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李敖大传
    •   ( 234 条评论 )
    • 傅宁军 著 /2014-06-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位走进台北李敖客厅的大陆作家 本全面解读李敖魅力的的“狂人“传记 近百幅图片全面展示“博学猛兽”的非凡人生 李敖向称“台湾狂人”、“奇才”、“斗士”、“文化顽童”,从小博闻强记,十三岁即以名成绩考入北京四中,到台湾后他曾和钱穆、殷海光、雷震、柏杨等人有交往,与多位女性有过情感纠葛,和当时的影星胡茵梦更是闪电结婚、闪电离婚;他说,锻炼一个男子汉好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军队,另一个是监狱,这两个地方他都有刻骨体验;他个性超群,特立独行,竟把做家务当做健身锻炼,家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作者傅宁军作为“大陆作家采访李敖人”,十八年前,就走进了台北金兰大厦李敖的家,见识了他的“十万藏书”和私人卡片箱,得到了他本人提供的手资料。全书从李敖1935年在东北出生,在北京度过童年和

    • ¥33.3 ¥49 折扣:6.8折
    • 朴:童庆炳口述自传(莫言和余华的老师,一代文坛教父回忆录,一部知识分子心灵史;《南方周末》《中华读书报》2022年度十大
    •   ( 1165 条评论 )
    • 童庆炳 口述,罗容海 整理,一頁folio 出品 /2022-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童庆炳先生(1936 2015)的口述自传,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成为中国文艺学理论的泰斗。在童先生看来,这纯属 偶然 ,不仅因为贫穷随时可能剥夺他学习的权利,更因为在运动的二十世纪,能够安心读书的时光少之少数。而他之所以没有被时代荒废,除了因为他具有在受挫后用勤奋来报复自己的超强能力,更在于他的朴实,使得他的人性没有被政治裹挟,有机会避开国内的漩涡,借着 偷来 的书来继续自我的养成。 除了追述童年、革命年代和新时期的经历,回顾思想和学问上的成长,坦露一生的困惑、疑沮、快乐与不快乐,童先生还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妻子和老师(如黄药眠、启功等),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与朋友(如季羡林、王蒙、汪曾祺等)以及学生(如莫言等)的交往。

    • ¥46.9 ¥69 折扣:6.8折
    • 伯希和传
    •   ( 870 条评论 )
    • 著者:[法] 菲利普·弗朗德兰,译者:一梧 /2017-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伯希和(PaulPelliot, 1878 1945)被誉为汉学界的 祖师爷 ,又因 劫掠 敦煌藏经洞文献而被视为 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 。他到底是学者、旅行家,还是强盗、军人、政客、赌徒、特务和殖民者? 作者经过调查和访谈,勾勒出伯希和的传奇人生和复杂面貌。在这部迄今*完整的传记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伯希和的学术态度,在中国西部地区备受争议的探险活动,还能了解他更多传奇经历:早年奉命在越南皇宫清查写卷和刻本,义和团运动期间表现出 骑士般的好斗性格 ,在巴黎与多位学者进行唇枪舌战,十月革命后为西伯利亚的白俄军队筹措资金和武器,以及德国占领期间的抗争。

    • ¥32.6 ¥48 折扣:6.8折
    •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   ( 1161 条评论 )
    • 陈怀宇 著 /2013-06-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以陈寅恪和赫尔德两人为重点关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外思想与学术发展,特别注重中国近代人文学术的世界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本书的内容重点讨论了寅恪先生早期学术生涯及其学术成就中的一些议题,特别是寅恪与欧美近代思想学术传统的关联,同时也以寅恪和赫尔德的思想联系为基点,讨论了德国近代思想家赫尔德对中国近代人文学之影响。如以史料而言,本书旨在探讨西文文献中所见陈寅恪与中文文献中所见赫尔德;以主题而言,则试图重建二十世纪上半叶波澜壮阔的世界学术史上一些中外学者相互有所关联的链条。

