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读史方舆纪要(中华国学文库·全10册)
    •   ( 3941 条评论 )
    • 顾祖禹 撰,贺次君施和金 点校 /2019-10-04/ 中华书局
    • 《读史方舆纪要》是我国古代极其重要的一部地理总志,尤侧重于军事地理。作者顾祖禹生于明末,有感于明统治者不明边防利病之处、兵戎措置之宜,而至亡国之恨,遂积二三十年之功成此书。 《读史方舆纪要》以明两京十三司为纲目,分历代州城形势九卷,各直省一百一十四卷,山川异同六卷,天文分野一卷,叙述各省、府、州、县建置沿革、疆域变迁。该书侧重于山川险易及古今战守成败之迹,对景物名胜所在皆略,且对旧舆地书名实错误,多据正史有所订正。 本书由贺次君、施和金先生整理,以宋氏纬萧堂写本为底本,校以敷文阁本、职思堂本、邹代过本,并以历代正史、《资治通鉴》及各种地理总志、方志参校,是一部校勘精良,便于读者利用的整理本。

    • ¥377 ¥580 折扣:6.5折
    • 读通鉴论新译(套装全七册,全本全注全译全新导读,鉴往知来系列)
    •   ( 1011 条评论 )
    • 王夫之 /2023-01-10/ 大有书局
    • 《读通鉴论新译》是作者在关注并研读王夫之三十多年的基础上潜心写就的《读通鉴论》译解本。《读通鉴论》是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史论。全书正文30卷,基于《资治通鉴》所载史实,自秦至五代之间,按朝代顺序梳理出900多个专题,致力于 探索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 ,代表了思想家王夫之对历史和现实反思的后成果,是传统史论的高峰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思想价值。然王夫之极深研几,文字艰深、用典频繁,其议论又出古入今,给当代读者阅读原著带来较大难度。 本书以文白对照的方式,还原历史本事,查证引证文献和典故,进行明白流畅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并在各卷卷首插入《历代帝贤像》古画,并增补 题解 ,扼要概括各卷基本内容;又拟符合主题且凝练雅致的标题;后注明 本事 即《资治通鉴

    • ¥178.6 ¥288 折扣:6.2折
    • 金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8册)
    •   ( 3309 条评论 )
    • 脱脱等 撰 /2020-03-07/ 中华书局
    • 《金史》为元朝脱脱等修纂的官修纪传体金代史,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1卷,全书135卷,另附《国语解》一卷。记述了从女真族的兴起到金朝建立和灭亡百余年的历史。 中华书局點校本《金史》,*初由傅乐焕先生承担,但到1966年傅先生去世时,仅做出少部分工作。其后大部分点校工作在1971年后由张政烺先生完成,崔文印先生负责编辑整理,于1975年出版。点校本采用百衲本为底本,与北监本、殿本参校,择善而从,又参考有关史料进行校勘,吸取了前人的考订成果,成为当代《金史》的一个通行本,面世后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此次修订仍以百衲本为底本,通校元刻本、清武英殿本,參校明南監本、北监本、清江苏书局本,以及明《永乐大典》残本的相关部分。参考吸收施国祁《金史详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道光殿本的考证、张元济《金史

    • ¥353.5 ¥540 折扣:6.5折
    •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礼品装·全18册)
    •   ( 965 条评论 )
    • 【宋】司马光 撰,沈志华张宏儒 主编 /2016-06-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篇幅宏博,价值极高的一部编年史,宋代司马光等修撰。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录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迹,成书二百九十四卷,于盈积简牍之中,抉擿幽隐,校计毫厘。其中贤君昏主、忠臣奸佞、勇将懦夫、志士小人, 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叩函发帙,靡不具焉 ,堪称巨制。由于全部用当时的文言写成,今天的多数读者阅读起来会有困难,因此,由中国社科院、中华书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术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对其进行翻译,以便使更多的读者了解这部历史巨著。翻译底本为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七次印刷的《资涌通鉴》标点本,与已出的20册标点本相对应,译文较为准确、流利、生动,以对译为原则,间有个别语序调整和意译。并采

