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成药的使用一方面是通过医务人员的处方,这其中包括部分西医医生在内;另一方面通过患者自行购药。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中医专业知识,大多人都是根据病名或药名而购买用药,这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完全不同,因而临床并未达到中成药的预期效果。更有甚者,由于缺乏中医药知识而乱用中成药,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以至于出现诸如龙胆泻肝丸中毒等类似的医疗事故,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名誉和发展。 鉴于此,为方便广大工作人员正确合理使用中成药,我们邀请了部分临床一线的中医药工作人员编写了这本《中成药的辩证应用》。
本书从失眠症的发生与发展,以及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防治失眠症的诊疗思路、辨证论治的优势等方面出发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根据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结合中医药对失眠症的诊疗优势和遣方用药特色、临床医案分析、专科护理、相关药理学实验研究等进行了深入介绍,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使读者对失眠症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为其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启示。
本书分别从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角度对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展开论述,并列举典型案例以体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优势,同时突出体现中医治未病在应对高血压前期的优势作用。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高血压重要的临床研究和启示,以及高血压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和亮点。本书的参编人员包括从事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诊治的临床一线人员和高血压防治研究人员,力图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血压临床诊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高血压防治领域的**成果,以期能为相关专业的同道人士提供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颈椎病的基本概念、解剖结构、病因、发病机制、发病规律与特点,并从中、西医两个方面阐述了治疗方案,尤其是对各种非手术疗法和颈椎保健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可操作性强,易于参考学习。本书对临床中常见的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症、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并附有多个典型病例。
本书从中西医角度对结直肠癌展开介绍,对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预防和随访等方面进行阐述,主要讲解中西医结合治疗部分,其中包括中医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及治疗过程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本书最后综述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的进展,并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专家共识。
本书编写组从现代医学、传统医学两方面阐述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进展等相关内容;书中收集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以下简称“龙华医院”)多年来痛风诊治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结合龙华医院风湿免疫科多年来临床诊治痛风的经验,全面展现了中医治疗痛风不同阶段的诊疗思路。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内容涵盖龙华医院两位上海市名中医陈湘君教授、苏励教授对痛风的认识及治疗经验。这些丰富的诊疗经验、思路及用药特色可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肝纤维化作为肝硬化前的一个病理必经阶段,其延缓和逆转对于慢性肝病的转归极其重要。《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临床实践》从肝纤维化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开始阐述,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角度去探讨和论述肝纤维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详尽介绍肝纤维化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血清学、影像学、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在肝纤维化治疗方面,《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临床实践》集中医的传统煎剂、中成药、外治法等,以及西医的治疗原则、治疗策略、治疗方法于一体,形成了鲜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所涉及的心理治疗内容,也成为治疗的一个亮点。《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临床实践》在肝纤维化预防方面,既有古人的经验,也有现代医学的研究作为指导。*后从基础到临床,对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
纵观古今,数千年来中医药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普救含灵、惠泽群生,古代、近代、当代医家读书临证、溯本求源、上下求索、融会新知、学以致用,留下了宝贵的 理、法、方、药 的诊疗经验。古人云: 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医者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可依古训而不落窠臼,传经验之方以融会贯通,临证中方能见微知著、取之不竭。一名真正的中医医师必须熟谙经典、勤于临证,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临证思辨,熟四诊合参、明病性病位、辨病因病机、定治则治法、知组方用药。 《国医名师脾胃病诊治绝技》,遴选诸多中医名家关于脾胃病及其兼变病证的临床诊治验案,中西互参。论病证,明辨治;选医案,示实例;列验方,知组方用药。然后,引经据典加按语以明晰诊疗思路。通观全书,贵在从临床实践
《消化系统疑难病——腹胀的中西医整合方略》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整合方略”系列丛书的第二部,为第八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疾病中西医整合医学论坛的会议实录,包含了大会84名国际中西医消化一线专家出席论坛发表的演讲及点评。本书分别从中、西医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腹胀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临床研究,重点阐述了多因素作用下心身一体、多学科结合、整体思维论治腹胀的临床思路。
本书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针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临床诊断,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治疗,患者自我管理,糖尿病的多级预防,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详尽的介绍,给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为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实用性的建议和指导。
男性不育症发病率近些年呈递增趋势,我国男性精液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男性不育症一直备受临床医师、生殖医学相关工作者关注,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男性不育症都得到了深入探索研究。《男性不育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主要阐述男性不育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和西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不育症与精液质量异常、生殖系统常见病、辅助生殖技术等,以及男性不育症的外科治疗概述等。
本书分为17章,总论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概论、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检查与诊断、西医治疗及中医溻渍、刺灸、中医药现代疗法等内容。在各论中介绍常见皮肤性病的定义、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治疗等内容,在诊治部分引用国内相关诊疗指南及共识。其中中成药治疗及中医特色治疗是本书的特色。
本书以脱肛病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为重点,立足中医临床,侧重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的系统总结,编写注重先进性、实用性,结合笔者的临床心得体会,体现脱肛病治疗的经验与特色。本书内容包括脱肛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脱肛病的中医诊断及辨证论治、脱肛病的西医诊断及治疗、脱肛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脱肛、脱肛病常用中药与方剂、名医名家治疗脱肛病经验、脱肛病的护理与防治等。
《帕金森病中西医治疗》一书,从中医和西医的不同角度,分别对帕金森病的中西医研究史,帕金森病的西医发病机制和中医辨证论治,帕金森病的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针灸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等非药物治疗,以及帕金森病的预防、养生和康复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前帕金森病发病机制、防治的全貌。本书是我国目前*部帕金森病中医和西医兼顾,并同时涵盖了帕金森病现代研究主要内容的学术专著,对于探索帕金森病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医学史出发,聚焦中西医激烈冲突、论战的近代中国社会,力图重现一段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和一步步占据 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来构筑一套中医式的传染病学,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医药可以发挥的空间。作者不盲从西方理论,从传统文化中构思,创造从“重层医史”的视角出发的新研究。先铺陈出中西医论争的时代氛围,并细心地关照了近代中医在古典文献、日常生活养生抗病、医者志业和中西疾病观的对话等各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全面的视角。受现代医学影响,传统中医虽仍为民众信任,但其实有很多论述与临床技术其实是处在一种“准失传”的状态,多数中医不去重视,民众也不知道传统中医有何 强的能耐, 投入也很薄弱,遂使传统医学的理论、技能的运用范围,愈来愈窄,这是 可惜的事情。历史学研究不能与
本书总结 名老中医王彦恒主任多年在精神专科医院里治疗焦虑症的理论感悟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编著《焦虑障碍的辨病辨证治疗》一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特点一、从现代精神病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医内科情志门中诸病种分类的合理性; 特点二、有多年临床实践支撑的对焦虑症病因病机新的认识; 特点三、确立以精神症状为主辨治焦虑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新的思维路径; 特点四、有多年临床实践支撑的对焦虑症治则治法新的认识;
本书分基础、诊断、治疗、预防与护理共四篇,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角度,系统地介绍湿疹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几种特殊类型湿疹的预防与护理,并详细地对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方案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