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初见时》精选收录了敦煌壁画复原艺术专家史敦宇和其父母、 代敦煌学者和艺术家史苇湘、欧阳琳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图作品。两代敦煌人潜心研究的复原临摹是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经过多角度考证复原壁画脱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图剥去岁月的侵蚀和尘埃,重现古壁画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 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 (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说画中的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深度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随父母和先辈大师们进出洞窟学习临摹,一生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她五十多年来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以父辈面壁临摹
天水古称“秦州”,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也是外来佛教较早传入中国内陆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石窟寺开凿和营建绵延千年不断,主要集中于北朝、唐宋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迄今为止,在域内秦岭山区和渭河谷地仍保存有大小石窟30余处,是中国西北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中小石窟调查报告.天水卷》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天水境内中小石窟寺的分布特点、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壁画内容、碑刻题记、研究概况、学术价值、保护管理等情况,是认识、了解天水境内石窟寺艺术的形成、发展、传播、融合与交流的基本工具书。
《敦煌初见时》精选收录了敦煌壁画复原艺术专家史敦宇和其父母、 代敦煌学者和艺术家史苇湘、欧阳琳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图作品。两代敦煌人潜心研究的复原临摹是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经过多角度考证复原壁画脱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图剥去岁月的侵蚀和尘埃,重现古壁画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 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 (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说画中的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深度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随父母和先辈大师们进出洞窟学习临摹,一生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她五十多年来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以父辈面壁临摹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长期以来,麦积山石窟由于不可移动的环境因素、记载寥寥的历史因素而略显萧条,相关学术研究起步较晚,幸而,历经几代麦积山人的守望,学界对麦积山石窟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全新的高度。2023年正值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成立 ,精心遴选出130余篇学术论文,研究范围包含麦积山石窟的造像、壁画、建筑、碑刻以及考古发掘活动等。虽然简幅有限,但也尽可能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示于人前,旨在向诸位关注和坚守麦积山石窟的前辈学者致敬,并以“坚守深山,责任担当,恪守使命,勇于挑战”的“麦积精神”激励后学,期冀着在未来的岁月里有 多人认识到麦积山石窟的学术价值,踊跃投身到保护、研究、弘扬麦积山石窟的队伍中来。
《青岛市博物馆藏敦煌遗书》,收录青岛市博物馆新发现的7件珍贵敦煌遗书经卷卷轴,影印整理出版。这些敦煌遗书估计或为半世纪前由甘肃流出,大都抄写于公元6世纪至9世纪,内容多为佛经,多有题记,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目前,收藏在英、法、俄、日和中国的大部分敦煌遗书已经整理出版,敦煌学进入一个整体研究的时代。但是有一些比较珍贵但迄今没有出版的敦煌遗书小收集品,却始终没有问世。《青岛市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的出版将使世界敦煌遗书的整理、研究工作 趋丰富、完善。
2018年,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物局主办,青海省博物馆牵头,邀请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10家文博单位共同承办了“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此次展览以唐蕃古道的形成和发展为历史脉络,精选了来自七省区10家文博单位馆藏的精美文物100余件,文物来源广泛,类型丰富,器物多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书即是“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的展览图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此次展览的内容,突出了唐蕃古道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线路的历史作用。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准确,图文并茂,适合广大读者和文史爱好者、研究者阅读使用。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的文化高地。它以华夏文明为根基,并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互交融;藏经洞的珍贵文书、绢画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画,储存着跨越时代及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忆。约两个甲子前,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宝藏120多年来的散佚与回归,既牵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困顿与奋发。作品围绕敦煌宝藏的发现、流散与回归,回顾了两个甲子以来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数代敦煌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让国宝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
《青岛市博物馆藏敦煌遗书》,收录青岛市博物馆新发现的7件珍贵敦煌遗书经卷卷轴,影印整理出版。这些敦煌遗书估计或为半世纪前由甘肃流出,大都抄写于公元6世纪至9世纪,内容多为佛经,多有题记,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目前,收藏在英、法、俄、日和中国的大部分敦煌遗书已经整理出版,敦煌学进入一个整体研究的时代。但是有一些比较珍贵但迄今没有出版的敦煌遗书小收集品,却始终没有问世。《青岛市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的出版将使世界敦煌遗书的整理、研究工作 趋丰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