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式国针灸穴名解》内容从督脉开始到肝经止,对十四经三百六十个穴位的命名进行了解释,并对各穴位的作用和证治也做了说明。《高式国针灸穴名解》综合古代各方面知识,揣度古人对腧穴命名时的构思而撰成。穴名解释有的根据典籍记载,有的根据局部解剖特征,有的根据深部脏腑,有的根据腧穴效用特点,也有的根据经脉所属或与附 经脉的关系,还有的根据养生家的体会等。作者综合了古代各方面知识,揣度古人对腧穴命名时的构思,尽量准确表达古人之意愿。作者在全书的行文中使用了古典词章,文字十分精炼。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理解,作者又把现代人的认识和自己在临床中的体会,巧妙地结合进去。全书内容丰富,说理性强,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五行针灸简明手册》旨在把“五行针灸”这一特殊针法介绍给大家,使人们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书中的一些病案,认识五行针灸的极大益处,继而愿意体验五行针灸,造福于自身健康。“五行针灸”帮助人体恢复平衡,不仅能治疗生理上的症状如头痛、腰痛等,还能调整心理问题,可治疗抑郁症或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各种精神压力,五行针灸因此成为当今治疗多种复杂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
《谢锡亮灸法医案》介绍了著名老中医谢锡亮教授数十年来用直接灸法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多种疑难病的独特经验以及直接灸法的操作要领和技巧。全书共分五章,第一、二章简要介绍灸法基本知识,第三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直接灸法治疗医案,第四章为免疫性疾病医案,第五章为其他疑难病医案。这些医案是运用灸法临床实践的真实记录,是传统医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生动范例,也是学习灸法的可靠借鉴。本书内容简明实用,通俗易懂,所述方法便于掌握,医案记载翔实,疗效确切,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也适合肝炎、风湿免疫性疾病及疑难病患者阅读。
颊针疗法是指在人体面颊部的特定穴位上针灸或按压、磁疗、激光等治病保健的方法,是针灸的新技术。颊针理论来自全息论,在面颊部存在着反映人体各部位的缩影。本挂图是通过对颊针的穴位解剖定位的展示,方便作者记忆学习颊针穴位的主治功能、取穴原则、操作方法以及作用机制,发现该疗法对某些病症的疗效。
周立群主编的这本《王岱针灸临床十二讲》是当代 针灸学家王岱临证五十余年的心得经验总结。 内容包括针灸疗法在医疗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针灸辨证论治的程序与思维方法,穴位性能和针刺手法的临床研究,“跳动穴”的临床应用,古代针刺二十六种,特定穴的应用特点与规律,如何提高耳穴诊治水平,“四关”穴的临床应用,针灸止痛的治则与技巧,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思考和对策,常用百穴临床应用,针灸治疗骨伤病、皮肤病、小儿病、妇人病和老人病的经验介绍十二讲。尤其是王岱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跳动穴”手法对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疗效显著,在针灸界影响较大。 每讲后附编者按语,提纲挈领,阐明特点,有助于读者领会。 本书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路、有方法,内容丰富,叙述简明,语言流畅,切
俞云教授从事西医、中医、针灸医疗工作近50年,特别是在研究中医切脉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和治疗癌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切脉针灸是俞云教授通过遍访有切脉经验的医家,依据《内经》针灸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而研究出的治疗方法。特点是:切脉指导辨证,切脉指导针刺取穴,切脉指导针刺手法,切脉指导针刺补泻,切脉判断针灸疗效。同时,切脉可以克服针灸的盲目性,解决针灸疲劳现象,提高了治疗疑难杂症的效果。切脉针灸安全微痛,金针银针搭配治疗,创新补泻法,临床应用屡获奇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治病效果,尤其是治疗肿瘤、痛症等重病、疑难病、慢性病,常有针入病减的奇效。 《切脉针灸(黄帝内经针法)》理论联系实际,与临床紧密结合,列举了较多的临床案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操作简便,高效快捷,《切脉
