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是 真气运行法 创立人、甘肃中医学院教授李少波在101岁高龄之时,亲自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贾海忠等弟子传授 真气运行法 及临床治病绝技。 当时百岁高龄的李少波先生,非常高兴地每天拿出3小时毫无保留地给弟子们讲解示范。《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即是本次讲解的忠实记录。 本书稿由李少波先生亲自进行了全面审定。 李少波教授兼通儒、释、道、医、武。关于医,李教授兼通中西医。《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为李少波教授中医学术、中医临床与中医养生的集大成之著。 《李少波真气运行针灸推拿实践》分为:真气运行原理、真气运行静功体验方法、真气运行法临床观察、真气运行针灸实践、真气运行小儿推拿法、真气运行点穴实践指导、真气运行吐纳实践,并附录40例患
编者整理了著名针灸专家杨甲三教授的取穴方法??“三边、三间”取穴法,配以400余幅清晰的图片对穴位进行准确地定位与描述,使读者能直观、形象地学习杨教授的取穴经验并运用于临床,重点介绍了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等近400个穴位的取穴方法。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针灸穴位的特异性、穴位操作提示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针灸穴位图谱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读者更直观、更准确地掌握取穴部位和要领。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分册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本书是再版,全书内容除绪言外,共分四部分,共19 章:分别为针灸理论、《灵枢?经脉》篇病候与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及临床医案,另附醒脑开窍针法图片。全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针灸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和治疗等内容。全书分为绪言,包括针灸学发展简史、针灸学术的对外传播、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篇经络腧穴,包括经络总论、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具体介绍经络腧穴的相关知识;中篇,刺灸法,包括刺灸法总论和各论,具体介绍刺灸法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下篇总论,包括针灸治疗总论和各论,具体介绍针灸治疗作用、原则、针灸临床诊治特点、针灸配穴处方和内科、妇儿科、皮外科、五官科、急症和其他疾病的治疗;附篇参考资料,包括针灸现代研究概况、古代人体部位释义、子午流注、灵龟飞腾八法、针灸歌赋选
《石学敏实用中医针灸学》是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丛书上之一。本书总结了石学敏院士40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是一部反映当代针灸特色的大型针灸学专著。本书涉及针灸学的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及治疗学等内容。全书共分三部分,绪言中主要介绍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部分为经络与腧穴理论,第二部分为刺灸法,第三部分为疾病各论。本书既有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又有当代针灸临床的发挥,是一部内容丰富,具有系统性、学术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针灸专著。 石学敏院士是著名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石学敏院士从医40年来,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继承、发展、弘扬以针灸为主的中国传统医学,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取得了显著疗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他扩展了中医对脑府和脑神的认识,不仅在中风病
本书是一部临床使用性较强的现代针灸单穴疗法专著。全书共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篇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王氏平衡针疗法的作用机制,中篇是穴位部分,介绍了作者常用的特效穴位的名称、定位及取穴原则等,下篇是临床部分,重点介绍了平衡针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既有中医临证发微,对针灸方法和穴位功效进行新探讨。
《新针灸学》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同志的临床遗作,书中系统地总结、整理了祖国传统针灸医学知识,是第一部融入神经学理论来阐明针灸治病的科学原理的中医学著作,也是为数不多的得到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题词、作序的中医学著作,被称为我国现代针灸医学的经典。 全书共七篇。第一篇为绪论;第二篇针灸治疗原理,主要介绍针灸治疗原理,刺激手法、部位、时机三个针灸治疗的关键问题等;第三篇针灸术,介绍腧穴总论、针术灸术等;第四篇孔穴,分部介绍十四经经穴;第五篇简易取穴法,总结介绍身体各部位的简便取穴法;第六篇治疗,分别介绍传染性疾病、内科疾、神经精神科疾等十多类疾病的治疗方法;第七编医案选录,精选展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胃肠炎、三叉神经痛等二十八种疾病的详细医案。书中附中国古代十四经经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重点论述浮针再灌注活动的定义、原理、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各论部分具体介绍临床常用的四十块肌肉的解剖、功能、体表标志、患肌特征及相关症状,再灌注活动的设计思路与具体操作,采用少量文字介绍,大量图片显示,二维码扫码视频的立体表现形式。本书大量采用图片、视频,从肌肉的解剖、功能、体表标志,再灌注活动,直观的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容易、更快速的学习、记忆、应用再灌注活动。该书作为为浮针教学的主要辅助用书,可以使众多的浮针从业者、浮针爱好者,以及针灸、康复、中医、骨伤等专业人士受益。
