祖辈、父母;蒋介石的兄弟姐妹及配偶;蒋介石及其他的妻子、女人们;蒋介石子女及其配偶;蒋介石的孙辈及其配偶;蒋介石的重孙辈及其配偶。 从大陆到台湾,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蒋介石曾一手托起一个 蒋家王朝 。他退踞台湾后,又主政岛内达大半个世纪之久,之后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第二代蒋经国、蒋纬国权势犹存。至第三代、第四代,蒋氏家族逐渐淡出政坛,政治影响力式微,自云端落于平凡。《蒋介石家谱》全面展现了蒋介石家族的命运变迁和历史沉浮。
中国工人运动史料是中国共产党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运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2021 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启动 工藏:中国工运史料文库 融合出版项目,倾力挖掘、搜集和整理中国工运历史资料,并将在 2025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00 周年之际,同步推出史料文集、线上平台和数据库等不同形态的成果。先期出版的中国工运史料丛书,专题汇编较为重要的中国工运史料,是这一融合出版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首批推出的中国工运史料丛书共 7 卷,分别为《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汇编》、《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和《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史料汇编》。以这样大的
《祁门红茶史料丛刊》是首次系统、全面的祁门红茶史料整理,对涉及祁门红茶史料的近代报纸、杂志、方志、调查报告、官方档案、民间文书等资料进行地毯式查找,同时通过田间调查等途径,系统搜集、整理,爬梳出300余万字,基本涵盖了各种典籍中的祁门红茶史料。 丛书中主要收录了19世纪中期至1949年之间的祁门红茶史料,由八册组成,系统展示了近百年祁门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以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此丛书的出版填补了祁门红茶史料整理的空白,为从事历史学、茶学和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徽学研究、区域史研究开拓了一个新视角;更使祁红的渊源、底蕴更为世界所了解,让祁门红茶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更是作为一种文化而享誉世界。
《祁门红茶史料丛刊》是首次系统、全面的祁门红茶史料整理,对涉及祁门红茶史料的近代报纸、杂志、方志、调查报告、官方档案、民间文书等资料进行地毯式查找,同时通过田间调查等途径,系统搜集、整理,爬梳出300余万字,基本涵盖了各种典籍中的祁门红茶史料。 丛书中主要收录了19世纪中期至1949年之间的祁门红茶史料,由八册组成,系统展示了近百年祁门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以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此丛书的出版填补了祁门红茶史料整理的空白,为从事历史学、茶学和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徽学研究、区域史研究开拓了一个新视角;更使祁红的渊源、底蕴更为世界所了解,让祁门红茶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更是作为一种文化而享誉世界。
《祁门红茶史料丛刊》是首次系统、全面的祁门红茶史料整理,对涉及祁门红茶史料的近代报纸、杂志、方志、调查报告、官方档案、民间文书等资料进行地毯式查找,同时通过田间调查等途径,系统搜集、整理,爬梳出300余万字,基本涵盖了各种典籍中的祁门红茶史料。 丛书中主要收录了19世纪中期至1949年之间的祁门红茶史料,由八册组成,系统展示了近百年祁门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以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此丛书的出版填补了祁门红茶史料整理的空白,为从事历史学、茶学和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徽学研究、区域史研究开拓了一个新视角;更使祁红的渊源、底蕴更为世界所了解,让祁门红茶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更是作为一种文化而享誉世界。
《祁门红茶史料丛刊》是首次系统、全面的祁门红茶史料整理,对涉及祁门红茶史料的近代报纸、杂志、方志、调查报告、官方档案、民间文书等资料进行地毯式查找,同时通过田间调查等途径,系统搜集、整理,爬梳出300余万字,基本涵盖了各种典籍中的祁门红茶史料。 丛书中主要收录了19世纪中期至1949年之间的祁门红茶史料,由八册组成,系统展示了近百年祁门红茶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以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此丛书的出版填补了祁门红茶史料整理的空白,为从事历史学、茶学和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徽学研究、区域史研究开拓了一个新视角;更使祁红的渊源、底蕴更为世界所了解,让祁门红茶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更是作为一种文化而享誉世界。
杨观、陈默、刘芳池编的《苏辙资料汇编》从近一千年的文献中,将与苏辙经史子集四部著作相关的资料悉数辑出。所利用文献既有诗文别集、总集,也有诗话、笔记、史传、地志及类书等。以期为后来的苏辙研究工作提供一部完整可靠的基础资料。全书共分五大部分:苏辙生平及家世资料汇编;《诗集传》和《春秋集解》等相关材料;《古史》为中心的资料汇编;《老子解》《龙川略志》《龙川别志》的相关材料;苏辙诗文集相关资料汇编。每个部分按时代辑录,其中具体文献依据作品产生时代先后,如作品时代无法准确定位,则以作者生卒年论定。每部 条以此书版本目录流传为开端,每篇文献都列明出处和所在卷帙。
《文史资料选辑》是1959年在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导下,由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发起,以当事人 亲历、亲见、亲闻 为特色,生动鲜活地记录戊戌以来中国社会波澜壮阔历史进程的连续性出版物。本辑收录的主要文章有: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先生对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回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 嫦娥一号 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讲述中国探月工程的缘起;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陈漱渝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回忆等。
《凌其翰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百年中国记忆》原名《我的外交官生生涯 凌其翰回忆录》。凌其翰曾为国民党驻法使馆公使。新中国成立后,他率领国民党驻法外交人员起义,1949年10月10日,早期在巴黎使馆升起五星红旗。《凌其翰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百年中国记忆》忆述了他从1933年至1949年十几年的外交官生涯,是研究民国外交史珍贵的手资料。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系第十六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
由张毅著的《地方志文献特性与数据抽取研究》是 图书馆古籍馆组织的古籍整理方面的专著。内容如书名所示,是探究地方志的数字化问题——地方志特性与数据抽取问题的专著。作者是国图的专家张毅。
邓招华著的《西南联大诗人群史料钩沉汇校及文学年表长编》对“西南联大诗人群”史料进行勾沉、考释,在大量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力图还原“西南联大诗人群”真实的历史轨迹,突破以往浮光掠影式的流派研究对“西南联大诗人群”繁复多元的存在样态的遮蔽,包括“朗诵诗”在内的西南联大多样的诗歌创作现象将得到呈现。同时,为了 清晰地呈现“西南联大诗人群”具体而微的历史轨迹,采用年表编撰的体例,将时代背景、历史纪事、文化活动、具体创作等点面结合,既有宏观的时代背景梳理,又有微观的史料考证,进而立体地呈现“西南联大诗人群”别样的存在风貌。 本书为 课题《“西南联大诗人群”史料勾沉汇校》(12YJC751014)的 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