本书首先详细阐述四部脉法(人迎脉、寸口脉、冲阳脉、太溪脉)、金银针、针刺顺序、切脉针灸穴组命名规律、取穴方法(附有75穴取穴法)、进针手法等相关知识,然后详解切脉针灸穴组70余组,分整体上下阴阳调整取穴、辨病取穴、对症取穴三部分论述,每一穴组均写明作用、主治病证;每穴均配有插图,全书共计150余幅。全书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方便记忆和临床运用,适合切脉针灸初学者随时翻阅学习,对临床带教也有很大帮助。
岐黄针疗法是陈振虎教授在临床中不断实践思考,在钻研《内经?灵枢》的过程中逐渐创立的:首先是针具的革新,在灵枢九针的基础上发明了岐黄针,具有创伤极小、效果显著的特点;其次是操作手法的创新,在灵枢“五刺法”的实践中,选用“输刺”、“合谷刺”相结合的复合刺法,刺激虽轻但针感到位,临床效果良好。其针具已获得 发明专利。本书主要分8个章节详细介绍岐黄针疗法,主要分针具的发展简史、经筋概述、内经五刺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岐黄针疗法介绍、常用的腧穴定位功能及主治、岐黄针操作技巧及临床注意事项、配穴处方、常见病的岐黄针治疗。
由杨涛主编的《仁心圣手田从豁/北京针灸名家丛书》从5个方面介绍了田从豁教授的学术思想。①医家小传:介绍了田氏的学习经历及其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②谈针论灸:记载了田氏20世纪80年代起珍藏的教学讲稿及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③针林撷英:记载了田氏对27部针灸古医籍的研究概要,同时选取了他对,古籍中25种疾病针灸病案的点评。④医案精选:记录了田氏28种疾病的48个临床医案,附病案分析,从中可窥田氏的针灸用药特点。⑤薪火传承:收集了他亲,传弟子及再传弟子发表的文章或学术论文共12篇,是其学术思想的延续。
《针灸治痛》汇集了古代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痛”的经验。结合国医大师贺普仁70余年的临床实践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疼痛理论的沿革,疼痛的病因、病机、症状的辨证及针灸治疗。书中详尽具体地介绍了临床常见痛症的治疗方法,书后附有“治痛腧穴一览表”,并增加了近些年来的新资料、科研新成果,使全书内容更加全面、充实。 《针灸治痛》可供临床针灸医师、针灸爱好者使用,亦可为针灸工作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切脉针灸治癌》首先概说切脉针灸治癌的探索过程及相关理论知识,接着阐述针灸、脉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切脉、针灸二者的结合点,最后从癌症的临床诊断、切脉针灸治疗癌症的常见配穴应用、治癌的特殊针法、针灸治癌与中草药的配合应用等方面予以阐述,并结合具体病案,充分展示切脉针灸治癌的临床疗效。
郭长青、郭妍、张伟主编的《针灸组合穴速查(超值彩图版)》为《中医速查宝典系列》丛书之一,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专家、教授联袂根据多年的针灸教学实践与临床实践,精心撰写而成。组合穴是由作用相同或相似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组成的穴组,穴组中各穴相互配合,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可提高疗效。本书重点描述了56组合穴的穴组主治、标准定位、取穴技巧、穴位解剖、毫针剌法,并配以精美的体表图和解剖图,读者可按图准确取穴,便于组合穴的临床应用。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针灸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外国留学生及针灸爱好者参考使用。
《针灸养生秘本三种/三三医书》包括《备急灸法》《摄养枕中方》《推篷寤语》等三部著作,阐述了针灸救急和养生延寿之说。 《备急灸法》介绍诸发、肠痈、溺水、自缢、蛇咬伤等二十余种急症灸治方,并有简明图说。附有《骑竹马灸法》以治痈疽,《竹阁经验备急要方》治疗头风、头痛、便毒、烫火伤等。《摄养枕中方》从衣、食、住、行、起居习惯、按摩导引及行气、意守等方面阐述养生善性之方法。《推篷寤语》原书内容驳杂,涉及兵、游、书画、佛、医、卜等,遭毁后,由王兰远将养生、医药者摘出。 三部著作中, 部论述了灸治急症,后两部则为修身养性之论,指示了养生之迷津。
梁立武、孙申田、徐继信、卢俊卿编著的《一针灵(常见疾病单穴一针疗法)》以普及、实用为目的,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治法简明,便于学用,适用于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全书共收录近200种临床常见病症。 本书采用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病名相辅相成,便于学习。强调治法简明、有效,选择的治法都经广大医务人员临床验证,并且多数治法经过编者长期临床应用,疗效确切。每法仅取一穴,一穴即效,多取十四经穴、奇穴,也有阿是穴。