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为系列图书 甘薯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 中的第二册,共分为4章,第1章至第4章以食叶害虫、刺吸害虫及螨类、钻蛀害虫和地下害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36种食叶害虫、19种刺吸及螨类害虫、10种钻蛀害虫和15种类地下虫害,每种虫害详细介绍了分布与危害、为害症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并配以多幅清晰的原色生态照片,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旨在帮助农业技术员和种植户精准识别、科学有效绿色防控甘薯病虫草害,从而实现保产增收、减损增效。
本年鉴较系统地记述了我国有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等贯彻执行情况;有关领导、专家对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论述;本领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综述;简介了相关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名、优、特、新产品;登载了农产品加工业的 外统计资料;记载了相关的 标准、行业标准、专利以及本行业的大事记。本年鉴资料新颖、准确、科学、翔实,内容丰富,可供政府管理部门、协会、学会、中介组织、生产企业、科研教学单位的管理人员、策划人员、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中国农业通史》是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全国农史界权威专家参与研究、编写工作,是一部开创性的大型学术著作。 《中国农业通史》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巨幅画卷!以时代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直纬平,源通流畅,突出了每个阶段农业发展的重点、特征和演变规律,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农业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中国农业通史》共10卷的编辑出版是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从1995年12月开始启动,经数十位农史专家编写,《通史》各卷先后出版。《通史》的出版,为传扬农耕文明,服务 三农 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册是《原始社会卷》,共十章。
`
.
《新鱼病图鉴:第2版》由(日)畑井喜司雄,(日)小川和夫编著
本书介绍了桑树的生物学知识桑树在中国的分布桑树的栽培历史我国历次古桑资源考察的成果古桑资源的分布与生存现状以及详细记录了部分古桑资源生境条件准确地理位置主要形态特征植株生存状况与生长态势等对古桑资源进行了编号和记录除原产地保护外大多已采集穗条繁殖 的植株后保存入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本书是我国古桑资源普查的部分成果有助于跟踪监测与保护古桑资源该书图文并茂可供桑树相关科研人员蚕业技术人员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及古木爱好者等参考
本书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及评估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推广模式和培训模式研发、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管理政策创设以及效果监测与评估等研究成果,反映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本书明确了我国主要农田土壤类型氮素转化特征和保持机理,阐明了主要作物高效利用氮素潜力及其生物学机制,揭示了典型农田肥料氮损失规律及影响机制,提出了作物氮素需求与土壤、肥料供氮时空匹配规律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氮肥绿色增产增效综合调控途径与区域调控模式。
《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3》是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与全国畜牧总站联合编写的工具用书,本书包括生猪篇、蛋鸡篇、肉鸡篇、奶牛篇、肉牛篇、肉羊篇、肉鸭篇,涉及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畜禽品种遗传改良进展、种畜禽场供种情况、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畜禽品种管理等内容。《中国畜禽种业发展报告2022》是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对于总结梳理2021年畜禽种业发展成果,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适合畜禽行业及相关人员阅读。
本书编写组根据10余年的野外调查数据,在承担的省极小种群拯救保护和丽水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查阅植物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版《丽水珍稀濒危植物》一书。此书共收录维管束植物270种,隶属于83科184属,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8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67种(其中14种已晋级为国家二级),被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评估为易危(VU)及以上等级的有119种;被 IUCN红色名录 评估为易危(VU)及以上等级的有30种;列入 CITES附录 的有108种。此书的出版不但摸清了资源本底,还为今后开展就地保护和监测,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和管护,全面系统推动濒危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基础,为有效扩大野外种群规模,保障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群及其生境安全,贡献绵薄之
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与2017年6月1日实施,我国农药管理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的根本性变化。本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农药产品登记、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推广使用和 贸易的管理制度及其历史演变,重点是根据新时代绿色发展对农药行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新变化,分农药登记、农药登记试验及试验单位、农药生产、农药经营、农药使用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农药监督管理的 要求,以及管理部门制定的新政策新办法,有利于指引新农药创制和新产品开发,指导农药科学合理使用,规范农药监督管理,满足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农药学、植物保护、农药化工、农药研发工作者、农药生产企业、农药行业管理人员、植保技术推广人员、农药经营者、种植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