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是指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官吏的任用、考核制度,它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盛哀、一个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生活是否安宁。春秋战国的 黄金台 ,汉代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 九品中正制 ,隋唐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官、节度使,两宋的文官当政,明代宰相的终结和大学士、厂卫的设置,清代的军机处在我国历史上都发生了重大作用。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有着它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渊源,在合理与不合理中或调整、或完善、或发展、或消亡,逐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官制》依时代为序,勾勒了中国古代国家的中央决策机构、行政机构、监察机构和军事机构、地方机构及其职任,以及官员的选任和管理,重点指出了各个时代官制的特点和变化。
罗伯特·P.克里斯著的《度量世界》是一本有趣的科普书籍,描述自古以来发明重量、长度的测量方法和应用工具的历史故事。这项发明比蒸气机的发明还要伟大,只有印刷机的发明能与它并驾齐驱。本书深入探究了 度量系统的发展历史,从中国古代的尺子和笛子讲到了西非的黄金砝码,从法国人发明的长度标准、英国人发明的英制单位讲到了公制计量的演进。作者描述了国王、革命家以及学者如何制定通用的度量标准,现代科学家对于精度的孜孜以求,这些都于支撑 的科学、技术和商贸都意义重大。
《山东近代救济史》分上下两篇,上篇以灾荒救济为主,涉及晚清时期由清政府主导的荒政,丁戊奇荒时期的官方与民间赈济,1920年旱灾的救济,1926年至1928年间的赈济,1933年及1935年黄河水灾的救济,抗战胜利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对山东的救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在根据地实施的救济等。这类救济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是近代山东救济的主体和重点。下篇以慈善救济机构为主,涉及仓储的兴建、重建与管理,传统慈善救济机构的延续,新型慈善救济机构的设立,以及济南、青岛两个城市的慈善救济机构及其救济活动。这类慈善救济机构既有官办,也有民办,以日常济贫为主,也参与灾荒救济,它们与灾荒年间设立的诸多临时赈济机构一道,共同构成山东近代救济的组织体系。
以图片记录历史,以文字诠释细节。 让读史像读图一样轻松! 天文地理、阴阳算术,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独特体系和熠熠光辉。 农桑水利、医药百工,欣赏中国古代技术的奇思巧做与辉煌成就。 五百余幅科技史图片,五千年科技与文明,流传千载的古籍善本、的考古发现,全方位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得失。 如果你对科学感兴趣,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请走进《看得见的中国科技史》 看蒙昧初开中华先民,他们对科技的精通,远远超出人们以往的认识;看百工匠户极尽巧思,创造出种种神奇的建筑和机械,那巧妙的机关和结构即使在今天也仍然令人惊叹。看沈括、王祯著书立说,使世人得以一窥他们惊人的发现和发明;看张骞、郑和拓路扬帆,将中国人所了解的世界扩展到西域、海外。看发明,载誉四海,如何从中国出发改
谍战史是军事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的战争,几乎都有间谍参与其中。“三军之事,莫亲于间。”间谍因为掌握着机密情报, 有机会接近统帅,从而对战争的发起和进程乃至战争的 终结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熊剑平编著的《古代谍战史话/中国史话》分四章对中国古代的间谍活动进行介绍,使读者能够对古代谍战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对间谍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有所认识。
闽剧是以“逗腔”为核心唱腔,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王晓珊编著的这本《闽剧史话》沿闽剧产生、发展时序,将其条分缕析,分早期、近现代、当代三个部分述介。早期部分述介重点在于儒林、江湖、平讲三派之源流、
赵虹主编,洪铎、何雄鹰、李瑞星、魏辉、马东戈摄影,中华书局大众图书分社整理的《大迁徙(附光盘)》中分十三个部分讲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 历次民族大迁徙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着重告诉世人:自有人类以来,人们的迁徙活动从未停止,人类文明也跟随着一次次迁徙而蔓延远播。无论是战争、瘟疫、灾害造成的被动迁徙,还是趋利避害、寻找 适宜生存条件的主动性迁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迁徙孕育过坚韧的民族,也催生过伟大的 。《大迁徙(附光盘)》讲述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原亦即炎黄文化的母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儿女一次次从这里出发,将华夏文明的火种远播到大江南北直至世界各地。
本书对消化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本书是“成长胜典”系列丛书之一,由彭凡主编。 阿基米得在澡盆中获得灵感,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被掉下的苹果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灵感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种。 本书通过108个小故事告诉孩子,解决实际问题,仅仅依靠理论上的东西是不够的,还得需要悟性,需要灵感的闪现。灵感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抓住它,关键在于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大胆,大胆,再大胆一点!
赵虹主编,洪铎、何雄鹰、李瑞星、魏辉、马东戈摄影,中华书局大众图书分社整理的《大迁徙(附光盘)》中分十三个部分讲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 历次民族大迁徙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着重告诉世人:自有人类以来,人们的迁徙活动从未停止,人类文明也跟随着一次次迁徙而蔓延远播。无论是战争、瘟疫、灾害造成的被动迁徙,还是趋利避害、寻找 适宜生存条件的主动性迁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迁徙孕育过坚韧的民族,也催生过伟大的 。《大迁徙(附光盘)》讲述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原亦即炎黄文化的母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儿女一次次从这里出发,将华夏文明的火种远播到大江南北直至世界各地。
刘元贞著的《柳子戏史话》借助大量图文资料,从历史渊源、艺术特征、代表剧目和 艺术家等方面,系统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柳子戏的形成、发展和现状。通过阅读本书,人们能全面了解柳子戏,从而重新认识并 加喜爱、关注这一剧种,使它尽快摆脱“鲜为人知”的局面,这也正是作者的初衷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