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两千年来中医汤液学的基础。目前解读《伤寒论》一般都采取漫谈或者概述的方式来解读。《大医至简 刘希彦解读伤寒论》一书用严谨专业的态度,本着完全尊重原著的立场,逐条逐句解读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汉代经学*的成就是以经解经,完全用经书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来解。本书也继承这一传统,在解读立场上本着严谨的态度,完全尊重医圣立场,绝不引入医圣不涉及的概念。力求将这本经典用现代人的语汇,清晰而准确的传达给今天的读者,为《伤寒论》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
这次修订,较第三版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776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学证据强度,以期客观、准确地体现经方疗效。
本指南遵循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原则与方法,根据临床应用证据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知识,对治疗糖尿病有效的降糖单味中药、复方和中成药进行系统评价、荟萃分析,通过同行专家会议形成共识,确定临床推荐使用的中药功能主治、适应证、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重点在糖尿病治疗的单味药应用方面,按照现代药理成分分类,包括多糖类、生物碱类、皂苷类、黄酮类、萜类、挥发油、多酚类、不饱和脂肪酸类、氨基酸和肽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类,每味药按照性味与归经、功效与主治、主要成分、降糖机制、临床用法进行证据排序,以指导临床应用。本指南是应用现代中医药成果治疗糖尿病的指导性文献。
土方是指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药方。单方是指单味药制剂,是与复方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所谓土单方,是指历代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单味药制剂。在我国,应用单味药物或食物等防病治病的历史悠,疗效确切,深入人心。从古至今,医者都重视和提倡 精方简药 ,民间流传着 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之说。为归纳整理这些珍贵的民间宝库,也为方便广大患者,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本书,以求实现求全致用、造福百姓的目的。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当今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我国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且发病率在30岁以后快速升高。郁仁存教授作为首都国医名师,是早期“西学中”的人员之一,长期致力于肿瘤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丰富,疗效突出。临床中提出了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相结合、祛邪治疗与扶正治疗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阶段治疗与长期维持巩固治疗相结合的肿瘤治疗原则。本书从专病论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及古方应用三方面对郁仁存教授的临证经验进行简要介绍,并由郁仁存教授亲自点评,以更好地体现郁仁存治病思路,促进医学同道的交流学习,推动祖国医学的发展。
本书系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从医60余年的经验选萃,分为“医论选粹”“医话一束”“方药拾遗”“温病述要”“杂病论治”“医案选析”六部分内容,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重视立法、依法疗病的学术特色。全书内容提纲挈领,纵横明晰,引用文献丰富、精当翔实,理法方药赅备。
中国茶疗法是指用一味茶叶组成单方或复方,用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后取其汤汁饮用,以防病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它是以中国传统茶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茶叶防病治病功效的一种新疗法。本书介绍了中国茶疗法的基本内容、优势及特色,阐述了中国茶疗法选择茶树与茶叶的特点,包括对茶树种植的要求、茶叶的采收以及炮制茶叶的方法;阐述了传统中医药对茶叶的性味、归经的理解及其治疗作用;讲解了茶疗的配伍、剂量及疗程;同时,对用水、茶具的选择、冲泡的方法、环境的配合、茶叶的存放,以及饮用茶药时的宜忌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本书多方面的详细阐述,使读者对茶疗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能知茶用茶,达到治病强身的功效。
本书为赵绍琴教授遗著之一,并经由赵绍琴教授之学术继承人彭建中、杨连柱教授整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系统介绍了45种常见内科病症的诊治,包括概述,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论证、治验等内容。下篇精选了赵绍琴教授关于内科病症的14篇医论。
本书系统整理了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潘树和教授临床50余年中积累的关于中药应用的宝贵经验。本书分为总论、各论两篇,总论部分重点阐述了《神农本草经》的重要价值、中药治病机制、临床治病用药原则与思路、药物配伍和煎服方法等;各论部分参照《药品化义》风、湿、寒、气、血等十三门形式,分类展示了笔者关于临床习用的八十余味中药的心得体会,并选附案例,以为补充。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志远先生年已97岁高龄,是我国著名中医学者,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70余年,阅历宏富,被誉为“活字典”,日有所感,夜有所记,文辞畅雅,拔新领异,九百余条,皆系心血结晶,极可珍视,有重要价值。笔记简洁精当,内容包括包括医友经验、先父经验、师长经验、个人经验、古贤经验、个人验方、名家验方、经典探求等,反映了张志远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深富教益。
张志远先生年已97,是我国著名中医学者,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70余年,阅历宏富,被誉为“活字典”,日有所感,夜有所记,文辞畅雅,拔新领异,九百余条,皆系心血结晶,极可珍视,有重要价值。笔记简洁精当,内容包括包括医友经验、先父经验、师长经验、个人经验、古贤经验、个人验方、名家验方、经典探求等,反映了张志远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深富教益。
本书是我市有名的名老中医崔玉衡先生毕生经验的总结。崔老1929年生,祖籍河南长垣县,其家数世业医,父亲是原河南医科大学中医教授崔雨生先生,崔老自幼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熟读四物五经及中医经典读物,稍长,至汴随父行医,后至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深造,得到了当时全国名宿的亲传,医术日益精进。崔老治学严谨,善于总结,行医70余年,在临床、科研、带教等方面均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诊籍、教案、论著等原始资料,为了使名老中医经验得以传承,使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指导,从而惠及广大患者,我们根据长期跟师学习的体会,在崔老的指导下,对崔老70余年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所保存的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经验良方以及所治病证的病案实录进行了整理、分类,编成本书。
本书是中华钩活术创始人魏玉锁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方案路径优化修订而成。本书是钩活术治疗疾病的方案和路径,对临床医师使用钩活术疗法及中医执业医师均有极大的参照价值。
本书是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师尉中民教授课堂实录为底稿,由王彤教授结合跟随其多年临证、讲课体会,执笔整理,以课堂精华实录形式,原版再现了尉中民教授深入浅出、以临床实践解读经典的教学特点,同时附以经典医案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经典。本书适合中医初学者,基层中医师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