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4年正式建站,已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20多年来,实验站从租用几间平房和试验地,建立普通的校级实验站,逐步发展成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实
《古树名木复壮养护技术和保护管理办法》精编了近年各地新制定的保护法规、养护技术标准,以及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复壮养护实用技术。由于我国古树名木类型、生存环境和生长状况千差万别,以及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各不相同,书中一些技术措施、管理办法难免有局限性,在古树名木保护活动中应结合实际参考应用并创新提升,形成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复壮养护技术措施和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本地、本单位的古树名木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安徽林业与园林病虫图册》共编入林业与园林树木病虫害430种,其中病害165种、害虫265种,共包含图片1000余幅。树木病害篇分为针叶树病害、常绿阔叶树病害(包括竹、棕榈、月季)、阔叶落叶树病害、树
本书介绍了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和关系,旨在揭示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内容涉及不同植被层生物量、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土壤养分情况、森林碳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本书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现状进行了评估,同时探讨了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并且对青海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本书可供生态学、林学、森林管理、微生物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阅读,也可以作为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政策制定等相关部门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南方果树病虫识别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其中包含病害、虫害等,多数都配有原色图片3~5幅,可供识别使用。书后附有南方果树病虫中文和拉丁学名检索表。
为在祁连山区合理恢复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而减少的青海云杉林分布面积,需要通过合理经营青海云杉林,充分发挥其水文调节、木材生产、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本书系统总结和论述青海云杉林的空间分布、物候响应、林分结构(树高、胸径、年龄、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地植被和枯落物层盖度等)、树木生长等植被特征,及其影响下的蒸散组成(冠层截留、林冠蒸腾、林下蒸散等)和林地产水功能,以期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合理保护、科学恢复、优化管理、质量改善和功能提升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适合林学、生态学、生态水文学等专业的广大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
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著的《体验式商业空间(共2册)(精)》从体验出发以系统空间设计打造新型体验式消费氛围,激发商业空间“情感诱惑”以体验的名义,阐述不同类型商业空间的设计重点,一体化的呈现,呼应独特的感官体验,精准促成商业空间价值提升。96个靠前外商业空间项目,汇集餐饮、娱乐、会所、零售、售楼部、银行、新兴业态、大型综合商业8大类型,详细的设计要点解说与VI、SI系统展示,从空间整体到局部的高清图片,促成体验感与空间设计的融合。
王江柱、王勤英、仇贵生主编的《现代落叶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控原色图鉴(精)》在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科研成果及指导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积累的大量原生态素材及创新模式集合而成。本书以全彩的形似,分别详细介绍了苹果、梨树、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猕猴桃、核桃、板栗、柿树、枣树、石榴、草莓、蓝莓、花椒、枸杞等18种落叶果树的700多种病虫害(含病害400多种、害虫300多种)的发生与为害、症状及形态诊断、发病(生)规律、防控技术等全程植保防控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每种病虫害均配以高清图片,全书精选4800多幅高清原色图片相配应(含病害照片3200多幅、虫害照片1600多幅)。另外,本书还精心编绘了300多幅重要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模式图(病害防控图150幅、害虫防控图160多幅),使防控技术措施 加直观、一目了然,这也是病虫
作为从事农业工作多年的农民子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已浸入骨髓.无法割舍。看到《河北植物六十年》这本书,蓦然间回想起在农村劳动时与病虫害作斗争的情形,不禁有些感慨。历史上,蝗虫与旱、涝并列为三大自然灾害,粘虫被称为“神虫”,都被认为是人力无法抵御的天灾,其造成的为害和饥荒令人触目惊心,严重时甚至不亚于战争的破坏力。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植保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成为保障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从编制、人员、装备和设施等几方面综合看,植保机构已成为是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为完善的队伍之一。在防治手段上,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从“人背机子”到“机子背人”的跨跃,各类中小型航空器也开始大显身手,我省大中型自走式施药机械、直升
谨以此书献给尊师贺庆棠先生70华诞! 值此先生70寿辰,众弟子欢聚一堂,共感先生教育之恩,共祝先生健康长寿。数十年间,先生既曾在我国西南艰苦的基层林业机构刻苦工作,也曾远涉欧洲努力奋斗,2年内拿下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博士学位;既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于讲台之上辛勤培育千万学子,也作为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领导长期服务于自己的母校;既潜心学科建设,著书立说,严谨治学,开创我国森林-气象-生态学综合教学之先风,也奋力搏击于科研战线,勇于创新,大力推进森林-气象-生态学的科研创新。即便身离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线,但先生仍无时不关心事业之发展,学生和同志之进步,并努力在二线岗位开展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科技研发、学术交流活动,为人师表,勤于奉献,乃人之楷模。 在专业建设上,先生领导和参与建设了我国
周庄主编的《温州植物志(第3卷)(精)》是近100年来温州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概论、各论、附录三部分:“概论”简要论述温州的自然环境、植物研究简史、植物区系、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等;“各论”按系统记载温州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包括科、属、种的检索表,科、属、种的名称、形态特征、产地与生境及主要用途等,80%以上的种类附有实地拍摄的彩色照片。“各论”记载的野生植物共210科1035属2544种36亚种178变种(不包括存疑种),其中近年发现的新种5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9个、温州分布新记录属29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32个、温州分布新记录种192个。全书共分五卷,除索引外,靠前卷包含概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木麻黄科至蛇菰科,第二卷包含被子
长江等防护林重点工程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拓展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的民心工程,对于发展现代林业,加快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化祖国山河构建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二期成就》以图片形式记录了几大建设工程波澜壮阔的艰苦历程,反映了工程建设的斐然成就,令世人瞩目。
陈祥盛、杨琳、李子忠编写的《中国竹子叶蝉( 精)》共分6个部分。部分全面回顾了竹子叶蝉国 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2部分系统记述了中国竹 子叶 蝉8亚科58属123种,包括10新种1新组合和1种雄 虫首次记述。每个种均有详细的文字描述,包括中文 名、 拉丁学名、原始文献出处、体长、体色斑纹、外形特 征、 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寄主、分布、标本采集记 录等信息,提供了精美的彩色外形特征图及 黑白雄性(部分雌性)外生殖器特征图。新 种还列出其与近似种的区别特征。27种叶 蝉取食竹子系首次报道。第3部分初步报道 了123种叶蝉对竹子的危害情况,提供了39 种叶蝉珍贵的生态照片及其寄主植物照片。第4部分 详细 报道缅甸安小叶蝉的生物学特性,附有卵、若虫、寄 主植 物、危害状等珍贵的生态照片。第5部分初次报道了 吡虫 啉等6种药剂对缅甸安小叶蝉的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