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设施农业集成技术的发展,现代温室已逐渐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并在展示设计上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和方法,为农业的一二三产融合提供 大的价值支撑。 本书结合诸多专家学者多年 外现代农业展示温室考察学习及在全国各地的相关建设实践经验,对现代农业展示温室的类型及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梳理了现代农业展示温室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步骤,重点阐述温室工程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等。 本书可以为设施农业、景观农业、温室建设等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建设施工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管理者提供参考。
该书列举了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制定的管理条例和管理办法,旨在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认识转基因技术,并了解我国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的管理措施,促进公众对转基因的客观评价。这本书通过图文形式,以科普的方式向公众介绍转基因的出现和发展、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帮助读者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于农业从业者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转基因技术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常见问题,为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通草花是一种非常精美的仿真花,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第一到第三章分别介绍了通草花的历史、制作通草花的工具和材料以及通草花制作的基本技法。第四章为通草花的制作教程,结合详细的步骤图和文字讲解,由浅及深地讲解了十几款精美通草花的制作方法,部分复杂案例还配有配套的视频教程,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第五章为通草花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授大家如何将通草花制作成实用的胸针、摆件等,让通草花真正地进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第六章为通草花作品欣赏,为读者呈现更多精美的通草花。阅读完本书,大家也可以运用其中的技巧,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的通草花作品,获得自主创作的成就感。
该书共7章,第1章概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危害作用、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调控机理。第2章介绍了水稻应答高温胁迫相关miRNAs及其靶基因的鉴定、表达验证,展现了水稻籼、粳两个亚种小RNA测序的分析结果。本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成功运用到水稻miRNA的研究领域,为miRNA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数据库信息。第3章从创建miR398前体过表达载体、STTM398突变体入手,论述了水稻miR398响应高温胁迫的功能研究。第4章主要通过RLM-5’RACE技术实现了对水稻miR398与靶基因切割位点的验证,从而阐述miR398及其靶基因的作用机制。第5章、第6章主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从水稻HSP40、GATA基因家族中挖掘耐热基因。第7章从突变体表型、基因表达、生理变化等方面探讨水稻OsBBX22、OsBBX24基因的耐热性功能。
本书是笔者依据主持山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攻关课题《不同电场强度对番茄生长发育效应研究》(课题立项号:2013031101-1)和博士毕业论文《高压电场对高粱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从高压电场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电场处理高粱种子应用研究、电场处理番茄种子应用研究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场生物效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高压电场对高粱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效应、高压电场对番茄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本书以除草剂阿特拉津为研究对象,选择香根草为修复植物,从香根草对淹水土壤及旱地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收和降解、阿特拉津在香根草根际土壤中的降解产物、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对阿特拉津降解的影响、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与阿特拉津降解的关系等角度,明确了香根草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收和去除效果,阐明了环境因子与降解菌和阿特拉津降解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香根草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收和降解机制。 本书对深入认识植物及其关联微生物形成的联合修复在阿特拉津污染修复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香根草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本书的基础资料及研究经验可以为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本书涉及与粮油食品研究与加工相关的细胞生物学基础、植物生物学基础、人体代谢的生理学基础,以及粮油加工涉及的生物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全书系统地介绍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间的连接、细胞通信、细胞周期与细胞寿命;粮油作物的植物学结构、粮油原料的生物学结构、植物激素及其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人体代谢的基础生理学、粮油食品中的营养素、粮油食品的功能性;生物技术的遗传学基础、微生物发酵在粮油加工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在粮油精深加工中的应用。本书内容简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力求向读者展示粮油食品领域涉及的相关生物学基础知识。 本书适合作为粮油食品研究与加工专业的教材,学生通过对交叉学科的学习,能够扩大知识面,触摸前沿学科,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步伐,综合运用所学知
果实具有品种固有的果型、硬度、色泽、风味等特征。果实要完好、洁净、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和外来水分。用于长期贮藏(气调库贮藏)的果实的外观质量应达到该标准体系《采摘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特级”或“一级”标准。
果树省力化高效栽培模式由于具有适合机械化、结果早、丰产早、高品质、高效益的特点,近年来已成为世界各国果树栽培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 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介绍了果树省力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从省力化整地建园、优良品种选择、高光效树形管理、花果高效管理、省力化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对苹果、葡萄、梨、桃、无花果、柑橘等几种广受欢迎的果树进行了详细讲解,以实现美化果园环境、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指导性,可作为果树种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学习技术用书,也可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教材,同时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分绪论、上篇、下篇、结束语四个部分,其中绪论和结束语由罗尼·魏努力博士和宋一青博士撰写,介绍了编写本书的缘起,以及近20年来参与式作物选育种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特点。上篇是来自国外的7个案例研究,对非洲、南美以及南亚、东南亚 的参与式作物选育种案例进行分析。下篇讲述的5个中国案例,主要是对宋一青博士及其团队在西南地区开展社区种子保育、社区种子库建设以及农民参与式选育种的案例进行分析。本书内容 丰富,希望对所有从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参与式作物选种育种以及社区发展的人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浸种催芽方法是寒区大规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寒区水稻生长期短、积温不足的重要手段。本书梳理了气液氧传质理论,基于稻种浸种过程中耗氧和吸水规律构建了浸种水曝气增氧的氧气通量方程,由此对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机理开展了试验分析,创新设计了寒区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装置。本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机理分析;第3章为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性能试验分析;第4章为浸种箱内温度场及微气泡分布仿真分析;第5章为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装置设计;第6章为稻种曝气增氧浸种催芽装置性能试验;第7章为结论与展望。 本书可供从事寒区水稻生产研究和实践的学者、研究人员及农技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乡村振兴——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是“乡村七十载 振兴跨百年系列丛书”的第二册,全书聚焦驴业转型与脱贫攻坚时代主题,用5章共52节的内容,从探寻驴业发展之路、明晰驴业发展之要、聚焦驴业发展之根、夯实驴业发展之基、铸就驴业发展之魂5个方面进行谋篇布局,多维度展现了驴业扶贫的跌宕起伏,客观记录了转型发展时期的生动感人故事,精心描绘了驴圈驴人在服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情怀与担当。
由于橡胶树死皮危害严重,各植胶国都十分重视对橡胶树死皮的研究。多年来,围绕橡胶树死皮发生机制与防治技术,各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团队一直从事橡胶树死皮发生机理解析和死皮防治技术研发工作,在橡胶树死皮发生机制与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鉴于当前橡胶树死皮高发、危害严重,而基层农业管理部门和广大农技人员及胶工对橡胶树死皮缺乏认知和了解,急需一本 图书来系统介绍橡胶树死皮发生及其防治技术。为此,我们在多年从事橡胶树死皮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全书分为三篇,共十章。 篇为橡胶树死皮研究进展,用4个章节( 至四章)系统介绍了橡胶树死皮的概念、类型、危害、 外发生概况及在死皮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第二篇(第五至八章)详细介绍了我国主要植胶区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是指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如茎尖、芽尖、根尖、胚芽、叶片、鳞片等,接种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在无菌的适宜条件下,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使之重新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实用性很强的操作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同时加入了编者对西藏本地区植物材料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实验内容包括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基础实验主要以加强学生对基础操作技能的掌握,综合实验部分具有连贯性, 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