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监管从传统经验管理、简单的行政执法,到以科学为决策基础的科学监管,再到信息化时代的智慧监管,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没有像 这样深刻影响着中药监管事务及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相较于以生物医药为基础的药品监管科学,中药监管科学 具复杂性和挑战性。首先,中药监管科学在我国刚刚起步,国外也尚无成熟借鉴和参考,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其次,为将中药自身的复杂性和传统医学理论的先验知识“说清楚、讲明白”,需要引入交叉融合学科的创新思维。第三,需要从战略高度深入思考如何构建以中药监管科学为内核的工具、标准和方法,并推动传统植物药监管的 合作。近年来,通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与重点实验室,我国已在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加快新产品研发上市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此书搜集了中西药物2000多种,分植物、动物、矿物、自然、用药五大类。每种药详列别名、产地、分科、形态、品类、成份、性味,功效、医治、作用、处方、单方、用法、用量、忌及反药等十六项,每类按笔划排列。重视药物之规范,注重实效,详略有别。
本书是我国靠前部当代编撰的以省(区)为标志的地方性本草类全彩图学术著作《桂本草》的第二卷,共收载广西主产道地中药、民族药及常用中草药681种,详细介绍其药用资源、采集加工、药材性状、品质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效、主治病症、临床研究及民间验方等内容,所有药物均配有高清彩色植物生态图、药用部位图、药材性状图及饮片图。书后附药名中文索引、拉丁索引和拼音索引,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广西中草药研究成果集成之作。我国有名药用植物学家、传统医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刘昌孝为本书作序,高度肯定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编撰出版的重要意义。
《透析技师核心课程:血液透析综合基础:第6版》由美国医学教育协会编著
作物连作障碍是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优质安全生产的主要因子。《三七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优质生产技术》是研究三七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优质生产技术的专著。《三七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优质生产技术》系统地介绍了三七连作障碍的形成与病原菌的侵染、自身有毒代谢物的累积、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及养分失衡、环境因子的胁迫、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的关系及生态种植关键技术。《三七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优质生产技术》内容广泛,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研究,从实验室研究、田间试验到示范推广,系统地介绍了三七连作障碍形成的原理、生态种植关键技术及相关研究方法。
癌症化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是癌症治疗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癌症患者往往同时服用几种药物,不仅是为了治疗他们的癌症,而且是为了治疗副作用和其他继发性疾病。伴随用药的数量随年龄增加,药物相互作用对老年患者至关重要。 因此,这些药物可能会有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和重复用药的高风险。这些相互作用的后果范围从抗癌药物失活到严重损伤或患者死亡。 药物遗传学研究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对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们对药物代谢酶和分子靶向基因多态性对肿瘤化疗的影响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 药物遗传学的重点是根据患者的基因谱预测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并进行常规适用的基因检测,为每个患者选择剂量的合适药物。
本书由科技部生物中心牵头,组织并联合全国各中医药高等院校及研究所共同编撰。全书系统回顾了2023年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及突出成绩,从中医药相关政策与部署、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行业产业发展情况、中医药 化、中医药标准和专利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本书重点展示了中医药研究领域的 进展,有利于读者了解中医药行业年度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本书可供相关政府决策部门、中医药院校、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相关研究机构及中医医疗机构阅读,可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也为相关政府决策部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该书关于中医处方部分,笔者由最初在《中医入门》的夹缝中发现其辨证基本观点,接着在《谦斋医学讲稿》行文的括号里撷取辨证思维,在《中医临证备要.附录》里揭开辨证论治的定义、法则、步骤、处方公式等,以此上升为《谦斋中医处方学》。该书“处方模式”,即是根据谦斋早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治疗新律》,笔者加“主证”“方药’’两项,意在方便初学者。此书归纳之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便于记忆,适用临床。在学完中医基础课后,再参阅本书,十分切合实用。凡见到此书的人,均珍置案头,视为处方秘本。可惜该书出版较早,知者不多,故借此机会出版。并附秦伯未《验方类编》l66方、处方医案l03例作参考。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总论介绍矿物药的概念及特点、矿物药普查方法、矿物药分类、矿物药临床使用、中国矿物药分布,以及矿物药加工与炮制等。各论部分详细介绍了153个矿物药的别名、来源、本草考证、原矿物、主产地、蕴藏量、流通量及使用情况、采收加工、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用药警戒或禁忌、贮藏及民族用药情况等。书末附有中国药用矿产分区分布图、药材中文名称索引,以及药材拉丁(英、汉译)名称索引。
本书针对特殊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对中国药用红树资源进行了系统阐述,运用大量的图片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中国红树资源现状、药用价值及开发应用情况,涉及药用红树植物的分类位置、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药材鉴别、生理特性、资源状况、文献记载、药用价值、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栽培技术、资源保护与开发应用等。 本书可作为从事海洋药物、海洋天然产物、药物化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中药资源学等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对于从事药物开发、规划、管理、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制定的政府部门及管理者也有参考价值。
药理学是医学与药学的纽带,与病理学、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是新药发现和评价的核心环节之一,具有新药研发指挥棒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起,《古德曼吉尔曼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已连续出版12版,我国学者也先后多次出版药理学实验方法专著。但现有的专著均为文字描述或图片展示,易造成实验人员按照自己理解开展操作,导致操作不规范,研究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为提升药理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降低因理解偏差导致的实验结果差异,提升药理学实验操作的标准化程度,我们于2016年受中国医学科学院委托立项,开展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影像学教程的出版筹备工作。本书以实验操作视频为主线,分为两部分,部分为技术总论,通过实验场景拍摄,对药理学实验涉及的基本操作进行了系统性展示,并配以文字说明,使读者可直观了解实验细节
本教材首先概述了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的重要性、发展历程、特点、研究对象及中药分析的依据和基本程序,然后通过实例参考,介绍了植物药材中所含的各类成分类型及检测特点,矿物药中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形态分析,并将化学计量学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随后重点介绍了中药中典型的外源性污染物的分析与控制,包括产毒真菌与真菌毒素、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重金属与有害元素、二氧化硫的残留;并首次将真菌毒素、农药和重金属的转移与脱除引入到该书目当中,接着对中药材及饮片科学养护的影响因素、管理规范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后详细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中药质量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数据库,并对其相关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以及常规实验及分析仪器的使用与操作进行了介绍。
纳米药物的发展历程,从 初的探索到如今的广泛应用,每一步都凝聚了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努力。通过纳米技术,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细胞,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副作用,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本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纳米药物的历史、发展与分类,以及研发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本书解读了纳米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分享了临床应用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同时还关注了纳米药物的安全性问题,探讨如何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书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搜集古今文献所记载的防治风湿类疾病的单验方共2086首,分为29节,逐次记录,少有发挥,以保存原方之原貌。对于分类不清或无法分类者,归入最后一节“痹证”之中。 鉴于我国地域广阔,人体强弱不等之原因,书中所标剂量仅供参考,不可拘泥。个别未列出剂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