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广大簕杜鹃爱好者查阅,本书挑选了江门市东湖公园管理所引种、栽培应用的100个优良簕杜鹃品种,介绍江门地区簕杜鹃的品种资源、生产应用以及簕杜鹃的品种来源、形态特征和观赏特色等,并附有江门地区簕杜鹃的品种特征和江门地区栽培应用场景的彩色图片。
本书简要介绍了竹材资源与利用现状、竹材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方向,重点阐述了竹材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硬度、蠕变、疲劳、冲击韧性与断裂韧性等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研究成果,以及其基本原理和通用技术。 本书的出版对促进竹材力学基础理论和测试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竹材大规模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适合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等与林业工程相关的科研人员和企 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针对黄河三角洲滨海中重度盐碱地生态防护林营建困难、质效较低等问题,采用植被恢复生态学和土壤生物工程理论,围绕盐碱地生态防护林生产力提高和功能提升目标,系统开展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生态防护林营建理论及其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土壤-植物系统的水盐交互效应,揭示了地下水水位及其矿化度对柽柳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明确了黄河三角洲主要耐盐植物材料的生长及生理特征,评价了不同防护林林分配置模式的生态效应,研发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防护林的建植技术,构建了以“水体-土壤-生物”为关键配置要素的滨海盐碱地生态防护林营建模式:可为滨海盐碱地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书可供从事林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生态环境管理及区域可持
2016年7月,湖北神农架按照世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Ⅸ)(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物生态过程具有 突出价值。本书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地理、遗产价值及其分布以及保护管理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为遗产地保护、监测、管理、科普宣传等活动提供了科学指导。 本书可供生物学、林学、地理学、自然保护、科普宣传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落叶树木的形态在我国的北方,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变化。春天开花了,夏天长叶了,秋天结果了。而一到冬天,这一切都脱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树枝以及小枝上的冬芽、叶痕、叶迹、残存的枯叶和部分果实果序。这是什么,这就是树木的冬态——冬天的形态。树木种类的识别和鉴定,是林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林业院校的学生和从事林业研究的科技人员的必修课。落叶树木的识别在春、夏、秋三季要相对容易一些,有关的书籍也比较多。而落叶树木冬态的识别就要难上许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很少。不光是一般林业工作人员和学生感到困难,就是有些缺少实践的林业科技人员,在实地、现场也很难识别得很好。在我国北方长达半年之久的冬天里,仍然有很多林业工作者在为祖国的造林事业、园林绿化事业而奔忙。他
本书共分9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云南哀牢山-无量山综合科学研究的成果,包括自然概况、植物和植被、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地质 -地貌特征与特色资源、典型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及脆弱性评价、历史文化景观、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哀牢山 -无量山 公园设立及其对策研究。哀牢山-无量山综合科学研究成果可为全面推进 公园体制建设提供典型案例,为 公园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本书是一部关于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技术、菌种生产技术、规模化栽培技术的专门著作。 系统地介绍了羊肚菌的生物学、物种多样性、生态学、生理学、高产栽培原理,解密了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技术、母种培养技术、营养料袋制作技术、原种和栽培菌种生产的技术,详细介绍了规模化、商业化栽培羊肚菌的工艺操作流程、大田的各种栽培模式和技术,特别介绍了室内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大面积不出菇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书对重要的细节问题都用精美的彩色图片加以详细说明,重要的技术环节都有技术数据参数和详细的设备、材料、原料清单,是广大羊肚菌研究者、栽培者、爱好者的一部实验和生产操作手册。
“中国传统题材造型”第二辑共包括《罗汉①》《罗汉②》《达摩》《神仙》四本专集。 罗汉,是修行得道的高僧,在佛教中的地位次于佛与菩萨。在寺庙的造像中,他们往往在大雄宝殿内,作为陪衬人物环护在佛的两旁。罗汉形象在中国佛教造像中非常普遍,经常出现的是“十大弟子”和“十八罗汉”。徐华铛编著的《中国传统题材造型(第二辑)》以木雕、根雕、彩绘、泥塑、陶瓷、紫砂等工艺形式,用《罗汉①》《罗汉②》两个专集,再现了罗汉的风采。 达摩,是西方禅宗第二十八代祖,亦是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为了在中国创始禅宗,历尽艰辛,矢世不渝。本书撷取了造型艺术家们根据达摩“东渡中国”、“会晤梁帝”、“一苇渡江”、“面壁悟禅”、“只履西归”等典故创制而成的这位异国高僧的一系列形象。 神仙,是中国特有的产物,他寄托空灵,
马尾松是我国松属中分布最广的乡土造林树种,生长快、材质优、适应性强,广泛用于制浆造纸、建筑和松香制取等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林业种质资源丛书:中国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是基于全国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遗传整理,旨在总结30多年来马尾松种质资源搜集保存良种选育研究成果和良种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全书分为三篇11章:上篇概述3章重点阐明马尾松的主要特点与重要价值、树种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历史、种质资源的研究与保育技术;中篇种质资源7章,将种质资源库的资源分为种源选育、优树选育和杂交创新等7种类别,对不同资源的形成、特点、现状与保育价值分别予以论述;下篇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介绍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马尾松良种基地,附经审(认)定的马尾松良种名录。《中国林业种质资源丛
龙岩县扶植自耕农的原始档案主要保存在新罗区档案馆。许多卷宗保留了反映当时扶植自耕农运动实态的 手史料。内容涉及条例规章、人员调动、经费收支、公文移交、登记文书、地权证照、簿册收据等等。档案资料清晰记录扶植自耕农的各个运作环节,深度与广度是以往研究未能涉及的。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和厦门大学历史系受新罗区档案馆的委托,组织人员按照原卷次序选取、扫描、整理、编目这批原始档案,并予以出版公布。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闽西土地档案资料汇编,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历史考证价值。
湿地植物是营造湿地景观和水景的重要材料,它们以优美的姿态、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水缘、岸坡等,使水体生动活泼。当前,国家提出生态大保护战略,湿地植物在生态保护工程中大规模应用,为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作者在长期实践工作中的总结,全书收集200余种适宜应用的湿地植物,图文并茂,内容浅显,是近年来该类出版物中精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并为广大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是一本值得研读好读物,在今天提倡生物物多样性保护今天更显得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