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过鱼设施修建的关键技术和部分案例进行解析,总结出有效的过鱼设施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内容包括过鱼对象分析、水力学参数确定、辅助诱驱鱼技术方案设计,以及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价和运行管理等。本书通过对关键技术的解析和相关案例分析,对过鱼设施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辽宁省水生经济动植物图鉴》共收集产于辽宁省的常见和重要水生经济动植物203种,其中圆口类2种,鱼类118种,贝类45种,甲壳类14种,大型海藻类8种,头足类6种,棘皮类4种,腔肠类2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蜢虫类1种,多毛类1种。该图鉴采用实物拍照,并配有中文正式名称、学名、俗名、英文名、日文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等文字描述。图鉴既反映出其系统的科学描述,又较为浅显易懂,便于使用。图鉴的出版为广大渔业生产、教育、研究、管理、商贸等部门和人员提供了一部全面了解辽宁省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较为直观、准确的参考资料。全书由大连海洋大学姜志强统稿,常亚青审稿。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海水鱼类人工养殖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大部分内容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卵形鲳鲹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部分内容参考了近十几年来外进行的卵形鲳鲹养殖的研究资料,系统地介绍了卵形鲳鲹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人工繁殖、苗种生产技术、疾病防治等内容。全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与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水产养殖业一线需求。适合水产养殖科技人员、基层养殖人员、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使用,也可供各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有关水产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第三届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是由 高等学校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联合授权,大连海洋大学承办,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有限公司 赞助的全国性大学生水族造景比赛。本次大赛共有参赛高校25所,收集参赛作品110件,参赛人数近400人。大赛的各参赛选手利用水草、造景石、沉木、观赏鱼等造景素材,在相应大小的水族箱内造景,以展示水产类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性艺术构思。大赛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不仅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而且为 多有着创新精神的本科生提供了展现自我专业技能和共同交流学习的舞台。 这本常亚青、王伟、王华、韩雨哲主编的《全国大学生第三届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作品赏析》为参赛作品的合集。
鱼类游通道恢复工作的开展 早出现在17世纪,我国则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相关工作,主要是学习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成熟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模仿修建过鱼设施。随着过鱼设施相关内容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水利、水电行业相关标准的编制和实施,我国在过鱼设施的设计、运行、管理、评估等方面都有了较清晰的思路,摆脱了早期模仿国外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本书在系统论述鱼类酒游通道恢复涉及的河流生态学、鱼类行为学、阻隔对鱼类影响和鱼类酒游通道恢复技术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回顾了鱼类洞游通道恢复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流域鱼类酒游通道恢复、高坝和中低坝鱼类酒游通道恢复的典型
近年来,中国水产科学院院东海研究所石建高研究员课题组等团队创新研发了多种渔网新材料及网具系统,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试验、示范或产业化应用,推动了深远海养殖技术进步。 本书对相关渔网材料、网衣工艺、防污损处理、综合性能检验等深远海养殖用渔网材料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由石建高研究员负责撰写并统稿。本书仅为深远海养殖渔网材料技术理论及实践经验的阶段性总结,可供渔业管理部门、科技和 门、企业、个体户、专业人员以及相关协会等阅读参考。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重要的经济大洋性头足类,陈新军、陆化杰、方舟、刘连为、刘必林著的《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成果可为该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头足类学科的内容。本书共分七章:章介绍西南大西洋环境和阿根廷滑柔鱼渔业开发状况;第二章为阿根廷滑柔鱼生物学初步研究;第三章为阿根廷滑柔鱼耳石的微结构及微化学分析;第四章为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外部形态分析;第五章为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关系;第六章为环境对阿根廷滑柔鱼资源补充量的影响;第七章为阿根廷滑柔鱼资源量评估与管理策略。 本书可供海洋生物、水产和渔业研究等专业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及从事相关专业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使用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