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分册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本书是再版,全书内容除绪言外,共分四部分,共19 章:分别为针灸理论、《灵枢?经脉》篇病候与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及临床医案,另附醒脑开窍针法图片。全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针灸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薰灼等方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传统知识与实践。为了满足针灸教学,促进针灸学术交流,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扩大针灸传播,推动针灸规范化、现代化、化,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针灸学者的建议下,中国中医科学院程莘农传承工作室组成专家团队对《中国针灸学》进行了修订。1.对位的定位和命名,按照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针灸经定位》标准,进行了修订和统一。2.关于腧的部位和主治,增加解剖学描述,腧的主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主治(GB/T30233-2013)》进行表述。3.对于针灸用具的选择,增加了针灸针消毒技术章节和不同针具的介绍,包括2
本书在张缙教授及其团队近60年有关《针灸大成》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的基础上,汇集了 有关研究论文,涵盖研究专论、现代整理和论文选辑三部分,考证和分析了《针灸大成》的作者、目录、版本、学术思想和临床价值等。书中对张缙教授潜心几十年辑录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进行了全文收录,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亦为深入研究《针灸大成》提供参考。本书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针灸大成》现代研究成果,可供中医院校师生、科研人员、临床工作者和中医、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通元针法的专著。通元针法是我国 针灸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指导老师赖新生教授所创,是赖教授从事针灸临床 40多年的躬耕实践,经验积累,科学研究,探索未知的一种总结与尝试。这一疗法问世以来,以其新颖的配穴理论、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传统针灸理法方穴术体系的新模式。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通元针法的组方原理与特点,阐述了通元针法的理法方穴辨证施治体系,也包含通元针法的刺灸补泻运用及医论;下篇以通元针法的临床研究为主,对通元针法的实用性、有效性作了科学探讨,并介绍了赖新生教授的治学经验。
本书作者长期精研践行董氏奇穴,深有体会,结合他人经验,全面细致地讲解了董氏奇穴的穴位及董氏针灸确有疗效的疾病治疗方案,且穴位附以彩色真人图谱,内容全面翔实,图片清晰直观。本书适合董氏针灸研究者、广大针
本书在张缙教授及其团队近60年有关《针灸大成》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的基础上,汇集了 有关研究论文,涵盖研究专论、现代整理和论文选辑三部分,考证和分析了《针灸大成》的作者、目录、版本、学术思想和临床价值等。书中对张缙教授潜心几十年辑录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进行了全文收录,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亦为深入研究《针灸大成》提供参考。本书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针灸大成》现代研究成果,可供中医院校师生、科研人员、临床工作者和中医、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自2011年 出版以来累计印刷21次,深受读者欢迎。经过近10余年的探索与检验,浮针疗法逐步走向成熟,经过肌筋膜触发点理论、患肌理论、气血新论、肌肉学的发展,浮针已成为践行肌肉学的重要载体。本次对《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进行修订,重新撰述浮针疗法的概念、临床规律、作用机制,系统介绍头面部病痛、颈肩部病痛、胸背部病痛、腰骶部病痛、上肢部病痛、下肢部病痛及内科病痛等的浮针诊疗要点,并配以操作演示视频,以期为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针灸学(第2版)(精)》(主编孙国杰)系《中医药学 丛书》之一,编写内容体现“全、新、高,精”的要求,在《针灸学》( 版)的基础上,《针灸学(第2版)(精)》对当前针灸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方面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部融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针灸学著作,对针灸教学,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丛书系大型针灸学术资料类编性著作,由石学敏院士、王旭东教授领衔全国中医文献专家共同整理。全书共分9卷,分别为:经典卷、骨度卷、通论卷、经络卷、腧穴卷、针法卷、灸法卷、临证卷、综合卷,收载针灸类古籍较
2010年“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有183个 或地区在使用针灸,中医针灸的普及率日益提高,逐步走向世界,已成为“世界针灸”。为让 多的 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医针灸,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领衔主编了本书。本书以图片为主,采取多种(中文、英文、法文 俄文 西班牙 、阿拉伯语 6语种)文字,从不同的视角和专题,展示中医针灸的早期历史、经络腧穴、诊疗技术、养生保健及现代发展,让世界各国人民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中医针灸的奥妙,促进中医针灸的 传播,让中国传统的医学智慧 多造福现代人类社会。
本书为汉法对照的针灸学教材, 翻译自《(英汉对照)实用中医文库》之《中国针灸》,既可作为医学生学习中医的教材,也可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丰富而实用的临床参考信息。双语对照的形式有助于在海外推广传统医学,适合相关专业的中外医师阅读。1)汉法对照:方便懂2门语言的中医爱好者对照原文充分理解著作,特别是关键的术语、穴名,可以随时参考原文。2)内容全面、简洁清晰:覆盖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治疗,并包括头针耳针;腧穴介绍部分选取临床常用穴位,选穴精当,压缩了全书的篇幅,简洁明了。可做针灸教材用于培训教育与临床实用手册。3)目标读者广:拟做简装版,阅读方便,特色上与本社已出版的其他法文针灸著作差异化定位与定价,覆盖 多读者。
刘振寰主编的《实用儿童针灸学图谱(中英文对照)(精)》 章主要记述了儿童针灸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对儿童体质的特点、儿童针灸选穴的特点以及针灸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儿童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作用。第三章介绍了毫针刺法、灸法、头针疗法、穴位注射、耳针及耳穴贴压、点刺放血、穴位埋线、穴位贴敷、激光针灸等常用的方法。 此书引用的古籍医著,务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作者拍摄了大量临床针灸操作图片及实物照片,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儿童针灸的操作方法,犹如专家在身边手把手地教给你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排版,以求为中外有志于儿童针灸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教学的同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本书为中英文对照编写,填补了 外儿童针灸学著作的空白,而 上尚未见中英文
杜元灏主编的《循证针灸治疗学》系 外循证针灸治疗研究专著。 循证针灸治疗学,是循证医学体系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是在循证医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下,以当前 佳证据为基础,规范针灸疗法的选用,向临床提供 有效的针灸治疗方面的证据,提供 有利的针灸治疗效能以及成本一效果分析等信息的一门临床学科。本书引用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针灸适宜病症研究”的 成果,选择目前针灸临床证据级别较高的74种病症作为示范,在针灸临床证据的荟萃中遵循循证医学的方法,广泛涉猎 外论证级别较高的临床证据,资料翔实,方案明确,对中医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