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系统演化,植物区系地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种群的特征及其动态,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与结构、群落生态、群落动态等,世界植被分布的规律及世界主要植被的环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分布。
本书遵循对事物认识的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当今科学发展的新的高度上,以分子细胞生物学内容充实、改造传统的植物学,综合植物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成果,整体、系统地介绍植物个体、植物界和植物科学的全貌,有机地将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分类和演化等知识融会结合,使学生对当代植物科学有一广泛、全面的基础知识。本书注意从现象和实验推导事物的内涵和基本概念,避免过多的名词术语的堆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植物多样性,植物与环境),共二十四章。
全书分为两篇共13章,*篇介绍种子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包括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第二篇介绍了植物界的系统演化和分类,包括原核藻类、真核藻类、粘菌、真菌、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本名录是上海植物现状全面调查及历史资料收集整理的*成果。为了获得手详细资料,课题组将上海市行政区范围内的17个区县划分为约320个5kmx5km的网格,详细调查每个网格中的植物,重点区域进行多次调查,拍摄所见全部植物的照片,并采集标本,记录生境、群落特征、GPS等基本数据。本研究历时3年,共计野外采集1300余人次,调查样方320余块,采集标本28000余号(所有标本存辰山植物标本馆,CSH),收集历史标本信息18000余条;其中,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分类学课题组野外采集标本500余人次,调查样地170块,采集标本8000余号,遍及上海西部和北部远郊地区;合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采集标本800余人次,调查样地150余块,采集标本20000余号,遍及上海近郊东部和南部地区。课题组获取复旦大学植物标本馆历史标本信息5300余条、上海科技馆植物标本馆标
《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修订版)》收录了秦岭地区蕨类植物17科31种,裸子植物6科15种,被子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97科410种,其彩色照片共718幅。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包含植物学野外实习大纲、植物学野外实习目的、内容和要求以及野外实习注意事项和野外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修订版)》增加了野外实习安全指南部分,关注学生自身安伞,为学生提供野外安全指导=为了加深学生对秦岭的了解,还对秦岭山地的自然概况和植物群落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实习。 《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修订版)》可作为在秦岭地区实习的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植物学实习以及中医中药学院学生药用植物实习的教学参考书,也适合秦岭及周边地区从事植物学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教材围绕 整体植物生理 这一主题,阐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应对环境的机制,内容基本覆盖植物生理学的知识点。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将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以植物生长发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将这些事件串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不同章节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均提示读者参阅该知识点所涉及的章节,使碎片化的知识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书采用中、英文双语编写,英文审校由国际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J.DerekBewley教授担任,保证了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英文表述的精确性。 本书可作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植物生理学双语教材,也可供从事植物生理学相关研究的师生、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为全国高等院校生物、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土壤农化、林学、草业、资源环境、生态等专业学生使用的基本教材。全书共分1篇13章.按照 细胞生理与信号转导植物代谢生理植物生长发育生理植物逆境生理 的框架编排。主要介绍植物细胞的生理基础,基因表达与信号转导。水分生理.植物矿质与氮素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的代谢、运输和分配.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的营养生长和运动,成花和生殖生理,成熟和衰老生理及逆境生理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本教材注重现代植物生理学发展的趋势.理论联系生产实践并考虑相关专业教学的特点,内容翔实,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图文并茂,编排合理。各章前有学习提要,后有提纲挈领的小结和复习思考题,书术附有植物生理学常见汉英名词对照,方便学习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