本书是《针灸秘验??50年针灸临证实录》的第2版。 作者是我国知名针灸专家。本书为作者50年行医经验的全面、系统的总结。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对作者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色进行了提炼;二是将110个病症中经反复验证有效并进行规范的针灸处方向读者公开;三是介绍了235例在国内外行医所记录的针灸案例。本书的特点为:第一,重在真实,全书所列效方验案无一不是来自作者实践,且因针灸临床具有一定风险性,作者也介绍了亲历的多例失误,成功与教训并存;第二,突出特色,用占本书2/5以上的篇幅展示了作者在眼病,特别是在难治性眼病针灸的独特经验,为同行所罕见。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通元针法的专著。通元针法是我国著名针灸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指导老师赖新生教授所创,是赖教授从事针灸临床 40多年的躬耕实践,经验积累,科学研究,探索未知的一种总结与尝试。这一疗法问世以来,以其新颖的配穴理论、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传统针灸理法方穴术体系的新模式。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通元针法的组方原理与特点,阐述了通元针法的理法方穴辨证施治体系,也包含通元针法的刺灸补泻运用及医论;下篇以通元针法的临床研究为主,对通元针法的实用性、有效性作了科学探讨,并介绍了赖新生教授的治学经验。
该书是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及其团队系统论述针灸三通法理论与临床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详细介绍了三通法理论渊源及基础,下篇为三通法临床应用验案。分为内、皮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科约136种疾病,其中除临床常见病外,不乏临床多种疑难杂症。每种疾病都有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治疗及按语分析,重点介绍贺普仁教授临床取穴原则及方法。
田合禄 五运六气系列图书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田合禄亲笔撰写。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田合禄学术观点多有创新,为五运六气学术的代表性人物。其 五运六气系列图书 从中医学各种角度,对伤寒、金匮、内经、易经
广东省名中医黄建业先生,1965年广州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毕业,从事中医临床五十余年。其父是广东罗定名中医,他从小受到医学薰陶,在学医期间,逢星期天,常与黎泽泉、刘录邦、肖鑫和等同学,到我父,岭南针灸名医,原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教研组老师韩绍康家中学习针灸和中医内科。当时我也随父学医,常与他共同探讨中医学中的疑难问题。毕业后,先后在南丰医院与封开中医院业医,并为封开中医院副院长,直至退休。他承传了 韩氏一针候气法 ,熟练运用针灸、中医药辨证论治诊病,治愈了许多常见病和不少疑难病证,其医德、医风和医术深受群众称赞。 1992年8月,联邦德国(现德国)国际中医学会主席Prof.Dr.C.H.Hempen(韩鹏教授)曾到封开与他学术交流。他先后到美国、马来西亚、德国、香港讲学和学术交流,并多次被邀请回到广州
本挂图绘制了董氏奇穴与经穴在人体的详细位置,采用奇穴与经穴左右对照的形式,且对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的穴位单独绘图。董氏奇穴虽不像十二经络之循环不断,相接无端,但亦有一定脉络可寻,本挂图设计简洁明快,便于读者查找穴位。同时,董氏奇穴穴位的分布,在功效方面和十二经穴亦有一定的联系,本挂图配有说明书,对董氏奇穴的定位、主治及针法也进行了介绍,力图简单实用。 本挂图分为三个独立挂图,不易混淆,方便系统学习,且尺寸大,穴位清晰、准确,易于取穴。说明书中的解释说明文字基于临床,疗效肯定。
针灸医案集中体现了医家的辨证论冶、处方用穴、操作手法以及学术思想,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然其散布于众多书籍之中,不利于学习,影响了针灸学术思想的传承。殷振瑾编写的《针灸名家取穴验案精讲》精选了历代名家取用腧穴的典型医案近一百五十例,并逐一添加医家简介及按语。医案的编排按照十四经腧穴的顺序,将腧穴的学习放在典型医案的特定环境中,便于学习者深入理解腧穴的功能主治、操作方法、配穴方法等,进而领会各家的用穴经验及学术思想之精粹。
梁宜主编的《方剑乔痛证针灸治疗精要》汇集了方剑乔先生三十余载针灸临床镇痛经验,并搜集了临床典型病例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经验漫谈、辨证施治两篇。经验漫谈篇主要汇集了方剑乔先生的针灸治痛学术思想。从疼痛的病症认识、病因认识、病理病机、分类认识和评价体系来全面认识疼痛;从针灸镇痛特点和规律、针灸临床三维诊治体系、针灸镇痛 双程观 和选穴规律等方面论述针灸镇痛治疗;从各式针灸镇痛疗法、电针疗法以及古典刺法角度探讨针灸疗法的临床镇痛价值。辨证施治篇从偏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带状疱疹后遗痛等30个典型病种入手,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方师临床针灸治疗痛证的临证经验和诊治特色。 本书适合广大中医药院校师生、针灸科医师阅读参考。
著名 病根穴埋线 创始人是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陆健医生。他在60年代*次提出 病根穴 埋线和 长效针感 理论,发明*支埋线针具,获14项国家专利。受到国内医学界的重视和肯定。针灸界大师陈汉平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王雪苔秘书长都发表文章表示赞赏。本书作者2000年拜陆健为师,成为他的亲授弟子,并与陆健在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培训病根穴埋线,办培训班200多期,培养学员5000余人。 2011年陆健因病去世,作者成为病根穴埋线的传承人、主讲人。在近20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继承发展了病根穴埋线,推陈出新发展了病根秘穴埋线针疗技术,因组合简单,快速精准有效,深受埋线医生的喜爱和欢迎。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是介绍埋线疗法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穴位埋线与病根埋线的区别、特点及治疗原理和作用等,针具和肠线的操作指南,埋线进针层次解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