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由人民网、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星球研究所联合出品。全书用近3年时间积累而成,被誉为 国民典藏级科普作品 。内容依循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的划分视角,从 第三极 青藏高原开始由高及低,自西向东呈现出从荒原到人间的变化。每级阶梯为一个部分,每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描写对象,从伟大的荒野可可西里到美丽的烟雨江南,多层面展示祖国山河之美。本书话题吸引人,文笔流畅,内容通俗,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且图文并茂,具设计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普及性。出版后在读者群体中反响热烈,出版三年多时间已经印刷近120万册,成为青少年家长心中的 开学一课 。
这本书用文字、图片结合AR技术复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伟大旅程。 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探月史上每一个重要的时刻,包括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小狗莱卡进入太空、阿波罗11号登月、阿波罗13号脱险、宇航员谢泼德在月球上打高尔夫球 全书收录了150幅珍贵照片,包括飞控主任备忘录、重要宇航员合影、关键火箭发射现场、内部技术资料和图片,等等。 本书融合了AR技术,用智能设备免费下载并安装配套App,按指示标扫描特定区域,你就能看到书中的珍贵档案动起来。你可以亲眼看到承担登月使命的航天器3D模型,亲耳听到宇航员从月球发来的祝福,亲自翻阅NASA解密档案 亲眼见证登月史上的每一个伟大瞬间!
《什么是云南》是星球研究所继《这里是中国》系列后,推出的省市系列画册开篇之作,从地理的角度解构云南,用 空间折叠 时间折叠 云南人 三个新颖概念把云南地形地貌、气候、野生动植物、民族人文的多样性与177幅高清摄影作品,9张地理信息可视化制图相结合,以大幅开本和拉页呈现出云南地理风貌的多样性,给读者带来巨大的视角享受。图书设计新颖,全书折页与拉页呼应内容的时空折叠叙述角度,以别样的方式展现多彩云南。书中还配有10段来自云岭大地的白噪音,读者可立体、全方位享受云岭大地之美。
《长城画传》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编纂出版,以广阔的大历史视野,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画文相融的形式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气魄,讲述与长城相关的历史故事;精心提炼长城的历史价值,深度挖掘长城精神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该书立足于充分展现中国人民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推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及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互信;有助于长城相关文艺创作的提升,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艺品牌;切实加强长城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促进长城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符号和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切实提高广大长城文物工作者,特别是社会大众保护长城的素质,提高
地球尺度上的昼夜轮转、风云变幻、荒漠寥廓、冰湖沉寂,都成为中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宏大背景。 视野之变、视听之变,给读者带来了一场大时空感知、全景式记录、沉浸式的体验盛宴。 通过新技术将空、天、地、人融为一体,实现从 60 万米高空,到人物个体命运的融合贯通。 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震撼动人的大美中国的同时,也串联起 改天换地的变化 和人物故事。见证发生在 三区三州 大地上那些抽象却又真实的 人间奇迹 ,更深刻揭示创造人类减贫史上中国奇迹背后的思想逻辑。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自战国时期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历史文献中留有大量文字记载,中外学者也有许多研究。 自宋代以来,古代地图上开始有长城的标识,至明清时期,随着制图技术的发展、国家(兵部职方司)对地图绘制有了超过历代的重视,关于长城的专门地图也变得日益丰富,成为除文字和实物资料外的重要史料,但至今少有对这些地图有过系统的整理和和研究。 李孝聪教授是著名的古地图研究专家,对国内公藏机构以及英国、美国等图书馆中所藏中国古地图做过辛苦的搜集和研究。在本书中,他一方面对标识有长城的历代地图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另一方面又以典型个案的方式对明代九边长城地图做了详细的展示和说明。这些地图的载体既有石碑,也有常见的纸本;既有传统的山水地
这是一套专为7~12岁少年儿童打造的中国历史趣味漫画系列,内容涵盖近5000年的中国历史,从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一直到宋元明清。全套书共6册,选取不同朝代的人物作引导,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眼前。文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故事性强;插图以漫画为主,辅以简明、幽默的对话,帮助孩子建立起朝代顺序的时间轴,串联起历朝历代的延续,进而理解其中的意义,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将5000年历史记心间。 《夏商周》展现了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结束那段丰富多彩的历史。原初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模样?大禹是怎么治水的?西周繁荣的时期是怎样的?真实丰富的史料,加上鲜活生动的漫画演绎,让小读者们嘻嘻哈哈间了解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体会历史的魅力。 《秦汉争鸣》展现了从秦朝建立到东汉末期的历史。秦朝的统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生产、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林业等多种来源,因此必须从源头入手提出解决办法。你的每一个选择,例如如何管理家庭,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购买什么东西,都会对气候产生影响!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数据,展现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并让我们知道我们能做什么。 本书源自英文版《Drawdown》,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翻译成14种语言相继出版,该书是中文简体版。本书提出的 碳逆转(drawdown) 概念和100种减碳路径,旨在向读者讲述,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仍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采取减排措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从而 逆转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升高的趋势。无论是气候变化领域的专业工作者,还是关心气候变化问题的普通公众,
本书是苏东坡作品的汇编,全套共八册,包括作品十五种,其中 、二册为苏东坡的《诗集》《词集》;第三至六册为《文集》;第七册为《苏氏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辑本);第八册为《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东坡手泽》及作为附编的《苏沈良方》《艾子杂说》《杂纂二续》《渔樵闲话录》《调谑编》《问答录》。其中诗词文不必多说,《苏氏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是苏东坡的学术著作,《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东坡手泽》是东坡的笔记类作品,《苏沈良方》收录了苏东坡和沈括关于药方和养生方面的文章,《艾子杂说》据说是东坡的寓言作品,《杂纂二续》等多是托名苏东坡的作品,大体反映了苏东坡幽默风趣的文化形象。书前有长篇《导言》,详细评述了苏东坡的文艺及思想成就;并编有《苏东坡年表》,帮助读者了解苏东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