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情况提供运动营养相关的建议,以运动营养的术语和关于营养摄入的标准引入,内容包括能量底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合作用的关键问题,并从年龄、性别、身体组成、运动项目、环境改变的角度解释运动员不同的营养需求。特别的是,每章都以一个案例引入运动员现实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为解决运动员健康相关的营养问题,本书利用膳食评估策略提供不同运动项目、不同休息时间、不同训练时间的饮食习惯等实用内容。
本书由我国从事营养和临床医学工作的多位资深专家合作编写完成。在2003年第一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近年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特别介绍了一些营养相关疾病防治上的观点,因此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全书分为营养学基础与疾病的营养防治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植物化学物、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免疫功能、营养与自由基损伤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领域,第二部分继续关注与营养紧密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编写专家根据本人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外最新资料,提供了临床营养方面较新的信息,具有临床与基础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国内与国际结合的特点。
本书分5篇,包括基础营养、人群营养、疾病营养、营养管理和食品卫生,详细介绍了营养学领域科研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系统阐述了医院营养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本书第4版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法规及文件,更新了各项标准及规定,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修订了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食品安全篇依据国家标准修订了食品污染物及化学品的最大限量标准,附录中更新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本书内容涵盖目前运动营养领域的**研究理论及实践技术方法,涉及运动生理及其分子机制、运动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及检测方法、不同状况下(赛前、赛中、赛后)营养需求及策略、不同环境条件下(旅途中、冷、热、高原等)运动营养需求及策略,以及特殊运动人群(青少年、素食者、老将运动员、残奥运动员、糖尿病运动员)营养需求及策略等。与第5版相比,第6版增加了实践应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以及一些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如运动营养与可持续发展,割舍了一些深奥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内容,使本书更加实用,同时也赋予读者更广阔的视角和想象。译者团队来自我国**的运动医学专业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译文流畅,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实用性很强。
本书共两部分18章,以老年人营养学为主线,结合 外新的研究和循证指南,从衰老生理基础、各种营养素需求,到老年人各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均做了详细阐述。每章节起始配有提纲和学习目标,部分章节配有营养师用于评估、诊断、干预和随访的标准化医疗记录格式模板,便于读者掌握老年人营养治疗的标准化流程。本书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 ,图文并茂,对于老年人营养学在 的临床应用和教学、科研及老年人医疗保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适合各级临床医师、营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临床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出自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由帝国理工学院查令十字医院神经耳科专家Adolfo M.Bronstein领衔,汇集欧美耳科、神经科、平衡医学研究单位及全科诸多眩晕专业 专家编著而成,是一部整合度高、内容精湛的治疗眩晕的医学著作。全书共30章。 -8章对前庭基础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前庭生物物理学、前庭生理学、前庭系统解剖学、姿势控制、前庭代偿理论及前庭自主神经系统知识;第9-18章着重介绍了眩晕疾病的各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 分类; 9-30章汇总了常见眩晕疾病的诊疗判别思路。译者团队紧扣原书内容整理了中英文对照专业词汇及缩写词等,希望能帮助读者 好地了解眩晕疾病的英文专业词汇。本书内容系统翔实,可供耳科、神经科、老年医学科、精神心理科等从事眩晕疾病诊疗的医务人员、技师及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26nbsp;%26nbsp;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营养学参考书全新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修订基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
%26nbsp;%26nbsp;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营养学参考书全新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修订基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1册),编者:杨月欣,北京大学医学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编者:杨月欣 原价 ¥168.0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时间 2018-07-01
本书由我国从事营养和临床医学工作的多位 专家合作编写完成。在2003年 版的基础上,补充了近年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特别介绍了一些营养相关疾病防治上的观点,因此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加密切。全书分为营养学基础与疾病的营养防治两部分, 部分介绍了植物化学物、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免疫功能、营养与自由基损伤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领域,第二部分继续关注与营养紧密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编写专家根据本人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国外**资料,提供了临床营养方面较新的信息,具有临床与基础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 与 结合的特点。
本书分为三篇,包括营养基础、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和特殊状况下的营养。 部分系统介绍了健康的生命全程观,生命早期营养与表观遗传学,以及膳食指南等。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母乳库的建立与质控,生长发育评价,孕产妇营养与膳食管理和营养与脑发育等。第三部分对特殊状况下儿童营养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每章分列了需要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涵盖了 外 的学术观点,适合广大儿科医生和医学生学习参考,亦可用于向大众普及生命早期营养知识。
该书以近年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全国监测和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中心数据来源系统评估的方法,对2020—2022年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抽样分析,涵盖了我国医疗服务资源和服务量总体情况、不同维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情况、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DRGs绩效评价等内容,全面展现了我国现阶段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的形势与现状。
本书为《新编中国药材学》第四卷,收载了101种主产于我国华中地区常见的中药材和民间习用的中草药。每种药材重点介绍了来源、本草考证、原植物(形态)、主产地、栽培要点、采收与加工、商品规格、药材鉴别、质量评价、化学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用药警戒或禁忌、分子生药、附注等内容,每个品种均附有原植物和药材彩色图片以及药材显微结构特征图片。 本书内容丰富,文图翔实,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集“科学性、 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适用面广,可供中药教学、科研、生产、检验部门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本书为《新编中国药材学》第四卷,收载了101种主产于我国华中地区常见的中药材和民间习用的中草药。每种药材重点介绍了来源、本草考证、原植物(形态)、主产地、栽培要点、采收与加工、商品规格、药材鉴别、质量评价、化学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用药警戒或禁忌、分子生药、附注等内容,每个品种均附有原植物和药材彩色图片以及药材显微结构特征图片。 本书内容丰富,文图翔实,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集“科学性、 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适用面广,可供中药教学、科研、生产、检验部门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