    • ¥46.2 ¥68 折扣:6.8折
    • 改变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传
    •   ( 412 条评论 )
    • [日]津野海太郎 著, 理想国 出品 /2020-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改变日本生活的男人》是日本著名媒体人花森安治的个人传记。花森安治是个传说式人物 堂堂男子,长相粗犷,却烫着娃娃头;行事独特,爱穿奇装异服,甚至有穿女装的传闻;性情严厉却内心细腻,对待社会问题口诛笔伐、不留情面,却画得一手温馨暖人的插画,文笔触及人心;创办杂志《生活手帖》,坚决不刊登广告,完全靠内容支撑,发行量一度突破100万;将改变日本人的家庭生活作为毕生的事业,奠定现代日式生活美学精神基调;开创 商品测评 的先河,以近乎疯狂的操作测试商品,不为读者推荐好物,亦不谄媚商家,只为监督商家提高质量,逼迫 日本制造 走向世界一流 本书作者津野海太郎年轻时曾与花森安治有一面之缘 对于当时的很多人来说,花森安治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翻开现代日本出版史,这样的杂志主编,在花森安治之前不曾出现过

    • ¥46.2 ¥68 折扣:6.8折
    • 编辑部的故事——花森安治与《生活手帖》
    •   ( 464 条评论 )
    • [日]唐泽平吉 著, 理想国 出品 /2020-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生活手帖》是日本著名的生活杂志,畅销日本70余年。本书作者曾在生活手帖社跟随花森安治工作六年,他从一个职场新人的角度,记录了自己眼中的生活手帖社和主编花森安治。 花森安治个性格鲜明,既被人称为 天才媒体人 ,也有 银座哥斯拉 奇男子 的绰号 语言犀利,冷酷无情,独断专行,似乎都能在他身上应验。但是对出版人的使命,对杂志、书籍,对日常生活,都有独到的见解。作为杂志主编,他以一丝不苟的匠人之心,事无巨细地参与到杂志的出版中,包括选人用人、商品测评、选题策划,乃至修改文字、绘制插画、书籍装帧、监督下印,甚至还有杂志社的一日三餐,等等。在他的推动下,《生活手帖》销量一度突破100万册,他因此被称为 改变日本生活的男人 。 本书作者唐泽平吉,大学毕业后突破重重考验,进入生活手帖社工作,成为花森安治

    • ¥33.3 ¥49 折扣:6.8折
    • 法治:维多利亚时代的法学家戴雪
    •   ( 96 条评论 )
    • [美]科斯格罗夫Richard A. Cosgrove) /2021-04-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法治:维多利亚时代的法学家戴雪》是关于19世纪英国著名法学家、宪法研究学者阿尔伯特?戴雪一生学术历程的个人传记。作者借助之前尚未有研究者涉猎的*手资料,尤其是戴雪与他人的通信和1891年之后其有关爱尔兰问题的笔记,细致地描述了戴雪并不平凡的一生,并从法学、政治、历史和国际关系等侧面系统地揭示了戴雪的学术思想,为我们了解戴雪的生平、著作及其时代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19世纪英国法学家在视角和思维方面的广泛学识和古典修养。

    • ¥48.4 ¥78 折扣:6.2折
    • 罗纳德·科斯传 (美)斯蒂文·G.米德玛(Steven G.Medema) 著;罗君丽,朱翔宇,程晨 译
    •   ( 6 条评论 )
    • (美)斯蒂文·G.米德玛(Steven G.Medema) 著;罗君丽,朱翔宇, /2016-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斯蒂文·G.米德玛著的《罗纳德·科斯传(精)》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教授的学术性传记。罗纳德·科斯(1910-2013),1932年获伦敦经济学院商科学士学位,先后受聘于邓迪经济和商业学院、利物浦大学及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迁居美国,先后任职于布法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1964年转入芝加哥大学任教,同时任《法与经济学杂志》主编。由于发现并阐明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等巨大贡献,科斯教授于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教授开创了对当代学术界影响巨大的新制度经济学这一学术流派,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还包括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领域。由于在制度分析方面的深刻见解,科斯教授的相关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引入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

    • ¥37.3 ¥54 折扣:6.9折
    •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
    •   ( 7 条评论 )
    • 阿忆 /2019-09-01/ 民主与建设
    • 在中国,北大、清华是家喻户晓的高等学府。北大,起步于戊戌变法中改革派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在20世纪20年代,它汇聚了中国几乎整个知识分子精英群体。“北大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清华, 初是用庚子赔款建成的留美预备学校,经过历代校长的抗争和建设,终成独立大学。清华贯彻“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具备自然、社会、人文多方面的广博知识。可以说,自清末建校以来,这两所大学就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塑造了中国的近现代史。 本书从北大红楼、清华工字厅开始讲述,涉及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全面抗战时期风雨飘摇的西南联,内战时期各方势力的博弈,故事中有大师,有学子。无论在什么时期,北大和清华的学人都以其洞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 的生存与民族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 ¥36.3 ¥58 折扣:6.3折
    • 钱锺书在蓝田
    •   ( 8 条评论 )
    • 吴勇前 /2018-11-01/ 知识产权
    • 钱锺书在蓝田的经历对其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对钱锺书这段经历的研究却是短板。本书有力地弥补了这一短板。本书不仅综合研究了现有资料,而且大量发掘了历史档案资料。全书分23章,从工作和生活经历、思想情感、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人际交往等方面对钱锺书在蓝田这段经历进行了较全面的具体的展现,许多史料是 次发表,新见迭出,为研究钱锺书生平、思想、学术成就和《围城》提供了重要的新的史料与新的视野。

