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定位于武器毁伤效应及其作战运用,希望打通从武器原理到作战运用的知识链路。主要内容包括常规、核和新概念武器等弹药/战斗部及其毁伤效应的相关概念与科学原理,以及毁伤效能评估相关知识等。使读者形成对武器高效毁伤的科学认识,理解毁伤评估的内涵,建立基于毁伤效能评估进行火力筹划的理念,探讨对打击方案进行量化计算的技术途径。
本书系统阐述了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系统攻击目标过程中所要求的红外图像降噪与分割、红外空中弱小运动目标检测、红外运动目标跟踪和红外运动目标关键攻击部位识别等红外成像制导图像处理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涵盖了红外图像应用中涉及的核心内容。全书共8章,包括红外成像制导的概念、多分辨率分析理论、红外成像制导图像降噪和增强、基于模糊理论的红外图像分割、红外弱小运动目标检测、红外运动目标跟踪、红外目标关键攻击部位识别、红外成像制导图像处理的加速技术等内容。
《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与边界层减阻控制》提出基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及其改进方法的激波减阻技术、发展应用于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减阻的自持合成射流控制系统,并开展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精细流场与减阻分析。
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集车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新能源、计算机等领域技术于一体,是未来全电战斗车辆的一种重要动力驱动形式。本书是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是一本理论性较强,而又紧密结合研究工作实践的专著。 本书主要内容有:装甲车辆电传动系统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纵向动力学和转向动力学及其控制,控制理论;混合动力电传动系统内燃机一发电机匹配与控制;驱动电机以及控制;综合冷却系统设计;电传动综合控制与能量管理;动力电池成组应用与管理;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系统仿真与电传动系统试验技术等。全文阐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识易懂。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动车辆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
《空间机器人机械学引论/先进机器人科技译丛》对空间机器人的设计概述较为全面,涉及轮式和非轮式空间探测机器人的机动性理论、机构设计、运动建模及控制方法、驱动和传感、动力系统。书中引用了很多靠前上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机器人机构,根据不同的机构构型建立了其运动模型,给出其运动控制方法,并系统叙述了空间机器人驱动器和传感器原理以及采用不同能量形式的动力系统。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关注的开放性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并开创新领域或解决新问题。 《空间机器人机械学引论/先进机器人科技译丛》适合空间机器人相关课程的学生阅读,对空间机器人的跨学科领域,特别是机械学方面有兴趣的爱好者也能从中受益。
《波武器(电子系统强力毁伤)》(作者多贝金)研 究了信息空间中冲突条件下,无线电电子对抗的理论 基础,阐述了实 力毁伤工作在电磁波段和声波波段上的信息系统所用 装置的设计原理,介绍了 无线电电子对抗所采用的装置和系统设计方案。 《波武器(电子系统强力毁伤)》适用于信息领域 ,不仅对无线电电子对抗领域中的专业人员有益,对 高 校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也同样有益的。
当前军事装备学存在的基本概念认识不统一、研究对象漂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潜力。本书从活动的视角,对军事装备学进行一种尝试性的顶层设计。按照军事装备学“是什么、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如何建设”这样一
系统的终点毁伤能力或效果主要由目标易损性、战斗部及其相对于目标的炸点位置所决定,其中炸点位置是末端弹道、命中精度和引信三者共同控制的结果,于是本书将相关知识作为主体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和精心编排,并结合了作者的科研实践,介绍了 终点毁伤评估的概念、内容、原理与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目标易损性与毁伤机理、战斗部作用原理、引信工作原理、战斗部威力评估与试验以及 终点效能评估, 终形成了 终点毁伤评估的原理与方法。本书为 类专业本科生的相关课程教材编写,也可作为 学科研究生、教师以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作者近年来在高分对地观测卫星任务管理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系统体系架构、需求筹划分析技术、任务规划技术、载荷控制技术、星地监控等,重点构建了高分对地观测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核心技术体系,提出了卫星任务动态管理控制的技术模型;剖析了技术体系中关键技术的内涵、机理和方法;系统归纳了高分对地观测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技术全貌和实现途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的前瞻性。
本书面向飞行器制导领域发展需求,系统论述导弹制导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在简要介绍制导相关定义、制导分类、常用制导方法和制导误差的基础上,对摄动制导和显式制导的基本思想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深入讨论捷联惯性制导和平台惯性制导方案、组成及实现过程,并结合导弹飞行阶段对复合制导、多弹头分导和再入段制导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介绍。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智能测控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智能无人系统导航与制导、 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打击技术等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紧盯联合作战实验发展动向,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联合作战实验研究成果,借鉴美军作战实验近期新进展,总结实践探索成果,重点阐述联合作战实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实验设计、实施、分析等组织流程和
本书以多体动力学、液压系统动力学、故障物理学和可靠性强化试验、参数优化等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输弹系统机电液耦合虚拟样机建模方法、故障仿真方法以及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法和参数优化等问题。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故障分析、系统仿真平台开发及运用、基于虚拟样机的故障仿真方法研究及应用、系统可靠性强化试验设计与仿真以及系统的结构参数优化。 本书在编写中注重建模方法、软件实现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以及经典数字仿真技术与可靠性强化试验、优化设计技术等现代 理念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作为从事装备系统设计研制、可靠性分析的相关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本书对从事惯性/视觉组合导航系统设计及试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惯性自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机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位置姿态测量技术》介绍了机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位置姿态测量相关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内容包括惯性导航基础、机载位置姿态系统(POS)工作原理、初始对准、实时组合估计、高精度离线组合估计方法和机载POS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的应用。 《机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位置姿态测量技术》可以作为惯性导航、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教材,部分内容简化后可以作为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教材,同时可供从事导航、遥感测绘、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