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手写体(增补本)》的手写体是选用日常通用的易写的行书和易识的草书,加以分析后,找出它们组成的基本部分,在熟练基本部分之后,再相互拼合。这样,通过短期的练习,可以提高书写速度。 汉字是由上、左、中、右、下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基本部分运用在不同的部位上,有许多是会有变化的,其应用在笔画越多的字中,会变得越简单,甚至省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书学史研究逐渐步入学科建设的轨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注重史料清理和实证研究,张天弓是先行者。他继承乾嘉以来的朴学传统,运用现代学术的科学方法,首次对先唐书学文献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考辨,涉及篇目一百二十种,并清晰地揭示了先唐数百年书学发展的脉络与流变,为汉唐书学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是张天弓十余年来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国古代书学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张天弓学术风格鲜明独特,在书学史和书法理论批评这两个研究方向上不断开拓新课题,取精用宏,由约返博,注重实证,精益求精,在这特定时代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中是颇为罕见的。《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虽名为断代书学史考辨,但也显现出他理论思维的睿智。
本书在广泛占有战国楚简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书法学、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图像、表格加文字的形式,对楚简书法的笔法系统、结构法则、时代风尚、地域特点和书手的个性风格等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研究,进而阐明楚简书风兴盛的原因及其对秦汉隶书和草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楚地巫、道之风盛行,大篆金文解体加速,促使楚简书法在战国五系文字书法中形成了华藻奇诡、浪漫多姿的独特面貌。本书呈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纠正先秦书法局限于铭刻文字而无墨迹的片面认识,同进也将为楚简书法创造性转换提供鲜活的参考范例和学理依据。
“艺文丛刊”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开发的一套丛书,主要收罗历史上各种好玩有趣,精巧别致的“小书”“闲书”,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生活、美食、鉴赏、掌故等,目前已经出了三辑。《寒山帚谈/艺文丛刊》是第四辑中的一种,内容为赵宧光谈论书法的专著。上卷分为权舆、格调、力学、临仿,下卷分为用才、评鉴、法书、了义。另外《拾遗》一卷,阐发未尽之意,各注某条补篇某字。《附录》则包括金石林、甲乙表及诸论。曰“帚谈”者,取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