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著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精)》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一幅时代的画卷:“一战”前作为文化艺术之都的维也纳的黄金时代;作者与欧洲知识分子、作家、音乐家、艺术家的交往;“一战”时交战各国知识分子狂热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战后德奥经济崩溃时的惨象以及纳粹希特勒的崛起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作者“出于绝望”,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写下的“我一生的历史”,以此纪念一段美好的岁月,并尽一个在文明倒退时代中的“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的义务。
鲁迅回忆录正误是鲁研界的名著,作者朱正是鲁研界的名家,他的这部著作是专门给那些回忆鲁迅的文章、专著挑错的。尽管这些回忆鲁迅的人们 亲朋故旧,学生、友人、论敌,在鲁迅生前,都曾与他有过或长或短的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回忆是珍贵的研究鲁迅的手资料,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回忆鲁迅时,也有误记、失实的情况。朱正广征博引史实材料,辗转多方求证,精微剔透地辨析,致力于还原真实的鲁迅形象。在成书过程中得到冯雪峰、孙用、黄源、唐弢等鲁迅友人及专家的赞扬和帮助。所证之误,已在《鲁迅全集》及多种鲁迅传记中得以体现、成为学界共识。其治学方式方法,也足以垂范学界。胡乔木曾认为此书可以作为编辑学教材的参考书。而从这样特定的考据角度去探寻鲁迅生平故事,史家拍案,别具柳暗花明之趣,使读者在阅读快感中增长了学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艺术上的全才和天才。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满波折。他晚年曾以“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总结自己的一生,这是他对自己长期贬谪生涯的自嘲,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其诙谐的个性和坦荡的胸怀。苏轼通达时入居中枢,为帝王师,为文坛领袖;落魄则屡遭迁贬,以致万里投荒,潦倒无依。这本传记以苏轼传世作品为依据,结合对宋代历史文化的分析,忠实而生动地叙写苏轼的人生轨迹、政治作为、文学创作,以及他领悟人生的思想升华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米兰 昆德拉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多次荣膺国际文学大奖。他生于捷克,一生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对于潜心文学创作、刻意回避公众、 遮掩 个人历史的昆德拉,有着各种矛盾的理解与评说;对他的小说,也有着各种悖论性的解读。 传记作家布里埃倾力写就的这部里程碑式的昆德拉传记,将昆德拉个人的艺术、文学、政治与精神历程置于大写的历史中加以考察,同时借助与昆德拉有着直接交往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提供的一些公开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资料与谈话内容,深入探寻昆德拉的写作人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与完整的米兰 昆德拉。
米兰 昆德拉是当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多次荣膺国际文学大奖。他生于捷克,一生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对于潜心文学创作、刻意回避公众、 遮掩 个人历史的昆德拉,有着各种矛盾的理解与评说;对他的小说,也有着各种悖论性的解读。 传记作家布里埃倾力写就的这部里程碑式的昆德拉传记,将昆德拉个人的艺术、文学、政治与精神历程置于大写的历史中加以考察,同时借助与昆德拉有着直接交往的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提供的一些公开的和迄今尚未发表的资料与谈话内容,深入探寻昆德拉的写作人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与完整的米兰 昆德拉。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孤寒,自画荻识字起,便与文字结缘,又因杰出的文学才华而步入仕途,在政坛中跌宕起伏,最后成为令人仰慕的文坛领袖和朝廷重臣。他作为北宋文学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 1057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等人,成就了北宋文化最为辉煌的一代。在政坛上,他立朝蹇谔,不以个人得失而放弃原则和理想,在波诡云谲的朝堂纷争,他既收获了赞誉,也蒙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羞辱;他既赢得朋友,也失去过友谊,甚至结下仇怨。这本传记从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为经,诗文作品为纬,以诗词文入传,不仅全面展现他起起落落的一生,展现了一代文宗的高贵品格和精神。
