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进自爱思唯尔公司,原著自2009年第1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书为第2版,中文翻译由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海燕教授主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爱民教授、吕良敬教授主译,并组织了20多位资深专家和学者合力翻译。 本书共19章,内容涉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的历史、分类、诊断、遗传学和表观遗传特征、血清学标记,各系统的临床表现、新型抗凝药物的使用、风险评估以及预后等诸多内容。 本书对促进和规范我国APS和抗磷脂抗体携带者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诊疗工作具有积极影响,可供风湿免疫科、妇产科、血管外科等相关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指南在肯定原方案的基础上,对原有方案进行梳理、验证、优化,结合国内中医临床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成果,经过本领域专家组论证而形成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形成。《指南》对鼻咽癌、多发性骨髓瘤、胰腺癌、宫颈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等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提出了建议。
收录于本书的文章,是笔者近几年发表于《华斌的超声世 界》公众号上的病例分享、文献笔记和小讲座,以及一些有关 超声专业的观点和讨论等,涉及内容主要是肌骨、甲状腺和淋 巴结等。这些文章不受制于专业论文的固定格式,可以采用更 灵活和更实用的形式来分享和表达观点,也可以把散见于文献 中的知识和病例汇集起来,进行比较、甄别和吸收、批评,以 一种更容易消化的方式提供给读者;有时也把不同的研究结论 和观点罗列出来,并给出笔者工作中积累的资料,由大家进行 自由判断和讨论。 书稿中的文章,有的是针对一个专题的系列讲座,如桥本 甲状腺炎和淋巴瘤等的鉴别诊断,也有的是一些散在的和少见 的病例。在笔者看来,这些文章的价值有限,有的是很肤浅的 认识,有的观点也可能是片面的和瞎子摸象式的感受,只不过 《华斌的超声世界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在迎接协和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临床营养治疗学》第3版终于在2020年问世了。这是本书问世16年以来优选和最全面的一次更新和扩展,充分反映了临床营养学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成果,也是我们16年临床营养应用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百年协和临床营养发展历程的致敬和献礼。 本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医疗、护理和营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教学,以及“专升本”教学和成人本科继续教育使用,也可作为临床营养的专业参考用书。相信本书将秉承一贯的严谨、求精、科学、实用的编写理念,
《输血医学精编》分上下两篇,上篇是输血医学理论,采供血机构包括血液质量过程和血液成分制备等管理:医疗机构包括输血质量过程、输血科室制度、输血治疗、输血反应与相关疾病染诊治与预防、血液生物制品及代用品和相关药物应用、自身输血、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管理。下篇是输血医学实践,汇集自我测试1600题;采供血和医疗机构各自机构间互评检查标准与表单等。 《输血医学精编》的读者人群包括采供血和医疗机构从事输血医学专业人员、血液管理人员、其他医学专业人员、医学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等。
临床表征中去寻找诊断线索,并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鉴于此,本书精心整理了 22例疑难发热性疾病病例,包括少见病原体的感染、罕见部位的感染、血管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疗过程,期望通过临床上这些疑难发热性疾病病例分析,使读者获得裨益,为更多的发热患者争取生存时间。同时,也期望读者通过汲取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高临床医师去伪存真、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中应用先进仪器和技术,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等在 发热待查 中的应用,将一部分发热性疾病的病因化繁为简。编者团队诊疗的一些血管炎、隐匿性肿瘤、隐匿性感染灶,常通过PET-CT的检查终得以诊断;一些罕见病原微生物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病毒感染,甚至一些血液肿瘤
项目管理理念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普遍认可的先进管理理念,并渗透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工程和信息领域已经构建了与行业本身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尽管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专业人员开始学习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但是在医药研究领域还并未构建出与行业本身特点相适应且可以指导日常临床试验项目管理、解决本行业从业人员日常管理问题或困惑的工具书。也正因为如此,本书的编著者尝试将个人在医药研究领域近20年的行业经验与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相结合,期望为读者提供一本可以快速上手、翻开即用的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工具书。 临床试验是一项有逻辑、有步骤、多学科、多团队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而项目管理也有自身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当前市面上已经有大量业务领域专家撰写的书籍教授如何
《临床研究基本概念》内容涵盖随机对照试验、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对照如何设定、偏倚如何避免、筛查试验和在筛查过程中的似然比,等等。第2版对原有的16章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全新的6章,新章节均为临床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主题。本书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评估医学文献的实用工具,为临床研究者夯实研究方法学基础,提升其研究质量,是医学生、临床研究生、各级临床医生和临床研究者,以及一切对临床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开启科研道路的引领性著作。
本书是从事心律失常专科医生和消融术者一直渴望的划时代的著作。本书共包括两大部分:一、从心脏的胚胎发育认识心脏的构造,为什么会发生心律失常?为什么在这个部位消融可以治疗心律失常?对于这些问题,只是看着心脏,会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因为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与心脏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二、心脏各部位构造的特殊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叙述了很多与心律失常治疗相关的解决要点,明确阐述了目前为止从事心律失常医生所总结的导管消融治疗的技术与技巧,还提及了心脏器械植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因此,推荐本书为心律失常专科医生和消融术者书籍。
