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章乃器先生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物。但近年来很少有人研究他,特别是他的经济学术思想。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上的声誉使他被视为政治人物,而忽略了其经济学术成就;二是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使他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长期消失,因言而废其人,又因其人而废其言,当平反时人已辞世。
\"这是一部将精神分析、个人传记与历史时代相结合的著作,显示出探索宏观的时代脉络和微观的个体生平交织辩证的创作理念。本书将个体、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的大规模传记历史互相整合,读来纲举目张,气象万千。 弗洛伊德生前销毁了大批书信和手稿,因此书中引用的史料 显珍贵。作者彼得·盖伊几乎通读了所有能得到的关于弗洛伊德的资料,并说服其后人让自己参考一些传主仅存的书信,从而完整地再现了弗洛伊德的一生及其学术历程。读者不但能通过本书了解弗洛伊德其人,还可一窥精神分析学的真面貌。 \"
傅明伟,现代知名文史学家苏渊雷先生学生,曾出版《走近国学大师——苏渊雷评传》《不忘初心 让作品说话——王宏喜评传》等。本书介绍 山水画家苏春生的艺术创作成就和艺术教育理念。苏春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教授。自幼受其父 文史学家苏渊雷影响,立志绘画艺术。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擅长山水画,取法传统,别出新意,笔墨精湛,画风典雅,尤擅为黄山传神。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著有《黄山写生要法》《中国水墨山水画教程》等,桃李满天下。
本书为潘懋元追思先生文集。潘懋元(1920—2022),中国高等教育学界的旗帜性人物、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开创者,高等教育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界被称为“大先生”。生前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首任院长、 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他创建了 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出版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山之作《高等教育学讲座》和 部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在他的领导下,厦门大学获得了 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 个高等教育学 重点学科, 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书为邬大光、张德祥、别敦荣、张应强等潘门弟子,顾明远、杨德广、朱崇实、贺祖斌等潘先生生前好友,以及潘世墨等潘先生后人的系
......
赵万里(1905-1980)字斐云,别号芸盦、舜盦,浙江海宁人。 文献学家、敦煌学家,尤擅版本目录之学。赵氏师从 学者王国维,1928年往北平北海图书馆(1929年8月并入国立北平图书馆,即今中国 图书馆)工作,历任中文采访组组长、善本考订组组长、编纂委员、《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编辑、善本部主任等职。1949年后任北京图书馆(今中国 图书馆)研究员,兼善本特藏部主任。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赵氏一生致力于文献整理和图书馆事业,著作宏富,又培养了大批人才,是中国古籍保护、整理 的领军人物之一。 刘波撰的《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精)》内容丰富,考证精详,既是赵万里先生迄今为止 全面的一部传记, 是一部重要的学术史资料。
郑哲敏主编的《佩瑜怀瑾纨质蕙心——李佩先生的世纪生涯》这本照片精美、内容丰富的影集是通过六个篇章向读者叙谈李佩先生百年人生足迹的: “书香闺范 砥砺德行”篇(1923~1946)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李佩与她父亲李保龄、母亲王惠芝和三个妹妹李佩珊、李佩珠、李佩环以及弟弟李佩璋的合影,保存了她在灯市口贝满女中和沙滩红楼北京大学求学时的青春风茂,锁定了她抗战时期到西南联大继续学业、参加进步社团活动和随后到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工作的若干场景。在巴黎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和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李佩充分显示了她出色的社交能力。 “琴瑟和鸣 比翼连枝”篇(1947~1955)记录了李佩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的学习经历。李佩在一次西南联大同学聚会上邂逅学长郭永怀,这时他已经因突破声障的理论成果蜚声学术界
傅明伟,现代知名文史学家苏渊雷先生学生,曾出版《走近国学大师——苏渊雷评传》《不忘初心 让作品说话——王宏喜评传》等。本书介绍 山水画家苏春生的艺术创作成就和艺术教育理念。苏春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教授。自幼受其父 文史学家苏渊雷影响,立志绘画艺术。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擅长山水画,取法传统,别出新意,笔墨精湛,画风典雅,尤擅为黄山传神。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著有《黄山写生要法》《中国水墨山水画教程》等,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