    • ¥1110.2 ¥1680 折扣:6.6折
    • 故道(陈仓古道调查报告之二)(精)
    •   ( 0 条评论 )
    • 编者:刘军社 /2019-10-01/ 科学
    • 故道,故道因取道故道河,即嘉陵江而得名,是秦蜀诸道(褒斜、傥骆、子午道)中延续时间 长的一条交通干道。开通时间早于褒斜道。西汉武帝时期,褒斜道因便捷成为官驿大道,故道亦通行无阻。全国统一时期,京都无论是设在长安、洛阳、开封或北京,它都是京师连接川、藏、云、贵各省、区的交通纽带。南北分裂割据时期,常常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故道和散关的重要地位互为表里。无论从恢复历史交通地理布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研究川陕交通史的角度看,搞清它的建筑构造、使用沿革、路线走向等情况,对研究我国古代关中地区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交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故道调查与以往有所不同,力求将所有关于故道交通相关联的文物遗迹和线索进行整合,将其作为一个完整交通体系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使故道的整个道路

    • ¥185.91 ¥268 折扣:6.9折
    • 金史(共8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   ( 0 条评论 )
    • (元)脱脱|责编:刘彦捷//王勖 /2020-02-01/ 中华书局
    • 《金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 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

    • ¥347.6 ¥540 折扣:6.4折
    • 交通时空大数据分析挖掘与可视化(Python版)
    •   ( 0 条评论 )
    • 余庆李玮峰 /2022-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数据的逐步开放,交通领域的研究课题或多或少都要接触、使用时空 大数据。交通领域的从业者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工具和技术应对日益纷杂的交通数据。交通是一个交叉 学科,交通数据分析人才的知识体系需要与数据处理、网络爬虫、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复杂网络、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这也为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带来巨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本书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与业务需求设计了三篇共15章内容。基础篇(第1~5章) 梳理Python数据分析、网络爬虫、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等基础知识;应用篇(第6~10章)介绍 出租车GPS数据、地铁IC刷卡数据、共享单车订单数据、公交GPS数据等各类时空大数据的实际案 例应用;方法篇(第11~15章)融汇数据挖掘、空间统计、复杂网络学科等交叉学科方法,与交通

    • ¥111 ¥169 折扣:6.6折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1-4辑)
    •   ( 0 条评论 )
    • 熊逸 /2021-11-01/ 新星
    • 对于《资治通鉴》这样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经典,我们该以何种方式读懂它?《资治通鉴:熊逸版》给出了答案。这是一项跨越数年的“读史大工程”,作者熊逸用“串讲”的方式,为读者逐字逐句解读《资治通鉴》。他的解读并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内容涵盖《资治通鉴》汉纪七至汉纪十五,以210个问题为抓手,带你领略大汉王朝的兴衰荣替——一位位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张骞、董仲舒、卫青、李广、司马相如、霍去病、苏武、桑弘羊……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应接不暇:霍去病出击匈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通西域;苏武牧羊……一件件亟需追寻的历史真相等待你去探索:汉朝远征匈奴战果如何?李广为什么一再“难

    • ¥999 ¥1596 折扣:6.3折
    • 金史(1-8),中华书局【新华书店总店自营店】
    •   ( 0 条评论 )
    • [元]脱脱 等 /2020-02-01/ 中华书局
    • 《金史》为元朝脱脱等修纂之纪传体金代史,共135卷。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1卷,记述了从女真族的兴起到金朝建立和灭亡百余年的历史。《金史》點校本採用百衲本為底本,與北監本、殿本參校,

    • ¥373.71 ¥540 折扣:6.9折
    • 史记(共10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0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共10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是我国 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 早的一部,也是 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 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 、周 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 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 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

    • ¥245.1 ¥380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