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被列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同时也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年轻弱小的寡妇窦娥,被无赖陷害,被昏官屈打成招而判斩。临刑前,窦娥许下三桩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后来三桩誓一一应验,窦娥的冤魂得到昭雪。本书选编了五篇关汉卿杂剧代表作,全本导读注释,是一部适合高中生无障碍阅读的杂剧选本。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淡、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它涉及各类重要人物有数百人,包括帝王、将相、隐士、僧侣等。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言谈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寓言讽世说部前后白蛇全传》,简称《白蛇全传》,其中《前传》四十八回,后传十六回,是民国年间一位托名“梦花馆主”的文人,根据大量的口头传说和书面作品重新编撰的章回小说。作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白娘子传说的基础上,添枝加蔓,横生枝节,从而增添了内容的厚度和情节的趣味,使作品的可读性大为加强。后出的戏曲和现在的影视作品,也多以此本作为蓝本。
《残唐五代史演义》又名《五代残唐》,明代历史演义小说,共八卷六十回。 《残唐五代史演义》题 罗贯中编辑 。但近代的学者们认为,此书不是罗贯中的作品,而是明代后期书商编纂的托名之作,而近几十年的文学史、小说史大多把《残唐五代史演义》归在罗贯中名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浙江杭州人(祖籍山西太原),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残唐五代史演义》主要依据新旧《唐书》、《五代史》,并吸收了民间流传的 说五代史 的故事,敷演成书。小说依据史传,间以虚构,以编年的形式,主要描写了唐末黄巢起义到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这段动荡时期的兴衰历史,展现了唐末和五代时期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唐末天下大乱,梁、唐、晋、汉、周相继产生,从此引发了高老鹞力胜
《太平广记》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至北宋初年的短篇小说总集,其特点主要是‘广’,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书在内;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分类清楚,基本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代表了中国文言小说的主流。以后的短篇白话和南北戏剧都受其影响,有不少出于其中。《太平广记:精选》节选了其中篇章。基本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代表了中国文言小说的主流。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
吴趼人所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自号“九死一生”者的遭遇为主线,历记其二十年来“所遇所见所闻天地间惊听之事”。作者吴研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借主人公之口,概述其二十年中所经历之各色人物:一是蛇虫鼠蚁,二是豺狼虎豹,三是魑魅魍魉,可谓感情激愤,十分沉痛。
《宋词三百首(古典文学全注全译)(精)》以上?村民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为底本,选入各种风格的宋词作品三百余首,全面展示了宋朝的时代特色和生活风貌。 为了便于阅读与理解,编者为每位词作者作了简短的介绍,每首词都有详细的注释、赏析。在此基础上编者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抓住作品特点,力求准确简明,便于读者充分领会宋词。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在中国文学目前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和代表。诗体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创。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楚辞(古典文学全注全译)(精)》每篇均包括题解、注释、译文三部分。译文力求直译,不妄加改动,保持诗歌的原生态,便于读者更清晰地理解诗作的本意。
《纳兰词》是我国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所著的词作合集,主题涉及爱情、亲情、友情、杂感等方面内容,塞外江南、古今风物尽收其中,词风清丽隽秀、幽婉顽艳,颇有南唐后主之风,在中国文学目前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与影响力。 《纳兰词(古典名著本全典藏)(精)》结合原文,辅以注释、评论赏析,为广大读者倾力奉上一代才子笔下中国古典诗词的绝美与情韵。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30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读的通顺、便利,未一一标注版本出处。注释根据原文的结构分别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读者省览。原注作了适当增删,基本上保持原文字风格,之乎者也等虚词适当剔除,增删力求通畅、易懂,避免枝蔓。典实、注引做了力所能及的查证,但因才学有限疏漏可能在所难免。 原书为繁体竖排,现转简体横排。简化按通行规则,但考
庾岭劳人编著的《蜃楼志(插图)》(又名《蜃楼志全传》)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蜃楼志》细腻地描摹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海关口岸的世态人情、政治经济,勾勒出官僚地主阶级队伍中的一部分成员开始向早期商业资产阶级分化过渡的轨迹,尤其是对中国海关经济史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小说由双线展开:一条是以苏吉±为主的描写其读书、经商等城市社会生活的线索,辅以海关逼勒商人小吏的故事;另一条是以姚霍武为首的山林强人的斗争线索,辅以假番僧摩刺海盗劫掠的故事。双线时有分合,以前一条线索为主。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西湖佳话》以西湖名胜为背景,选择了与西湖有密切关系的十六个人物,讲述了十六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大多根据史传、杂记和民间传说写成,意在“西湖得人而题,人亦因西湖而传”。作者自序,小说的写作宗旨是“考之史传之集,征诸老师宿儒,取其迹之最著,事之者而记之”。
东汉故事多取自民间传说,谢诏编时又加许多想象,故与史实相差甚远,而每一回字数仅数百,故事叙述过于简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东汉演义》作者珊城清远道人,深感《西汉》、《东汉》虚实之差,遂本史鉴之法重编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东汉演义》。清远道人之重编本,较之谢诏原本更符合历史,但不足之处是缺乏演义的想象力和文学性,文字大量截取自正史。
《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成书约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于乾隆年间曾被查禁。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抗金为背景,以岳飞及岳家军为主线,贯穿史实,虚实结合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歌颂了岳飞、岳云、牛皋等将士可歌可泣的报国热忱和英雄壮举;揭露了张邦昌、秦桧等权奸屈膝求荣、陷害忠良的罪行和君主的昏庸。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通俗而有风趣,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清末写妓院生活的小说还有多种,像《海上繁华梦》、《》等,过去都流传较广,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清末都市社会腐败的景象。这类狭邪小说的代表作,学者们一致认为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问世的《海上花列传》。上述的几部狭邪小说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较大,但从艺术上讲,这些小说都远不如《海上花列传》。全书笔法自谓从《儒林外史》脱化出来,惟穿插藏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竞接连起十余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随手叙来并无一事完,并无一丝挂漏;阅之觉其背面无文字处尚有许多文字,虽未明明叙出,而可以意会得之。此穿插之法也。劈空而来,使阅者茫然不解其如何缘故,急欲观后文,而后文又舍而叙他事矣;及他事叙毕,再叙明其缘故,而其缘故仍未尽明,直至全体尽露,乃知前文所叙并无半个闲字。此藏闪
《玉支玑》四卷二十回,醉花楼刊本扉页注“烟水山人编次”,而在正文页则题“天花藏主人述”。真实撰著者为何人,实已难考,好在这也并不重要。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笔下塑造了洋洋得意的主角,只能反衬自己在现实中的穷途潦倒,作者无望于现实而求诸于幻想,将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化为笔墨,读者对此不可不取同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