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部中国环境通史,广泛借鉴英语世界关于中国环境史及相关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从长时段的视角对中国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本书自初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也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这里呈现给大家的,就是马立博教授在充分吸纳西方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修订版。 本书认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作者还发现,中国文化中很早就形成了道法自然、水土保持和节制开发资源的思想观念,而这些思想相对于人口、经济和政治等物质因素而言却没能发挥应有的影响,这在环境保护日益得到重视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 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 微观战史 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
本书以中国考古学各研究方向为主线,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理论发展、自旧石器时期至宋元明时期的重要发现和学术概况以及出土文献、科技考古、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领域的研究概况。本书勾勒出中国考古学自1921年诞生至今百年来的重要成就,展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建设成果。
本书是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的专著,以时代先后分章,以工艺流程分节 ,以田野考古学为基础,以实验考古为手段,运用制陶工艺学、物理学、化学等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基本上总结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明清制陶技术的成就。本书可供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者,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者,科技史工作者,工艺美术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高等学校师生阅读。
本书用轻松、生动的笔法,讲述了西周至西夏两千年间,从长安到罗马东西三万里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周穆王西游,亚历山大东征、张骞凿空西域、拜占庭 波斯争霸、玄奘法师西游、杜环西行、怛罗斯之战等,贯穿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繁荣全过程。 全书可读性强,知古鉴今,对我们当下建设 一带一路 很有启发意义。
从1992年起,在李伯谦教授的主持下,由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曲村考古队,对晋侯墓地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发掘,清理出从西周早期到两周之际的9组19座晋侯及晋侯夫人墓。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完整的西周诸侯墓地,使得晋文化的面貌逐步了然。 这些发现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西周与晋国的年代学讨论,更为西周晋国始封地及晋文化的发源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晋侯晋都晋文化》收录了李伯谦教授从1985年起撰写的21篇晋文化相关论文,记录了他和他的团队在曲村-天马遗址的发掘历程,系统展现了对晋国历史变迁、晋国始封地、晋侯墓葬制度、铭文释读等的研究成果,是一本了解晋国史、研究晋文化的之作、经典之作。
《全球科技通史》由吴军著
中外江河史传丛书 *辑推出《长江史传》、《黄河史传》、《运河史传》三册。《黄河史传》拟分为 生命的诞生 、 初曙与勃兴 、 动荡岁月 、 大统一 、 融合 、 鼎盛 、 迟暮 、 创伤 、 后来与未来 等几大板块。
从传统税制向现代税制转变是近代中国税收制度发展演进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为引自西方国家的一个现代税种,营业税在民国财政税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在爬梳档案资料、报刊资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营业税制度的建立、发展、演变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围绕营业税的征收制度、激励机制、税率及课税标准等核心要素,重点探讨了 营业税在国地财税体制中的变动 营业税征收制度的类型及其演进 营业税的征管激励机制及其运用 营业税税率的变动及其减免纷争 营业税课税标准的演变及其争议 等问题。本书并非 就制度而论制度 ,亦论及营业税的征收实践以及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国地关系、政商关系对营业税制度的影响。本书认为,民国时期的营业税制度并非简单地复制西方国家的所谓 经验 ,而是随着中国政治与社会经济
中外江河史传丛书 *辑推出《长江史传》、《黄河史传》、《运河史传》三册。《运河史传》拟分为 运河源头 、 大河横流 、 国之根本 、 横空出世 、 鼎盛年代 、 渐退渐远 、 至真千里 几大板块。
《益州名画录》是宋代黄休復的著作,内容是关 于宋代蜀地的寺观壁画、绘画等,并对宋代以前某些 画家如孙位、张腾等人的壁画、绘画作品进行了品鉴 。《益州名画録(精)/中国书画史籍校注丛典》就对《 益州名画录》加以标点、注释。书前有出版前言,对 《益州名画录》的学术地位、书的流传整理情况作了 说明。书后附有著录提要、参考书目、索引等。
