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对苏派中医的历代名家医籍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市场价值大却未曾刊行的珍稀文献,对其进行校注勘误,按流派不同(吴门医派卷、孟河医派卷、山阳医派卷、金陵医派卷等),分卷编纂出版古籍校勘简体横排本,同时每种古籍写出作者介绍、校记等。本项目代表江苏中医古籍的整理水平,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项目对苏派中医的历代名家医籍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市场价值大却未曾刊行的珍稀文献,对其进行校注勘误,按流派不同(吴门医派卷、孟河医派卷、山阳医派卷、金陵医派卷等),分卷编纂出版古籍校勘简体横排本,同时每种古籍写出作者介绍、校记等。本项目代表江苏中医古籍的整理水平,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项目对苏派中医的历代名家医籍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市场价值大却未曾刊行的珍稀文献,对其进行校注勘误,按流派不同(吴门医派卷、孟河医派卷、山阳医派卷、金陵医派卷等),分卷编纂出版古籍校勘简体横排本,同时每种古籍写出作者介绍、校记等。本项目代表江苏中医古籍的整理水平,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王冰医学全书》集唐代王冰所编著医学论著之大成。王冰是唐中叶著名的医学大家,里籍生平不详,号启玄子,别号王太仆,主要生活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问,曾官至太仆令,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经12载艰辛次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告竣,勒为24卷。其问他又“别撰《玄珠》,以陈其道”。 本书系统整理辑录于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疏注,由于王冰是传承五运六气之学的第一人。故本书还包括了他系统研究运气学说的相关论著,在系统整理辑录其著述的基础上,对其医学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书末附有今人研究王冰的相关论文题录。
此书是由研究伤寒论的名家冉雪峰教导徒弟郭士魁写作,郭老把生前未完成的书稿交待给徒弟翁维良教授,并嘱咐在其已完成手稿的基础上增加注解部分后出版。全国百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翁维良教授带领学生苏庆民、李秋艳
《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 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仲景原著的校注、释义,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本书即是汇集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研究注释等之精华而成,对后世学习应用《伤寒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采用研究经典的传统模式,汇集50余位名家具有代表性的《伤寒论》注解,编撰而成,旨在集诸家所长,借助注释重构经典,为中医多元化的临床应用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撑。本书收集56位历代名家对《
《伤寒论释义与方证比较》是作者二十六年《伤寒论》海外教学、科研和经方用药经验的结晶。与市面上的同类《伤寒论》著作的 区别在于,本书运用整体观的方法对《伤寒论》的条文、脉证、方剂、药物及临床应用进行释义、比较和鉴别,其比较和鉴别的条目达到470多条/项,助力《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以及临床辨证和准确选用经方治疗临床疾病。其九大附录兼具工具书的性质,方便检索、研究和使用。本书的 一章是“中医病案分析方法与技巧”,将部分《伤寒论》条文病案化,并结合病案介绍临床病案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让经典理论服务于 的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文献新考》是中医文献研究大家钱超尘先生集数十年研究之大成之作,以独特的 小学 视角对《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音韵特点、版本源流、历代著名《内经》研究专家等进行考证,涉及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及历史沿革、历史人物成就等多个方面。本书主要有三部分内容:运用 小学 方法围绕《黄帝内经》文本的考据成果,对清儒、近贤相关《黄帝内经》 小学 研究成果的继承与提升,以及对日本、韩国相关《黄帝内经》 小学 研究人物与成果的介绍与评价。本书完善了《黄帝内经》的小学研究体系,将《黄帝内经》的 小学 研究推向了新高度。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遗憾的是该书早已亡佚,其内容散见于《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太平御览》《吴普本草》《名医别录》《千金方》等医籍中,自明代卢复始据以辑复,清代又有5位药物学家再辑复。该书是我国 部药物学典籍,沿用至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版本现状简介:孙星衍《神农本草经》和顾观光《神农本草经》出版简化字横排单行本,森立之《神农本草经》简化字横排单行本,但缺其《考异》2万字,为残缺本,王闿运《神农古本草经》出版繁体字竖排单行本,且附加作者的生平及其成就介绍,已超出原版本内容。卢复《神农本经》、姜国伊《神农本经》《神农本经释》、王闿运《神农古本草经》、森立之《神农本草经》均无简化字横排单行本问世。 《神农本草经版本大全》将上述7
《太平圣惠方》是北宋初王怀隐等奉敕(公元982年)编纂的大型医书.刊行于公元992年。该书虽以各科医方为主,但也包括脉法、药物、针灸等非医方内容.且各类医方前均有病源论说,内容极为丰富。我社曾于1958年首次出版排印本.后屡经重印.促进了该书在当代的流传。为适应当前广大读者的需求,我社再次聘请专家对该书重新整理校勘,出版此校点本。 全书100卷,分1690门,收录医方16 832首。卷1为脉学,汇集北宋以前主要脉学成就。卷2荟萃了前人临证用药、合药等经验。卷3―7列五脏疾病所用诸方;卷8一18述伤寒、时气、热病等外感疾病医方。卷19―93为风证、虚劳、眼、齿、咽喉、口、鼻诸疾,以及中毒、上气、心痛等诸多内、外、妇、儿疾病的诊治方法与医方。卷94―98为服饵、丹药、药酒、食治、补益等养生内容。全书最后两卷为针经、明堂,汇集当时有
《鸡峰普济方》30卷,宋·张锐撰,冯诩、贾兼重校定。今存本为清道光八年(1828)汪士钟翻刻之南宋本,缺第二、第三、第六、第八4卷,另有缺页多处。卷一为医论及炮炙法;卷四至卷二十七为本书的主要内容,介
本书为丛书《郭霭春全集》之卷五。《灵枢经》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全面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摄生等问题,并详叙了脏腑、精、神、气、血、津液的功能和病理
《叶天士医学全书》集清·叶天士所编著医学著作之大成。叶天士、名桂,生于1667年,卒于1746年。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江苏吴县。本书包括《临证指南医案》10卷、《幼科要略》1卷、《温热论》1卷、《种福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病候学专著。全书50卷,计67门类,1379个病候。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
何炳元(1861-1929),字廉臣,号印岩,浙江绍兴县人,清末民初有名医家。何氏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为绍兴名医何秀山。何氏一生精研医术,汇通中西,学验俱丰,著作等身,其*主要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绍派伤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
《沈氏尊生书》是清代有名医家沈金鳌编撰的一部综合性医书。《沈氏尊生书》包括《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谜》、《妇科玉尺》、《要药分剂》凡七种,选用清乾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