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专论先秦两汉时代早期经典形成的历史语境和形成条件。既注重从文明史的角度讨论中国 前轴心时代 和 轴心时代 的经典文化,又重视从经典文化的角度讨论早期中国经典的意义体系及其文化转变。主要内容有:中国早期经典的发生、诸子的言说与书写、先秦两汉经学文献体系的思想史考察、经典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谶纬思潮和文献的兴起、经典的神秘化等。从早期经典的发生,到诸子文献的形成,从先秦两汉经学文献体系的形成,到西汉末年谶纬的兴起,本书系统论述了经典的宇宙化、历史化和神秘化过程。
鸦片战争令中国朝野受到巨大震撼,在国难和家境窘迫的双重压力下,广东香山人容闳踏上了赴美留学的道路,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个就读并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耶鲁大学的中国人。容闳回国后,面对残败的山河,立志通过对外学习来改变民族的现状和未来。容闳的伟大设想得到了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在曾李的推动下,清廷启动了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幼童成为中国早的官派留学生。容闳作为留学计划的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可惜的是由于受到顽固守旧派的阻挠,留学幼童尚未完全结束学业,即被强制回国。 幼童们回国之初,受到严重歧视,被描绘成中了 洋毒 的国家叛徒,但他们选择了默默承受,同时不放过一切可以证明自己对祖国坚贞不渝的机会:中法马尾海战,幼童们的船舰击中法国旗舰,并创造了法国海军的阵亡纪录;
我国佛教,自汉代输入以来,于教理方面,特别发达;且有潜心冥悟,融合西来之义谛,独自成宗者,如天台、华严是也。至于历史,则数千年来,事实复杂,向无有系统之典籍,可供参考;欲从而研究之,正如暗中索物,不易获得。此其故,由佛教徒缺乏历史观念,在印度已然,我国人亦承受其影响也。虽然,研究教理,若有历史为依据,则所得结果,必益精确。是则历史之研究,实足为教理之辅助,岂可忽哉?余夙有志于此,又自审学识谫陋,未敢率尔操觚,乃借资于东籍,竭年余心力,以成此书。
在近代的中国,留学问题几乎为一切教育问题或政治问题的根本。从近来言论发表的意见,固然足以表示此问题之重要,从国内政治教育实业诸事业无不直接间接为留学生所主持,所影响的事实看来,更足见留学问题关系之重大:此书所述虽只六十年的事实,但因住在地无完备的图书馆与国内统计不发达之故,取材极不容易 尤其是关于统计的材料。我曾函托*重要职员代为录留学各种统计,民五以后,竟不可得,故书中所有统计表均以私家著作所发表者为根据,一一不详备之弊在所难免;不过一切材料均详注来源,便读者查阅原著,从新推证,更望读者随时指正谬误,开示书中未备之材料,以便据以更正增补。
道 底内容极其复杂,上自老庄底高尚思想,下至房中术,都可以用这个名词来包括它们,大体说来,可分为思想方面底道与宗教方面底道。现在名思想方面底道为道家,宗教方面底道为道教。宗教方面底道教包括方术符 在里面,思想方面底道家,就包含易阴阳五行底玄理。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这思想自与佛教思想打交涉以后,结果做成方术及宗教方面底道教。唐代之佛教思想,及宋代之佛儒思想,皆为中国民族思想之伟大时期,而其间道教之势力却压倒二教。这可见道家思想是国民思想底中心,大有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底气概。
本书以今湖南省境为空间范围,以有史以来至清末为时代区间,探讨其历史文化的地域差异。主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二是文化发展面目的区域系统。主体前后,分别探讨了湖南文化发展的背景以及地理环境、行政建置和移民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关于近代以来湖南人性格的形成,得出了迥异于前人的解析;对各种文化要素的分区方法,尤其综合文化区划,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意义。本书初版于1995年,曾于2017年获第二届(1994-2013)全国优秀地理图书之学术专著奖(凡50种)。此次再版,作了较大幅度修订。
《中国报学史》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汇集了大量的手材料,基本勾勒出了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大致脉络,确定了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内容。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这在我国新闻史学史上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此后,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至少在形式上展现出全面铺开之势,通史、地域史、断代史、人物史、专题史等方面的专著纷纷问世。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不仅是中国系统新闻史研究的开山之著,还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新闻史学研究的登峰造极之著,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新闻史研究的水平。
本书围绕冬季奥林匹克的历史脉络展开,对1924-2018年已举办过的23届冬奥会的办赛理念、组织模式、赛事概况、文化影响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本书不仅是百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程记录,还是贯穿了23届冬奥会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发展史。冬季奥林匹克是怎样构成的,哪些是时代背景、自然条件赋予的,哪些是冬季奥林匹克自己生成的特性?这些经验中可持续、可发展传承的又是什么?本书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阐述,将冬奥的历史与中国现在以及未来连接起来。
《中国散文史》一书从散文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时间为经,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散文之演化历史。全书共分五编,内容包括: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和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完整勾勒出了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
什么叫做理学?就是从古至今一般人说的性理之学。汉人治经,专讲训诂,无所谓理学;到了两宋时代,方才疏明其道理,然后有理学的名称。编辑《中国理学史》,要辨明真伪;第二要取客观的态度。怎叫辨明真伪?例如《尚书》分《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两种,欲研究古代理学史,不可不辨明真伪,这是入手的步。怎叫要取客观的态度?就是说研究理学史,要以客观的态度去研究;而不当加以丝毫主观的态度。本书就理学进行了深刻且科学的研究。
大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颁布诏书,将营建北京告成的喜讯郑重地昭告天下,我们把这 看作是明代北京城与明代北京皇宫建筑的诞辰,按公历是 1420 年 12 月 8 日,到 2020 年已经整整六百年。 在十个甲子的漫长岁月里,明代京师及其核心皇宫建筑,后来被清代统治者顺理成章地全盘接收为自己的都城及紫禁城。 为纪念这座六百年的伟大古代建筑群,古建筑学家、故宫前副院长晋宏逵先生写成《故宫营建六百年》一书,让读者了解从元明两朝建城开始到宫殿落成的漫长的营建历史。 本书是一本由专业学者写给读者的故宫建筑入门书,很好地平衡了学术性和普及性。
本书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4万字、300余幅珍贵图像史料和照片,采用了以时间演变为主轴,分类阐述和系统探讨的研究方法。*二章探讨了古代社会环境设计与营造的发展与特征。第三章到第五章对三大都市空间、住宅空间和园林环境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造园的空间与意匠特征。第七章探讨了城市、公园路、校园、街区四个不同尺度和类型的设计经验。第八章对日本环境设计史进行了概括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