    • ¥30.8 ¥45 折扣:6.8折
    • 童书业传(修订版)
    •   ( 107 条评论 )
    • 童教英 /2017-12-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童书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生于1908年5月,卒于1968年1月。本书为其女童教英教授所作童书业先生传记。 童书业作为官宦世家之嫡长子,自幼备受宠爱却因体弱多病未能入新式学堂受教,其学术根底全由延师入教筑就。他历经家庭变故,于21岁从封闭生活中被拋入社会。本书以他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析其人生中之种种遭遇,全面介绍了他在古史和古籍考辨、古代地理研究、古代经济史研究、先秦思想史研究、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美术史研究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诸领域的学术成果。本书2001年曾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 往事与沉思丛书 出版,在学术界得到广泛好评。

    • ¥40.8 ¥60 折扣:6.8折
    • 钱锺书在蓝田
    •   ( 1 条评论 )
    • 吴勇前 /2018-11-01/ 知识产权
    • 钱锺书在蓝田的经历对其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对钱锺书这段经历的研究却是短板。本书有力地弥补了这一短板。本书不仅综合研究了现有资料,而且大量发掘了历史档案资料。全书分23章,从工作和生活经历、思想情感、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人际交往等方面对钱锺书在蓝田这段经历进行了较全面的具体的展现,许多史料是 次发表,新见迭出,为研究钱锺书生平、思想、学术成就和《围城》提供了重要的新的史料与新的视野。

    • ¥30.83 ¥45 折扣:6.9折
    • 黄锦奎评传
    •   ( 5 条评论 )
    • 张振金 /2016-11-0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我国知名学者黄锦奎的个人评传。全书共分十二章,章以 《黄锦奎选集》出版暨学术思想研讨会 的会议记录为切入点,通过对《黄锦奎选集》的详细介绍和引用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对黄锦奎著作的评价,概括了黄锦奎主要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第二章介绍了黄锦奎的儿时成长经历、思想形成的轨迹,以及黄锦奎创立价值转化工程的背景等。第三至第十章通过对黄锦奎的学术著作包括《价值转化论与价值转化工程》《黄锦奎选集》、 中兴三书 等的详细介绍,阐述了黄锦奎学术的几个主要方面,其中包括价值转化科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未来学等,并细说了黄锦奎所创立的新思想 大科学体系经济学、万有信息论、客观多元主义一元论、创造性实践唯物主义等。第十一和第十二章分别介绍了黄锦奎的文学创作(杂文、诗歌)和业余爱好(

    • ¥32.6 ¥48 折扣:6.8折
    • 季羡林的学生时代
    •   ( 76 条评论 )
    • 胡光利 /2017-07-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季羡林的学生时代》采取纪实手法,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全面真实地描述了季羡林先生青少年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求学经历、思想变化过程等,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热爱读书、追求真理、刻苦治学的优秀青年形象,还向读者展示了大师级人物年少时不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与成长心路,对于激励和启迪21世纪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40 ¥58.8 折扣:6.8折
    • 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精)
    •   ( 22 条评论 )
    • 梅贻琦|整理:黄延复//王小宁... /2018-05-01/ 中华书局
    •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 兼 ,一直到抗战胜利。《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精)》即收录了梅贻琦先生从1941年到1946年在昆明主持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务时期的日记(其中有间断和不少缺失)。日记所记录的时间正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八年的关键时期,真实记录了梅贻琦先生的思考活动、经历见闻。 ,物价飞涨,生活紧张,不少教工兼职增加收入,而学校领导到处筹款,设法增加教职员工补助。第二,经常跑警报,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昆明,日记中有炸毁联大财产,炸死联大职工的记录。第三,校务繁重,梅贻琦先生同时掌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事务繁重可想而知

    • ¥33.6 ¥52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