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流行病学》配套教材《流行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出版以来,得到全国各医学院校师生的认可和厚爱,均以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和备考执业医师、硕士生、博士生的主要参考书。因此,有必要编写第8版《流行病学》配套教材《流行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 该配套教材的编写坚持以总论为主;坚持紧紧围绕"三基"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注重实例与应用的介绍。 本教材突出的特色是绝大多数章节的作者将是第8版《流行病学》教材相应章节的原作者,这为读者深入理解相应部分内容,掌握本章节的主要知识提供便利。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的配套教材,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与教学要求,有所增减。题型方面侧重选择题的编制,使学生提前熟悉和掌握执业医师考试的题型与难易度。其他类型配套教材,基本延续上一版风格,根据第九轮教材修订内容进行更新。
本书为传染病学临床见习而设计,主要内容根据新形势下本地区的传染病特点而制定。采用专题见习和待查病例分析法相结合的形式。传染病中有很多疾病有共同的症状或体征,如发热、黄疸等。见习时可根据大纲要求,分为发热原因待查,黄疸原因待查等专题进行。每个专题见习时,通过病例示教或典型病案,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拓宽思路,全面思考,得出正确诊断,进而掌握基本的诊断方法。
《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内容、习题与参考答案。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与教学要求,有所增减。题型方面侧重选择题的编制,使学生提前熟悉和掌握执业医师考试的题型与难易度。其他类型配套教材,基本延续上一版风格,根据第九轮教材修订内容进行更新。
1990年第43届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WHA43.24)并且批准了1989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ICD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对在10年修订周期内对其进行更新的建议。 该建议在1996年于日本东京举行的WHO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年度会议上被投入运作,随后建立了指导进行更新的一个正式机制。按照这样的更新机制,每年进行较小的更新,如果需要的话,每三年进行较大的更新。 有关进行更新的更多信息以及更新内容的累积列表请见。今后的更新也将在该网址列出。 ICD-10第二版包含了第一版第三卷中作为补遗对第一卷的勘误表以及在。1998至2003年间生效的更新内容。
《预防医学教程》分为三个部分:卫生学与卫生保健、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本实习教程的主要的目的是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技能,强化预防医学观念,提高医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的应用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编写过程中,编者通过典型案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创设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本实验教程包括十七个实习教程和习题集,每个实习教程包括目的要求、案例、内容。为了加强医学统计学应用能力,我们增加了SPSS软件上机的操作实习。
钱国英等编著的《免疫学与免疫制剂》是在研究性教学与合作性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并结合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特点而编写,是一本面向普 通高校生物类专业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指导书。本书共十二章,以抗原与免疫系统两方面为主线展开,着重点是免疫系统的构成。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种类、功能及免疫细胞膜分子)、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为主线讲述。全书力求叙述简明、图文并茂,同时努力反映免疫学的*进展 。全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每一章节附录知识体系、课前思考、本章重点、教学目标、理解与思考、课外拓展、课程实验与研 究、课程研讨、课后思考、课外阅读等栏目,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帮助。 《免疫学与免疫制剂》适合于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使用,也可供其 他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