老舍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多部。本书作者于昊燕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老舍的研究,写作了多篇关于老舍的研究文章。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而该书则采用随笔散文的笔调,深情地记叙了这位 语文大师 辉煌的文学生涯和极其简朴的一生。
刘强著的《竹林七贤(有竹居妙说魏晋)》的主人公,是 风流的“七人小组”——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 了解“七贤”,关键在找到一把钥匙——曹马之争——曹氏家族和司马氏家族为争夺提高统治权而展开的一系列错综复杂、旷日持久、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因此,本书—— 是讲“演员”的故事:如何在权力斗争 敏感、 微妙、 残酷之际,表演杂技般悬走于生死一线? 是讲“狂人”的故事:当避世成为 ,活着成为难题,如何装疯卖傻也能保持一份人的尊严,使生命进发自由的光芒? 是山高水长的一段友情佳话:萍聚,是一场人生盛宴;星散,是一曲红尘哀歌……
这部充满灵性的传记写在卡尔维诺的人生边上,是关于卡尔维诺的寓言。 他的生命并非向确定性敞开,而是向提问的空间敞开。 作者用配得上卡尔维诺的轻盈笔触与节奏,在这位另类作家的文学世界与人生经历之间自由穿梭,借助信件、访谈及他人的回忆等珍贵资料,对其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导读与解析,耐心编织其创作演变的线索与脉络,以寓言、想象、游戏、童年、历史、政治等拼图,拼出卡尔维诺的迷人形象 讲故事的人。
罗荣桓(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衡东县人。早年组织通城秋收暴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兼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一副政治委员兼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军区一政治委员;人民检察署署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民兵工作小组
周立民是研究巴金的著名学者,创作出版了《另一个巴金》《巴金手册》《巴金 随想录 论稿》等多部专著。本书是作者研究巴金的zuixin成果。作者用抒情的文笔,选取了巴金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段的经历,对他的思想感受和情感变化进行了大胆的剖析和描述,作者文笔老练,描写准确,议论得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专著。
本书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者、评论家自叙人生故事的纪实力作。 作者多侧面、全方位地回望、勾勒了自己90个春秋走过的平凡而独特、多彩又多味的人生路、文学路。全书分为 我与作家协会 、 我与儿童文学 、 我的良师益友 、 我的笔耕生涯 、 我的亲情家风 、 我的夕阳时光 六辑。试图通过它反映大时代里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文笔真实生动地记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这是一本给读者以人生启迪和审美愉悦的人物自述,也是一个兼具赏读价值和史料意义的优秀文本。
本书记述了医者钟南山的感人故事,以及其身上可贵的脊梁精神,带领读者深入到“非典”“新冠肺炎”这两场对国家造成重大影响的历史性“战疫”现场。钟南山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书中同时穿插了钟南山的家学渊源、成长求学经历,他所带领的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等故事,立体地展现这一位备受敬仰的院士形象。
本书是国内迄今为止*的一部李健吾传记作品,作者围绕李健吾丰富的一生,多方搜寻史料,尽可能客观完整地呈现了李健吾这一被遮蔽多时的文学全才。 李健吾以文学批评名世,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不尽如此,他在散文、小说、戏剧、翻译、法国文学研究等领域也成绩斐然,鲁迅、朱自清、汪曾祺、司马长风等人都赞誉有加。他的翻译作品《包法利夫人》,二十九岁写成的《福楼拜评传》,均为传世之作。他的散文作品《雨中登泰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人。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参与者,他的长篇小说《心病》、中篇小说《终条山的传说》,他以笔名刘西渭写就的绚烂的批评文章《咀华集》《咀华二集》,他编导的话剧作品,均是现代文学大花园中的灿烂花朵,透过他与现代文人诸如郑振铎、蹇先艾、朱自清、周作人等人的交往,亦为了解中国现代文