本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铁路建设的重要文献汇编。 西南铁路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铁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的地域条件,使得西南地区对铁路这一现代交通工具高度依赖。西南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新中国的*条铁路成渝铁路,到宝成、成昆、青藏等铁路,一直到当下正准备动工的 世纪工程 川藏铁路。新中国的西南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格局,而且对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变迁乃至西南地区的扶贫脱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在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地位独特,不仅完善了中国的铁路网布局,而且在中国铁路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该区域有新中国*条建成通车的铁路,对于新中国技术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
地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引起北极环境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北极问题已涉及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全球人类的共同命运。而关于北极的社会科学研究,也日益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北极史前史》全面讲述了在二百万年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如何在地球上*冷的地方定居情况。本书图文并茂,追溯了史前人类的历史,生理结构适应寒冷环境的进化、饮食改变和衣物、住所等技术发展使得人类不断扩大他们的居住区域。本书认为,除了西伯利亚西部和中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类的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北极史前史》语言通俗易懂,信息丰富,对从事该领域研究专家和学生颇有助益。
通过对清季民初学制、学堂与经学关系的研究,以近代中西学关系的消长为背景,梳理了科举不能容纳西学之后,中学进入新式学堂分科设学的架构,被西学分解重组,以致经学*终因难以调试而被迫退出的历史进程。经学退出的问题,反映了近代中西文化的此消彼长。而中西文化的优劣短长,也是近代中国长期存在的科举与学堂之争的主题。经学进出学制与学堂,恰能呈现相关历史进程与轨迹,可说是认识近代经学历史命运的重要途径。相关问题的探讨,可以具体展现近人如何用西式统系来条理中国固有学问,避免简单判定经学退出历史舞台的复杂性,借此深入了解困扰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和学术的症结。
风格问题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直接关涉对古代艺术资源与理论精粹的挖掘、整理与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古人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然而,目前相关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的研究,多针对单个门类艺术风格问题进行具体性个案研究,而忽略对多个门类艺术的共性风格问题研究,这对于艺术学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是极为不利的。 为此,《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在打通门类艺术之间壁垒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文学与各门类艺术创作实践风格事象与风格理论文献的考察分析,试图对古代文学与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从形成、类型、特征及发展等几方面予以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以便实现对古代艺术风格的整体观照。该研究有助于艺
本教材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传统学术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共包括先秦学术概论、秦汉学术概论、三国两晋学术概论、南北朝学术概论、隋唐五代学术概论、宋代学术概论、辽金元学术概论、明代学术概论、清代学术概论与近代学术概论十大段。 每个阶段根据又具体分为经学、史学、子学、玄学、佛学、文学理论等章节进行专门阐述,根据各个阶段学术发展特点,每一段侧重不同,在厘清学术发展脉络的同时,尽量做到重点突出,特征鲜明。首先做到纵横结合,就是时间与空间相交叉,呈现一个立体的学术发展原景图。其次是点面结合,每个阶段既要概括各门学术的发展全貌,还要重点介绍其代表人物。先总结其观点,后罗列其原始文献,不做空泛之谈。
《中国教育通史(5隋唐卷)(精)》编著者赵家骥、宋大川、张汝珍。在中国封建教育史上,隋唐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隋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纷争局面,统一了中国,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在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同时,隋代统治者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合理的教育体系,确立了与政治和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为李唐王朝以及后世的教育制度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借鉴。李渊父子建立了大一统的唐帝国后,在政治上面临着如何运用整体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方针的问题。然而,自汉代以后,儒学受到内外两方面的矛盾冲击而衰落,造成魏晋南北朝400年的思想大动荡,使儒学的权威地位受到动摇,无法以统一的、整体的思想体系为大一统的唐帝国服务。贞观君臣对儒学的政治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极高的评价,把儒学视为治理国家有效的政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