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古建筑地图》重点介绍了广西现存的300多处古建筑,并适当补入部分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以及近现代重要建筑,资料翔实,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作者通过查找资料、搜集整理相关测绘图纸、调研拍摄、走访等方式,忠实记录每一处古建筑的主要信息:古建筑所在地概况;古建筑历史沿革、建筑形制、平面格局、建筑风格;古建筑保存状况等,系统介绍了广西现存古建筑的特点和艺术成就,可作为研究广西古建筑历史与文化的工具书。
本书是第一部研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9年的思想通史著作,在诸多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全书分三卷:上卷,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840年后面对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中国人的应对及其结果;中卷,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前,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的思想启蒙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影响;下卷,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危机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成果。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如今我们对如何取火和用火早已习以为常,但很少人知道:直到20世纪初,人类才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只需一只手就可以打出一个相对安全、可以控制的火苗。可以说,看似简单的打火器,凝聚了科学技术和材料工艺发展成果的精华。 这是一本关于取火的历史和文化的前所未有之作,更是一个集中展示古今中外打火器的 纸上博物馆 全书呈现了近三百件打火器,作者从设计、工艺、结构、材质、技术和审美等角度对每件打火器进行了精到的介绍,展示了近六百年来打火器从初级原始发展到顶峰的过程,使我们在饱览器物之美的同时通览人类取火历史。
《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私立大学从萌芽、勃兴,到壮大、迁徙,再到调整、裁撤乃至终成绝响的历史进程。既有对其发展的历史梳理,亦有对其著名师生的简要介绍,更有对其历史经验的扼要总结。全书叙述史传结合,文笔沉越跌宕,谱写了一曲中国私立大学百余年历史变迁的悲壮之歌。
树皮船与兽皮船的历史不仅是船只历史,也是几千年来建造和使用这些船只掌控水道的人类历史,这是人类在河流渡口迁徙、捕鱼、贸易和捕猎驯鹿的历史,也是在海湾和海洋捕猎海豹、海象和鲸鱼的历史。如果没有树皮船和兽皮船的发明和改进,猎人和渔民及其族群根本无法在欧亚大陆北部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中生存。《欧亚大陆北部的树皮船与兽皮船》论述了从北欧到白令海峡和远东地区40多个土著文化和民族的树皮船和兽皮船,资料翔实且论证严密,详述了欧亚大陆北部广阔区域的各类小船的制作和使用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多种经济文化模式。
《被统治的艺术》 本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 中间地带 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同时使利益*化。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间资料,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军户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案例,辅以严谨、细致的考辨,构成了这本讲述百姓自身历史的社会史著作。 《闽国》 本书是薛爱华*早出版的一部汉学专著。闽国(据有今福建省之地)是 五代十国 中的十国之一。从古至今专题研究这个时期的著作并不多,本书可以说是现代学者*部全面研
2018年10月15 16日, 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研究: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会上中、日、韩三国学者就 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 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论文结集成本书,希望借此在历史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历史资料整理和档案文献修复方面扩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东亚历史研究。
西方工业化多建立在自身基础之上,是其内部发展的结果,而俄国工业化则带有外来性特征,除此之外,还具有赶超型特征。俄国现代化起源于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时期确立的现代化模式是帝国模式。19世纪上半叶俄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早期工业化奠定工商业和技术基础。19世纪下半叶俄国工业化进程开启,伴随着铁路建设热潮、技术革命和交通运输革命,俄国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共十四章。在收集中外资料的基础上,以俄国工业化发展历史为主线,系统化分析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各阶段特征、轻重工业发展状况,以及俄国工业化前提和特征。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俄国工业化的经济和历史效用,探讨工业化的特殊作用。对比刺激俄国和西欧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探析俄国工业化发展的特征和模式,为研究现代
中国疏浚史研究将深入微观主体层面的多角度研究,呈现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疏浚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对象读者广泛,不仅包括国内国外相关行业的读者群,也为学术界读者研究提供了广博的素材和研究基础。 1、古代疏浚史(远古-1840) 2、近代疏浚史(1840-1949) 3、现代疏浚史(1949-2000) 4、新时代疏浚史(2000-2020)
中国漕运历史悠久,它不仅同中国的各个朝代相始相终,而且也与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同步兴衰,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运输方式,经过历代传承、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并予以出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 本书是《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项目其中之一卷,采用史证手法对中国隋元代和明清时期的漕运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共分两大编,即元代编和明清编。详细论述了元代和明清时期运河及漕运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不仅对了解、研究元代和明清漕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元代和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交通等方面的研究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由南开大学主持召开的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领域的次会议,具有学术史的开拓性价值。会议论文经过修改收入本书,全书分为 现代交通体系的传入及体制政策 现代交通体系与航运变迁 国际视野下的现代交通体系 现代交通体系的功能 现代交通枢纽初成及其成长 现代交通体系与城市化进程 现代交通体系与区域变动 等主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系苏州科技大学中国铁路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是铁道史研究与教学的学术对话平台,旨在总结中外铁道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国家铁道发展战略提供借鉴。本刊主要刊载探究中国和外国的近现代铁道历史、当代铁道问
尽管考古学家对铁路华工遗址的研究已长达50逾年,但是来自铁路劳工在中国家乡的对比性信息仍十分匮乏。因此,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侨乡生活的多学科研究,其中涉及历史学、档案学、口述史、建筑史、民俗研究和艺术史。不过,在本书之前,还未有任何关于侨乡的考古学调查。由于缺乏关于铁路华工家乡的考古学研究,美国考古学家在分析铁路劳工遗址中的遗物和遗迹时遇到了困难。例如,虽然研究者们想要了解铁路华工是如何适应北美地区新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无法得知劳工们在家乡时的居住条件、饮食传统及其它生活传统,探讨文化转变是十分困难的。本书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可以解决以上难题的合作研究报告。通过中外双方学者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合作调查,采集了一系列反映仓东村从十九世
中国传统香学具有集大成性质的百科全书,专业、非常不错的香学教材。全书三十九万余字,包含香的基础概念、中国香文化史、香药、香方、制香、香品、香具、用香、香席、香与社会、香学大家及著作等众多章节。全面系统
%26nbsp;《隋唐五代宋金戲劇史料匯編》包括隋、唐、五代十國、遼、兩宋、金等各代各地區戲劇活動資料,時限上自隋開國,下至元滅南宋。
从1870至1914年,比利时逐渐成为世界金融与工业强国之一,比利时的工程师与企业家们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数百公里的铁路。这些成就背后的驱动力源自西方人的优越感与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殖民梦。国王的野心在中国表现为两项工程,即京汉铁路与天津有轨电车交通网的建造。本书就是关于中比历史关系(1870 1930)、京汉铁路及天津电车交通网建设的研究,根据弗朗索瓦?内恩斯与斯普鲁伊特医生兄弟的私人文件与照片编写而成。
套装介绍: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 ,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书稿收录了辛亥革命至1949年9月这段时间内军事部门直接发行的纸币,包括军事部门银行发行的纸币和非军事部门发行的与军事有关的准军用纸币,具体涉及流通券、库券、债券、抵借券、收据等等。全编共收录辞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