相识相交三十八年 前期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跟随钱锺书先生治学与工作;后期分隔京沪两地,仍不时请益,常得教言。 与钱锺书先生虽无师生之名,而有师生之实,对钱先生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 解读“天书”般的手稿集 作为宋代文学领域的一流学者,王水照教授的治学之路深受钱先生启发,也 能贴近体悟钱氏治学理路。他多年来致力钱锺书手稿集的研究,本书即全面体现相关成果。关于钱氏学术究竟有无体系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亦结合自己对学术的理解,予以阐释。 着重一手材料 本书共分四辑,涉及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多个领域,以往来书信和亲身见闻、影印手稿、档案文献等为论述依据,对多种误解做出有理有据的辩驳。
你认识这样的苏东坡——北宋大文豪,以诗文闻名天下;热爱美食的大吃货,东坡牌美食发明人;一生仕途不顺,却始终乐观豁达。你却不知道这样的苏东坡——宠爱弟弟的好大哥,兄弟相依为命;书法造诣高深,是“宋四家”之一;好友遍天下,日常最爱与朋友拌嘴、戏耍;……这是一本超有趣的漫画版苏东坡传记。跟着不白吃,跨越近千年,与苏东坡交个朋友!从苏轼的家庭、一生的好友、吃货的美食人生、才华横溢、百姓的好官,被贬N部曲等角度,用生动有趣的漫画诠释了苏东坡的一生。苏东坡的文章闻名天下,他的仕途坎坷不顺,却始终乐天豁达,快意洒脱,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低谷。他才华横溢,政绩卓然,爱民如子,还是个热爱美食的大吃货,渴望交天下好友,书中收录苏轼流传下来的经典诗句,学诗词、学历史,学做人,爆笑有趣,有史有据,
《东洲鸿儒:饶宗颐九十寿庆集锦》系《梨俱预流果——解读饶宗颐》的姊妹篇,书名均由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先生题写。《东洲鸿儒》的名称出自钱仲联教授之文《以古茂之笔,抒新纪之思》,他称饶宗颐先生为九州百世之“东洲鸿儒”。 2006年12月饶教授九十华诞,香港、澳门以及内地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为记录这一系列活动,由本人、潮州摄影协会摄影师陈友群先生、《羊城晚报》摄影记者郑迅先生全程跟踪摄影,把很多珍贵的场景记录下来。从香港到潮州全程摄影4800多张,然后由编者认真仔细挑选,按先后顺序排列,其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庆祝活动的全过程。编此书的目的除了向饶教授祝寿、纪念他九十华诞之外,更想把饶教授70载治学从艺的辉煌成就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以饶教授为榜样,学习他为学、为艺
《三不朽图赞》,亦称《越人三不朽图赞》、《有明越人三不朽图赞》、《於越有明一代三不朽图赞》、《明於越三不朽名贤图赞》等,为张岱晚年所著。其书总分立德、立功、立言三门,收录明代绍兴府八县(会稽、山阴、萧山、诸暨、馀姚、上虞、嵊县、新昌)一百馀人。每篇图赞可分画像、传记、赞语三部分,画像大都为张岱亲自访求而得,甚可宝贵;传记则撮述人物字号、籍贯及生平大概,甚为简略;赞语则以韵语敷衍人物事迹,平平无奇。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陈治德刻本为底本,该本仅有一百零七人,所缺余烈妇、胡幼恒、余□修三人图赞及徐迪惠摹徐龙川像则据绍兴图书馆藏本补足,凡得一百一十人,一百一十一幅画像。平步青、李慈铭二家校语多有参考价值,则据民国铅印本补入。各本序跋题记等除张岱自序置于篇首外,馀依时序汇为附録,以备参
......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目前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集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翻译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再现了郭沫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是一部妻子关于丈夫的深情回忆,一部日本“国民大作家”的婚姻生活史,温情,细腻,坦率,生动。讲述者夏目镜子,20岁嫁给当时还是普通英文教师的夏目漱石,至漱石去世,二人一同走过20年波澜起伏的生活。镜子见证了漱石成为一代文豪的全过程,了解他的性格好恶、社会交往,以及文学创作背景,漱石作品中的猫与人,在镜子的讲述中都能找到原型。镜子与漱石一起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与安适,心酸与释然,爱与恨,乐与痛。她是很多日本人眼中的“恶妻”,却始终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对漱石的精神疾病,以及由此引发的粗暴行为,甚至离婚危机,理智且隐忍,一直陪伴在漱石身边。“我一生中遇到很多男人, 的还是夏目金之助。”镜子夫人依照时间顺序,从相亲开始,至葬礼结束,回忆了与漱石有关的64篇生活故事,事无巨细,毫不隐瞒,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