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论著《技术与时间》前三卷之合集。作者在书中从人类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通过阐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并从现代技术发展的角度,对人类之本提出了新的见解;对人类原有的特定记忆、种族记忆及个体记忆逐渐为新牛的机器记忆所取代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也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广义上的“存在”所造成的影响。《技术与时间》系列作品开创了当代技术和时间哲学的一个新方向。
《中国哲学原论》总共六卷,包括“导论篇““原性篇““原道篇“(三卷)和“原教篇“,不以个别哲学家为对象,而是以若干名辞与问题为研究中心,贯论中国哲学。重在探寻中国哲学问题之原始与哲学名辞义训之原始,进而引绎其涵义,观其涵义演变,并以此彰显思想义理次第孳生之原。全
李白人称“诗仙”,他的诗飘逸隽永,气势豪迈,可以作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中国历史上何以会产生这样一位千古奇才?著者将之定位为多元文化的结晶。李白家世特殊,生于西域安西大都护府的碎叶,长于蜀地西鄙的绵州昌隆县,该地为少数民族丛居之区,又是道教的发源地,因此李白深受羌戎和南蛮文化的影响,自小就沉浸在神仙世界的气氛中。而他又身处朝气蓬勃的盛唐时期,深受纵横家的影响,喜游侠,兀傲不群,因而喜以大鹏形象为尘俗的象征。本书援用大量文献,采用多种学科的文化知识,对李白剔骨葬友、二次入赘相府等与众不同的行为用实证的手法予以说明。李白张扬的个性,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以及晋代情结等,都一一作出新的解释。由上可见,此书新见迭出,是对中国历史上这一特定时期所产生的诗仙李白作出全新解释的一部学术著作。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将时代的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通过回答哲学问题来回应时代的问题,而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尤其优秀地体现了这一传统。从德国现代哲学的诞生开始,它就与二十世纪的动荡历史缠绕在一起。无论是德意志帝制的倾覆还是希特勒的上台,无论是一战的硝烟还是二战后的废墟,德国哲学家们始终以清醒的自觉面对现代性带来的各种现象。他们对时代的紧迫问题和涉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都有清晰的认知,并将这种自觉作为哲学工作的主要动力。 在本书中,张汝伦教授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入的研究为基础,详细介绍了狄尔泰、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九位德国哲学家,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思想流派,但每一位又以其独特的思想贡献和对时代问题的深刻洞察著称。通过这本书,读者将了解到德国哲学是如何在二十世纪的思潮中迈进的。每位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