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史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方法进行历史学研究。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它邀请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共同参与,为探索、理解和展现过去提供一种令人兴奋的新方式。 《什么是数字史学》提供了对数字史学简明扼要的介绍。从讨论历史数字化研究的起源开始,作者探讨了历史如何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问题,随后介绍了数字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包括数据库和档案、跨学科和公众参与等。此外,作者概述了大数据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无论是涉及文本资料的,还是涉及视觉资料的,并给予原生数字化时代以特别关注。
官制是指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官吏的任用、考核制度,它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盛哀、一个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生活是否安宁。春秋战国的 黄金台 ,汉代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 九品中正制 ,隋唐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官、节度使,两宋的文官当政,明代宰相的终结和大学士、厂卫的设置,清代的军机处在我国历史上都发生了重大作用。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有着它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渊源,在合理与不合理中或调整、或完善、或发展、或消亡,逐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官制》依时代为序,勾勒了中国古代国家的中央决策机构、行政机构、监察机构和军事机构、地方机构及其职任,以及官员的选任和管理,重点指出了各个时代官制的特点和变化。
民国以降,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中国的国门不是中国人看守,而是外国人把持! 从晚清政府削弱海关权力,到孙中山南方革命政权与洋人叫板;从地方军阀动摇海关根基,到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海关权益逐步回收,外籍税务司制度日趋式微,直至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随风而逝。但是,那曾经激荡在历史天空中的一幕幕海关风云,却永远不会湮没…… 本书以六位民国风云人物参与的重大海关事件为切入口,在全景展现收回海关主权艰难历程的同时,折射出海关视野里斑斓多彩的民国历史镜像。
本书出版于1840年,是西方决斗这一习俗的全面而系统的记录。决斗源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从15世纪末的西班牙开始,之后广泛盛行于西方上流社会。从此,决斗用的剑就成为整个欧洲贵族服饰的标准配饰。决斗之所以盛行,正如18世纪英国批评家塞缪尔 约翰逊所说: 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中,一次侮辱会被认为是严重的伤害。因而必须受到憎恨,或者甚至必须为此进行一次决斗。因为人们公认忍受这种侮辱而不进行决斗的成员必须被逐出他们的社群。 在决斗者看来,荣誉的价值甚至超过生命。本书叙述了自决斗兴起到1840年间发生在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北欧、美国等国的决斗事件 包括原因、参与者、所用武器、具体步骤、结果乃至法庭对事件的审判等等详细过程。由于作者生活决斗盛行的时期,而且有的事件还是亲历,因此写来栩栩如生
《中国古代民居》,系统地对我国古代民居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全书分为六章,针对民居,从原始时期民居的萌芽到后期的发展变迁、从中原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南方到北方,从地方特色民居到民族融合带来的民居革变、从建造技艺到功能效用、从榫卯结构到细部装饰、从气候环境到人文环境等方面,图文并茂地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其中有四合院、窑洞、土楼、碉楼、吊脚楼、干栏式建筑等,还又古镇古村、名人故居,它们负载人文价值,鉴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化为一种情结流淌在劳动人民的血液中,这种文化价值正是本书挖掘和展示的。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确信只有用
近代中西科技交流有哪些代表人物?什么事件促进了中国医学近代化转型?中国现代 的天文学机构有哪些?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海洋伤痛?为什么说高铁是中国制造的名片?让世界惊叹的新四大发明是什么?本书主要介绍了从明末清初至今,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封锁,中国发愤图强,实现了各学科的近代化转型。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两弹一星”与青蒿素研制为代表,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我国在远洋航运、载人航天、深海探测、 计算领域的大国重器,标志着中国科技走向全面复兴。
每一个历史故事背后,都可能有你所不为了解的法治衬板。阅读沈志林著的《法字从水起沧浪——历史法治故事的现代镜鉴》,可以不期遇见婚姻传说在二千年里不断重构流变的朱买臣,撞上中国历 罕见的一场打了上百年的跨朝代官司,感受会审公廨成立与收回的上海滩风云……如同法治长河里的点点浪花,可观、可赏、可思、可得。
《中国美术史》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六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
《中国美术小史》一书是作者滕固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席时,基于教学研究和札记组织写成的一本书。此书虽小,却熔铸画史大千。全书文字精练,却又意味深长。书中主要分为生长时代、混交时代、昌盛时代、沉滞时代四个部分,讲述中国美术演变历史、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连带关系等,详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是中国美术史学科开创性的著作,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全文言简意赅,涉猎广泛。读起来赏心悦目,酣畅淋漓。
《世界戏剧的历史/历史分类读本》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牧倾情讲述世界戏剧的历史。 世界戏剧的历史发韧于古希腊的酒神节,古希腊悲剧家确定了西方戏剧的崇高典范,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将英国戏剧推上世界之巅,之后出现了高乃依的悲剧、莫里哀的喜剧、歌德的诗剧,进入19世纪,一时涌现出雨果、大小仲马、果戈理、易卜生、萧伯纳等戏剧大师,20世纪至今的世界戏剧舞台,各个流派屈出不穷、争奇斗艳。
中国古代科技光彩夺目,在数学、天文、农学、医药等各个学科领域都有许多辉煌的发明和创造。本书以具体的科技问题与现象为切入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矿冶、军事、交通、水利、建筑、农学、医药等。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通俗百科全书。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全面转型的一个历史阶段,商业不仅高度发展,其职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仅出现了各种商业团体、商帮商会,而且关于经商之道和经商指导类图书(书稿中简称为“商书”)也开始摆脱秘传手抄的形式,化作公开出版物。而且,这些商业书不仅堂而皇之地作为“大众读物”出现在市面上,还广受欢迎,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日益繁荣对社会观念所造成的影响。 本文分三编介绍了明清时期商书的发展、流传,对深入研究明清社会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