重点介绍治疗方法,使读者会其法、知其用,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由谢锡亮编著的《谢锡亮灸法医案》介绍了 老中医谢锡亮教 授数十年来用直接灸法治疗乙型病毒 性肝炎、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多种疑难病的独特经验以及直接灸法的操作要领和技巧。全书共分五章, 、二章简要介绍灸法基本知识,第三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直接灸法治疗医案,第四章为免疫性疾病医案,第五章为其他疑难病医案。这些医案是运用灸法临床实践的真实记录,是传统医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生动范例,也是学习灸法的可靠借鉴。《谢锡亮灸法医案》内容简明实用,通俗易懂,所述方法便于掌握,医案记载翔实,疗效确切,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也适合肝炎、风湿免疫性疾病及疑难病患者阅读。
杨长森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师,现代针灸高等教育的开创者之一。 长期致力于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在针灸学界享有盛誉。 《杨长森针灸学讲稿》记录了杨长森老师讲授针灸学的课堂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杨老师对针灸学基础理论的深入思考、研究成果和对针灸临床应用的经验心得,体现了杨老师对针灸理论和实践的娴熟驾驭和一以贯通。 讲稿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操作和临床治疗四大部分。其中,对于经络理论,主要突出经脉循行与病候的相关性,腧穴理论主要突出定位和取穴的一致性,刺灸操作理论主要突出临床实用性,临床治疗主要突出辨证思维和针灸临床辨证治疗模式。讲稿体现了杨长森教授对针灸之理、之法、之道的领悟,对针灸后学颇具启迪。 《杨长森针灸学讲稿》适用于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为明末广仁集刊本影印,原书板框高二一四毫米,宽一三七毫米。本书为针灸歌赋专集,全书未分章卷。辑者将《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针灸名著中的《百症赋》 《标幽赋》《席弘赋》《金针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等六首流传己久的针灸名赋,集于一册。内容涉及经络、腧穴、特定穴、针法、灸法.刺法、得气、失气、候气、子午流注、补泻、禁灸、禁针、临床病证的针灸辨证论治、配方取穴等,列举具体临床病证与具体针灸穴位和方法,对针灸学术和临床中的重要问题,均又论及。反映了针灸治疗的特点,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深受针灸临床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的欢迎。所载各赋,通俗实用,诵之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尤宜于初学针灸者和针灸爱好者。
本书为明末广仁集刊本影印,原书板框高二一四毫米,宽一三七毫米。本书为针灸歌赋专集,全书未分章卷。辑者将《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针灸名著中的《百症赋》 《标幽赋》《席弘赋》《金针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等六首流传己久的针灸名赋,集于一册。内容涉及经络、腧穴、特定穴、针法、灸法.刺法、得气、失气、候气、子午流注、补泻、禁灸、禁针、临床病证的针灸辨证论治、配方取穴等,列举具体临床病证与具体针灸穴位和方法,对针灸学术和临床中的重要问题,均又论及。反映了针灸治疗的特点,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深受针灸临床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的欢迎。所载各赋,通俗实用,诵之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尤宜于初学针灸者和针灸爱好者。
《针灸大全》明代医家徐凤编于正统四年(1439)。是一部以介绍针灸资料为主的著述。又名《徐氏针灸大全》《针灸捷法大全》,共6卷。卷一包括针灸经穴、针灸宜忌及治疗歌诀;卷二为《标幽赋》全文及注释;卷三载金针赋及子午流注之法等;卷四有窦文真公八法流注、飞腾八法歌及八法主治的各种病证及所用配穴;卷五载周身折量法、取周身寸法及全身各部十二经穴位置七言诗;卷六为点穴、艾炷、壮数避忌、灸疮保养、要穴取法及经穴别名等。除收录多种针灸文字资料外,亦附有插图。 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三十年(1602)建阳郑氏宗文堂合刊本为底本,以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金陵书林唐翀宇刊本及陈言《杨敬斋针灸全书》为主校本,另有多部 版本作为他校本,考明其文献出处,定其编撰形式,并将全书插图重绘,以简体汉字标识图中文字,为读者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