作业治疗作为康复学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旨在帮助人们回归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是一门对于日常生活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综合评定、治疗和研究的学科。作业治疗评定,它贯穿于作业治疗的始终,是作业治疗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帮助作业治疗师认识其服务对象、知晓他们的需求、了解功能障碍的方面与程度、制订合适的作业治疗计划,并且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终能让服务对象有尊严且有质量地继续自己的生活。相较于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其他亚学科评定,作业治疗评定所涵盖的评定内容 为多元化及生活化,我们需要对个体的认知、躯体、情绪、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环境等进行系统性评定,以 为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作业表现以及受限情况。每个作业治疗师都需要有自己的“评定工具箱”,从而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选取合适的评定
吴毅主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科示范案例》以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为纲,针对康复医学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病例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康复医学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标准康复诊疗过程和处理规范。本书旨在通过122例典型病例讨论,培养读者“密切联系临床,举一反三”的临床思维能力。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也可供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从事康复临床工作的医师、治疗师以及其他专业的医师使用。
本书由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周灿权教授、第三届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乔杰教授,联合学会富有理论知识、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共同编写的指导辅助生殖技术人员的实用性教材,全书分为基础理论、不孕症及其诊治、辅助生殖临床技术、不孕症相关疾病与辅助生殖技术四篇,凝练领域的新理念,指导辅助生殖技术的实践,夯实从业人员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体现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础、临床、操作常规、技术管理以及生殖医学特有的诊治理念,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提供直接参考。
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基本内涵、作业实践模式以及作业实践参考框架等,是指导开展作业治疗临床实践和推动作业治疗科学研究的关键所在,是体现作业治疗专业性和延展性的核心要素及重要依据。掌握作业治疗的内涵和各种原则,熟悉并熟练运用作业治疗实践模式和实践参考框架,是一个合格的作业治疗师 的能力。作业治疗师如果只关注康复技术,不了解作业治疗的核心理念和开展方式,将会发生严重的专业偏离。作业治疗发展)7i 曾经发生的“回归本源”运动及专业再界定的情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本书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业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和拓展知识。在内容安排上,本书详细介绍了作业治疗发展的历史轨迹、核心理念与伦理准则、内容、场所和服务对象的定位,并讨论了作业治疗干预形式与治疗的关系、作业治疗理论的三个层次,以及常
骨关节炎是一种骨关节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硬化,引起患者关节疼痛,骨代谢调节剂对其治疗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并应用于临床。《骨代谢调节剂与骨关节炎张柳2020观点/中国医学临床百家》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研究,从发病、诊治和预后方面对库欣综合征疾病这一年中的临床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对国内外大型会议上的新报告和新研究进行了客观分析,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临床参考书。
全书共分二十八章,主要内容包括重症医学的简明发展史、模式与组织架构、按器官系统编排的器官功能监测与支持措施、常见重要疾病的监测与治疗及重症医学基本技能。重点从临床运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描述,力争满足重症医学临床一线从业人员的理论参考及实践指导需求。
中医基础理论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防治观等内容,具体章节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预防与治则等。本书的编写内容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辅导材料,重在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医学,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牢固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书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学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和执业中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编写以保持中医学的传统特色为宗旨,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
本书以颈椎和胸椎运动为重点,尤其适用于那些深受颈部、背部疼痛困扰的读者。全书分为A和B两个部分。A 部分的整个练习课程由相互关联的小练习组成。练习课程以30日为一个周期逐步展开。如果在进行某项练习时感到疼痛,应该立刻停止这项练习。每天的练习时长不要超过10分钟。 读者可以自由安排30天练习的重复次数。 本书B部分是拓展练习。 ? 第31 章介绍了如何通过自我按摩的方式加速紧张肌肉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 第32 章和第33 章介绍了久坐人士如何放松颈椎、胸椎和相关肌群,还讲述了怎样用相同的方式缓解甚至避免背痛;? 第34 章介绍了有助于肌肉训练的呼吸练习;? 第35 章介绍了放松下颌肌和咀嚼肌的练习方法;? 第36 章总结了针对特定部位疼痛,尤其是由职业生活中长期养成的坏习惯造成的疼痛的训练方法。 全书的练习早已
《临床检验基础》共分为:绪论、血液一般检验技术、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血液流变学检验、血型与输血技术、尿液一般检验技术、粪便一般检验技术、体腔液检验技术、分泌物检验技术、细胞病理学检验技术,以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和常用、基本的检验项目为主要内容,融入了医学检验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技术,并在保持知识结构系统性的前提下,于有关章节中插入了“链接”“目标检测”等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习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