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全面论述我国西部地区特色植物资源黑果枸杞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综合性专著。全书以黑果枸杞地方民族用药为切入点,全面阐述黑果枸杞药用食用历史、种质资源分布、气象及生态影响、生物学及生药学特性、化学与
昆虫化学生态学不仅是昆虫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更是当前国际昆虫学研究领域和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本书写作对象围绕茶树进行,介绍了茶树主要害虫和天敌间的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关系,植物化学语言
《食药用花卉》是《花卉技术大系》六册之一,独立出版的一部技术科普著作。本书精选了116种兼具较高观赏、经济价值的花卉,适用于休闲农业观光农园生产、林下生产、园林景观应用以及家庭盆栽欣赏。内容主要涵盖物
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供依据,人社部2018年开始新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工作,2021年共颁布了38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本汇编按照时间顺序列出2021
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供依据,人社部2018年开始新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工作,2018年共通过2个文件颁布了29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本汇编将这29个标
杂粮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杂粮作物有高粱、谷子、糜子、养麦、燕麦等,2022年全国杂粮种植面积为905.9万hm2,总产量为1971.53万t。通辽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区,属干旱、半干旱
《中国柿地方品种图志/“中国果树地方品种图志”丛书》是对中国柿地方品种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内容重点放在柿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特性和品种资源描述,包括资源调查地点、生境信息、植物学信息和品种评价等。资料完整,翔实,图文并茂,对柿地方品种科研与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内容主要介绍广东省绿肥利用发展历史、绿肥种植经验、绿肥试验研究成果和指导广东省绿肥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广东省在果园、茶园、蔬菜、水产的绿肥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积累了许多接地气可复制的经验。本书将把去的历史经验和现代的试验成果进行一次汇合,将对广东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起到积 指导作用。目前,广东省很多绿肥种植及综合利用的技术资料较为分散,不利于保存和推广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除传统水田种植绿肥外,广东省大多数地方绿肥种植亟待推广。
我国海棠品种众多,海棠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并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海棠谱》三卷,宋陈思撰,收入《宝刻丛编》。此书不见於《宋史·艺文志》,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三卷,与此本合。前有陈思自序,上卷皆录海棠故实,中、下二卷则录唐、宋诸家题咏。而栽种之法,品类之别,仅于上卷中散见四五条。《广群芳谱·海棠》共两卷,即《广群芳谱》卷三十五、三十六。凡《群芳谱》原书存留者冠以“原”字,新增入者冠以“增”字,内容充实。海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较高的地位,诸代皆有名篇佳作咏赞。该书选入《清赏丛书》,有较高的审美、花卉学价值。
葛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葛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本书系统总结了 外葛种质资源研究,全书共8章,主要对种质资源学的相关基本概念、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和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葛属植物的命名与分类,葛属植物的分布、起源与演化,葛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葛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目的和方法,葛种质资源表型和分子标记鉴定评价的研究进展,葛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展和发展方向,国外和 葛产业开发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建议,优异粉葛、野葛、葛麻姆及其他优异葛种质资源进行了简要而系统的论述。 本书可供葛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的科教人员,相关企业、集团研发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涉及科技合作与技术市场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可供立志投身葛种质资源科学事业及葛产业
本书作为科普读物,从病原鉴定着手,用绘制病原形态图、彩照和简单文字表述了丰富的症状特征和治理经验,从加强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理念着眼的手法描绘了观赏植物易发生的病害症状图文互补,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了诊断和预防病害的基本参考内容,即可防治以未然。省去人力物力,保护了环境的洁净,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人工环保生态。全书共有五章,分别是:野外诊断、采集和调查观赏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2种观赏植物病害;其他症状相似且治理方法相同的观赏植物病害;非病害现象及处理;大树移栽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方法;附录常用自配化学药剂及病原索引。 本书可供广大观赏植物生产一线的栽培者、经营者和风景园林院校及保护生物学学院校师生直观了解植物病原特征和病害的症状,并进而掌握诊断和治理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