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自古药食同源,是中国名贵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驰名海内外。近年来,假年份和异地陈皮充斥新会市场,严重威胁新会陈皮产业健康发展,严重损害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江门市档案馆(江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联合新会区档案馆、新会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选材新会陈皮编纂特色志书,旨在系统呈现新会陈皮的历史与现状,记录新会大红柑果树、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轨迹和人们的奋斗历程,反映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本书上限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2022年末,从陈皮的生长环境、种植、炮制、产业、价值、品鉴和文化七方面介绍新会陈皮,并附有大事记和陈皮相关保护条例等。图书图文并茂,是目前少有的、成体系地介绍新会陈皮的图书。
本书是在总结作者对江淮区域粮食作物生产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技术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共5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论述了粮食作物光温水资源和水肥药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第三章论述了粮食作物抗逆丰产增效理论与技术;第四章介绍了粮食作物轻简复合种植与周年抗逆丰产增效技术模式;最后一章介绍了粮食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产业融合与固碳减排增效技术模式。
我国耕地土壤类型丰富,但地力水平区域差异巨大,必须因地制宜,协同消减土壤障碍和稳定提升耕地地力,在长期和区域尺度上实现化肥养分的高效利用。本书针对我国主要农区的典型土壤类型,从时空格局、消障促效、培肥增效和模式集成4个层次,评价了地力水平与化肥养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土壤障碍对化肥养分利用的制约机制及其消减原理,阐明了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化肥养分利用的增效机制及其调控措施,构建了“扩增土壤蓄纳养分功能–提升生物养分转化功能”双核驱动的耕地地力综合调控理论与技术模式,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
本书介绍了用于烟草导入系群体构建的377份烟草核心种质基于重测序的特异性位点集(SNP)(野生烟除外)、生物学特性、抗病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表型,其中烤烟资源还介绍了烟叶收缩率和物理特性表型。野生烟资源配有田间单株、花的特征图片和种子、花粉的电镜图片,其他资源配有田间单株叶片、花序的特征图片。 本书图文并茂,集烟草种质资源的特异位点集和表型鉴定于一体,是烟草基因组育种研究的重要工具书,可供烟草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袁隆平全集》是 “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收入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2021年5月逝世前袁隆平院士出版或发表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各类文章以及许多 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书信、科研日记等。全集共分12卷,共计约600万字。《袁隆平全集(第十卷)》收入了袁隆平院士 公开整理出版的教案手稿《作物栽培学讲稿》,包含绪论、湖南气候概况和主要灾害性天气、水稻的生长发育、种植、合理密植原则、早中稻育秧技术、催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早稻田间管理以及一些经济作物田间管理技术等章节。本卷除对原件进行完整扫描收录外,还对原件的内容重新整理编排,并与原件逐一对应,方便读者阅读。同时,全面记录和再现袁隆平院士的教学和科研思想,还原了一个既有深度又温暖、亲切、立体的科学家形象,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中国饲料工业年鉴2022》比较详实地记录了2021年我国饲料工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全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即综合篇、专题篇、地方篇、企业篇、统计资料、大事记。另外,在正文之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领导视察、行业发展、企业采风、政务联络等。综合篇包括2021年发布实施的政策法规等;专题篇包括2021年饲料加工工业概况、主要饲料产品及原料工业情况、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制造工业、饲料工业许可证管理、饲料安全管理、饲料质量监督与检测、科技与推广、饲料工业标准化、饲料工业质量认证;地方篇包括了除香港、澳门、 以外的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饲料工业概况;企业篇包括重点企业经验介绍和企业简介;统计资料包括全国饲料工业统计资料;大事记主要包括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以及各地
“马铃薯百科全书”是一套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全面介绍马铃薯知识的 性工具书。《马铃薯种质资源利用与改良》是“马铃薯百科全书”丛书中的一册,包括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分类与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改良技术和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四部分内容,全方位分层次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的分类基础、分类与演化、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等内容,汇编了马铃薯重要资源性状的评价方法,总结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改良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总结了马铃薯野生种和栽培种以及栽培种资源的利用现状。全书以词条形式全面呈现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所包含的众多知识点,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部全面介绍马铃薯种质资源理论知识、研究现状和进展等方面的科普性读物,也是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的有益参考用书
杂粮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杂粮作物有高粱、谷子、糜子、养麦、燕麦等,2022年全国杂粮种植面积为905.9万hm2,总产量为1971.53万t。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杂粮生长,是我国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 本书主要对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作物与旱作研究团队承担的 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通辽综合试验站、内蒙古杂粮杂豆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高产高生物黄酮荞麦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创新人才团队、适宜机械化生产高粱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团队)、通辽市抗旱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 根据研究内容,本书分为四部分: 部分,高粱;第二部分,谷子、糜子;第三部分,荞麦、燕麦;第四部分,杂豆类
《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学研究》详细介绍了一系列测定茶叶中农药残留的色谱-质谱高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被批准为 AOAC 终官方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性广。全书共7章,分别介绍了茶叶农药多残留基础性研究和分析方法的建立,茶叶残留农药的萃取和净化效率研究,茶叶水化对残留农药提取效率的影响及不确定度评定,茶叶农药残留测定基质效应评价,茶叶农药残留测定方法耐用性评价及误差分析,茶叶陈化样品和污染样品农药降解规律研究,茶叶中653种农药化学污染物高通量分析方法AOAC标准建立。 本书可作为科研单位、质检机构、高等院校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业科技及农药开发等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学教学参考书。
......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我国明代 的科学家、政治家,为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中西文化会通 人”。他一生勤于著述,著译达六十余种,主要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测量法义》、《勾股义》、《九章算法》、《徐氏疱言》、《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徐光启潜心探究农业技术,总结中国历代农学著作和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编著成了《农政全书》这一科学巨著。全书共六十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每门又各分若干子目。此书在徐光启身后经陈子龙主持整理,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行,全书约70万字。石声汉(1907~1971),湖南湘潭人,我国 的农史学家、植物生理
“马铃薯百科全书”是一套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全面介绍马铃薯知识的 性工具书。《马铃薯种质资源利用与改良》是“马铃薯百科全书”丛书中的一册,包括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分类与保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改良技术和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四部分内容,全方位分层次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的分类基础、分类与演化、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等内容,汇编了马铃薯重要资源性状的评价方法,总结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改良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总结了马铃薯野生种和栽培种以及栽培种资源的利用现状。全书以词条形式全面呈现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所包含的众多知识点,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部全面介绍马铃薯种质资源理论知识、研究现状和进展等方面的科普性读物,也是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的有益参考用书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家畜生态养殖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专著。书中系统介绍了生态养殖的概念、相关技术手段、相关应用等内容,探究了畜食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技术体系。通过对生态养殖相关理论知识和当前研究进展的系统归纳梳理,旨在帮助读者深入具体地了解畜禽与环境的关系,学 禽生产环境、区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科学知识。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农学、畜牧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客观记述我国奶业发展历程,2022年卷是反映2021年的奶业生产实际情况,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规划、政策和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为奶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基础和数据支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市场和信息引导,是中国奶业发展的编年史册,也是奶业行业发展的公报, 是奶业从业人士不可多得的一本 工具书。该书共有十一大板块,包括特载、发展综述、行业综述、各省奶业、D20奶业、政策法规、大事记、行业统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