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钱学森在美国被迫参加的五次听证会的全记录,根据公开披露的档案资料整理并翻译成中文,是听证会全记录中文版本的首次出版。钱学森听证会是钱学森回国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钱学森五年归国路中为重要的篇章之一。钱学森在听证会上掷地有声的回答是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本书为深入开展钱学森研究以及20世纪中国留学教育史和20世纪国际冷战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手史料,同时也为新时代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欧仁 鲍狄埃作词、皮埃尔 狄盖特作曲的《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标志性符号,列宁曾赞誉它是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1920年以降,《国际歌》通过法、俄两条不同渠道传入中国,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堪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见证。本书分为三部分:编 译本 ,汇集了33份来自不同译者的《国际歌》中文文本;第二编 底本 ,收录了影响《国际歌》中文翻译的法、俄、英、德等语种的外文文本;第三编 传播 ,通过对1920至1949年间报刊文献的梳理,呈现了《国际歌》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情况。
本书汇集了钱穆主政新亚书院十五年中对学生的讲演及文稿,鼓励青年立志,提倡为学、做人并重,讲述了传统文化的精要,阐述了大学教育的宗旨,体现了他终身实践的教育思想。
南怀仁的《穷理学存》是明末清初中西会通的集成之作,它的“穷理学”概念,编纂背景,和编纂方式对研究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本书以北大本《穷理学》为底本,参照了其他若干本子,进行了整理与点校。外一种包括《坤舆图说》,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州,而终之以《西洋七奇图说》,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价值。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蕞富裕、蕞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 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的 ,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 境。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本集刊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主要为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本辑有日本汉籍研究、朝鲜—韩国汉籍研究、越南汉籍研究、书评几个专题。本集刊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主要为域外
......
《曾国藩全集:家书(套装共2册)》包括:《曾国藩全集:家书(上卷)》《曾国藩全集:家书(下卷)》共2册。《曾国藩全集:家书(上卷)》一书收录了曾国藩从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的一千多封家书。家书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从修身养性到洞察对手,从战胜绝境的胆略到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质,从巧处人际关系到为官之道,从追求学识到养生经验,可谓应有尽有,而且见解深刻,读起来扣人心弦。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尤金·罗根著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主编王阳阳译的《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精)》栩栩如生地重现了靠前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奥斯曼帝国在靠前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中东是地缘政治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金钱、 和军事顾问的支持,向英法俄军队开战。土耳其人在加利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加沙,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相继陷落。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
经学曾经长久地塑造了中华文明。《经学研究》辑刊的创设,就是为了打破分科限制,为学界的经学研究、国学研究搭建学术平台,聚集学术中坚、前沿学者。《经学研究》辑刊以研究传统经部学问为主,兼及史子集三部,是有所宗主的国学辑刊。经学研究第六辑专题为:论“天地之心”。专题论文收录吴飞《也谈“天地之心”》、陈壁生《论“天地之心”》。第二部分经学史论,涉及三礼、春秋学、尚书学以及宋学等。第三部分评潘忠伟《 正义研究》一书并附经学书讯。本辑旧文新刊陈乔枞《齐诗翼氏学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