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通过项目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方式综合讲解Arduino编程基础和电子电路基础,对第1版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具体介绍了Arduino IDE、Mixly、Arduino UNO控制器、C语言编程、传感器、执行器、反馈型机器人等相关知识。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Arduino软件、智能硬件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程序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编程和使用智能硬件完成自己的创意。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巨著之一,其中所阐述的进化论对生物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达尔文的重要思想,法国知名作家贝尔纳-皮埃尔·莫兰和插画师乔吉娅·诺埃·沃林斯基联手创作了这本精美的插画版科普读物。书中着重介绍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主要论据,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原著的科学性,且保留了达尔文的行文风格。大量精美的手绘插图更为本书增量了魅力,赋予经典名著以新的活力。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达尔文有关求学游历、实验研究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他作为探险家、科学家和慈父的一生。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踏上小猎犬号,破解物种起源的秘密吧。
最近几年,我国相控阵雷达系统对超高度数据转换器(ADDA)芯片提出了明确的需求,为了支撑星载ADDA与FPGA、DSP等算法处理芯片之间的超高速互联,国内许多研究机构都参与到了具有确定性延迟的SerDes接口芯片研制工作中。首先,本书研究JESD204B协议的基本内容,整理其关键技术,分析204B控制器的确定性延迟机制,探讨收发器PHY的系统结构和重要的参数设置。其次,本书分别针对发送端和接收端,详细分析和描述JESD204B控制器的协议与数字电路设计实现。然后,本书基于55 nm1p7m_RF工艺,采用数模混合设计完成了JESD204B收发器PHY的电路设计实现,重点详述了发送机中的串行化器和终端检测、接收机的自适应连续时间均衡器、离散时间判决反馈均衡器以及解串器设计。最后,本书介绍了基于混合信号的JESD204B收发器的系统仿真方案和关键仿真结果。
本书基于Vue.js 3,从规范出发,以源码为基础,并结合大量直观的配图,循序渐进地讲解Vue.js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细致剖析框架设计原理。全书共18章,分为六篇,主要内容包括:框架设计概览、响应系统、渲染器、组件化、编译器和服务端渲染等。通过阅读本书,对Vue.js 2/3具有上手经验的开发人员能够进一步理解Vue.js框架的实现细节,没有Vue.js使用经验但对框架设计感兴趣的前端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掌握Vue.js的设计原理。本书适合Vue.js使用者和对Vue.js感兴趣的前端开发人员阅读。
量化交易是一种新兴的系统化的金融投资方法,它是以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为基础,运用数据建模、统计学分析、程序设计等工具从历史数据中得到良好的交易策略,是计算机科学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Python语言凭借其简洁、高效的特性,以及其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强大性能,在量化交易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书以A股市场为交易标的物,引导读者从理解量化交易开始,逐步掌握行情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技术指标的可视化,并在熟练编程的基础上,构建出个性化的交易策略体系。本书适合对股票的量化交易感兴趣的读者阅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Python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核心技能,更能够将Python作为常用工具,为股票技术指标分析和量化交易提供助力。
本书主要介绍有限元法基础知识及COMSOL在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学、电化学、多物理场耦合等方面的应用。全书先介绍有限元法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COMSOL的界面组成与基本操作和网格划分的方法与实例,最后给出了结构力学分析实例、流体力学分析实例、电磁学分析实例、电化学分析实例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实例,即以实例方式介绍COMSOL各方面应用分析的详细操作过程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多数案例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部分案例有实验对比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机械、材料、水利、土木、暖通、动力、能源、化工、航空、冶金、环境、交通、电力电子、建筑等领域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COMSOL软件进行CAE/CFD分析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这些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有限元及COMSOL软件的教学用书。
本书以意法半导体(ST)ARM Cortex M4内核的STM32L431微控制器为蓝本,以知识要素为核心,以构件化为基础阐述嵌入式技术基础与实践,同时本书随附实践硬件系统。全书共12章,第1章在运行一个嵌入式系统实例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嵌入式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习误区与学习建议; 第2章给出ARM Cortex M4微处理器简介; 第3章给出MCU存储器映像、中断源与硬件最小系统; 第4章以GPIO为例给出规范的工程组织框架,阐述底层驱动的应用方法; 第5章阐述嵌入式硬件构件与底层驱动构件基本规范; 第6章给出串行通信模块及第一个带中断的实例; 第1~6章囊括了学习一个微控制器入门环节的完整要素; 第7~11章分别给出SysTick、Timer、PWM、Flash在线编程、ADC、DAC、SPI、I2C、TSC、CAN、DMA、位带操作、系统时钟、复位模块、看门狗及电源控制模块等内容; 第12章给出RTOS、嵌入式人工智能、NB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过I。ED闪烁控制、跑马灯设计、流水灯设计、电子时钟设计、多机通信、单片机并口的扩展等多个项目的设计与制作,由浅人深地详细介绍了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以及汇编程序软件设计方法。内容涉及单片机基础知识、51单片机结构与工作原理、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并行端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口与串行通信、系统扩展以及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本书注重职业岗位基本开发技能的训练。为便于读者掌握与单片机有关的各方面知识内容,书中涉及的所有项目都给出了完整的电路图和程序清单,使读者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综合应用开发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嵌入式等专业单片机项目教学课程的教材,还可以供相关专业师生与工程技术人员
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和嵌入式产品的发展势头迅猛,其应用领域涉及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各个方面。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要求从业者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原理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旨在以实践驱动学习,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读者掌握相关知识点。全书内容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STM32系列处理器的基础知识、开发工具、基本系统、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应用、系统节拍定时器、中断系统、定时器、串行通信、模数转换器,并展示了一个综合项目—温度控制系统。书中提供了19个范例,这些范例可以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 本书适合电子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适合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入门教程,是一本既适合自学入门,又适合教学参考的图书。
本书立足于电脑维修人员的实际需求,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电脑软硬件维修知识,并结合大量来自一线工程师的维修实践案例,深入分析了电脑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专业、有效的解决办法。全书共分为六篇,主要内容包括:电脑维修技能、系统优化与故障排除、硬盘数据恢复与还原、电脑网络故障诊断与维修、电脑主机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电脑外设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知识。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硬件技术实用教程》以基础性和实用性为重点,在强调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的实例来阐明各种应用问题,目的在于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微型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各类接口部件的功能,以及如何与系统连接构建微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针对当前硬件发展日新月异的局面,课程内容努力追踪微机快速发展的历程,把新技术引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概述,重点介绍了微机的组成,以模型机为例分析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微处理器,包括8086、奔腾、双核等流行CPU的模块结构、特点、性能指标;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总线和主板,包括流行的总线、接口和主板的结构、类型;存储体系,包括内存、外存、高速缓存、闪存等的概念、分类、组成、性能、结构以及CPU与
本系列教材的主要特点为:1.充分吸取了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在内容的选材上(如例题和习题)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技术的讲解和实用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能反映出电子电气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体现电子电气应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 2.根据专业特点,对传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精选、整合、优化,以满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需求。同时,注意到与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从而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有利于理论教学。 3.编写与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相配套的指导性教材,有利于实践性教学。 4.在本系列教材中,基本概念的阐述较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述做到了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自学。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及计算机中数据表示与运算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8章,第1、2章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3~8章讲述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既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介绍,又特别强调实际应用,在每个关键知识点都给出了详细的应用实例。全书内容由浅入深,每章都附有大量的习题,为读者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江苏省立项建设精品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基础部分讨论了一般性问题,其中包括计算机中的数、码和常用电路,微处理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0的重要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部分以MCS-51微控制器为主,介绍了它的结构特点,存储器组织,指令系统及集成的定时、中断和串行通信等功能。 围绕MCS-51的总线及其时序,介绍了存储器和外围芯片的扩展技术,并强调与时序配合。在存储器扩展部分介绍了各种译码方法。在I/O扩展方面,重点介绍了典型接口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本书对传统的外围接口芯片及其功能进行了仔细的取舍。 在以MCS-51为基础的汇编语言教学中,引入MCS-51宏汇编的规范,它支持多模块以及今后同C51高级语言的混合编程。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示例都尽可能完整地列出。本书例题丰富、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力求通
本书是根据高等教育“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 本书选择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讲机型,系统全面地介绍MCS-51单片机内部的功能结构、软硬件资源的原理与应用,以及使用外部电路进行功能扩展的方法。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设计、并行接口和并行设备的扩展、中断系统结构与应用、定时器/计数器原理与应用、串行接口与串行通信、模拟量接口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 本书提供了大量实例,硬件电路、程序代码完整,绝大部分可以作为设计“定式”,稍加修改即可重复使用。各章的实训案例,演示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步骤,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提供了“单片机多功能控制板”,适合学生做多层次的简单电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