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曾繁涤编辑整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张善孖、张大千手录的曾熙书画作品的诗文题跋以及这些题跋的释文。张大千、张善孖与曾李二师之间的往来书画诗文。后是与前面题跋相关的书画作品约70幅。此外,尚有朱万章撰写的序言,以及张氏兄弟和曾李二师以及一众友人相关图片资料若干。有些资料是次面世,可以为研究大风堂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与其师曾熙之间的文脉传承艺术流变提供大量珍贵资料,也为收藏他们的艺术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东马坊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高桥街道东马坊村,经 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8-2019年对东马坊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确定其在秦末汉初之际,为“三秦”之一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之前名“灋丘”,《汉书·地理志》载其“周曰大丘,懿王都之。
《近代印坛点将录》是著名学者王家葵先生用前代“点将录”体例,对近两百名活动在二十世纪的篆刻家进行评论的文集。体例因旧,言语文白相间,辞采雅致有理趣。多涉及文献典章,虽是轶闻掌故亦有据可踪。月旦人物,观点贯穿始终,前后呼应,有如应响。整部书是有章法和妙得的。
在中国书法的帖学中,尺牍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书写形式,书家在写翰扎时,往往意不在书,随手挥运,因势生发,天机自动,真趣罄露,虽无意于工,而恰恰能不求工而自工,达到一种自然的境界。米芾学书,行草宗“二王”,篆宗史籍,于书无所不学,深有晋人遗风。《米芾手札精选》选米芾手札四十余种,如《清和帖》《乡石帖》《虹县诗帖》等,仿古籍线装,一函一册,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也能让广大书法爱好者领略到中国古典书法的一种理想境界,初学者也可根据每个字的用笔、结构、布势等去临摹。
赵孟頫的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他的行草书以“二王”为师,融会变化,自成一家。明人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称他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 《赵孟頫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精)》为赵孟頫行书所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供书法爱好者临摹欣赏。
1979年“马圈湾汉简”的出土,除了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也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可谓汉代隶书中最为恣纵的“变体”,其中包含了隶书、草隶、草书多种风格的样式,笔锋清晰俊逸,纤毫毕现,为研究临习者提供了的范本。《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合集)一函三册,精选其中近二百支,分类编排,放大精印,附有释文,以为临习之资。
20世纪的书法史上有一位的女书法家,以“三石一盘”(《石鼓文》《石门颂》《石门铭》和《散氏盘》)为基础,以其苍浑、厚润的书风为世所誉,跻身,领一代风骚,她就是萧娴先生。 《书中有我:20世纪中国书法名家萧娴》是在中国美术馆梳理20世纪书法、并组织有代表性的大家进行系列作品展览后,出版的萧娴先生代表作品集,它不仅展现了萧娴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也将为后世传承留下范本。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藏·李叔同:弘一大师手札墨宝识注考堪》所刊李叔同一弘一大师一手札墨宝皆系刘质平先生旧藏。二〇〇〇年,刘质平之子刘雪阳、媳谢菁蓬夫妇将其无偿捐赠给平湖市人民政府,由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保藏。 鉴于当下流通之出版书籍文献,尚无李叔同一弘一大师一致刘质平手札墨宝纪年之详考,亦未见学人就此类手札相关之时事因缘作系统梳理、研究和叙述,以仅示手札文稿者居多;或出版之书信集中虽亦有署以纪年者,惜未能述明识见考量之理由种种,令读者难作考稽,正误莫辨,且有些结论颇值商榷,错谬亦不少。故《平湖李叔同纪念馆藏·李叔同:弘一大师手札墨宝识注考堪》通过辑证梳理、辨析考释,力求还本归原,去伪存真。书中设“手札墨宝”“识文”“注释”“考证”“勘误”五目,旨在通过馆藏弘公手札墨宝真迹原件
作者李奕声幼年得当代草圣林散之亲炙,八十年代初,列书画大师尉天池、陈大羽先生门墙,受国学大师吴玉如先生点拨,先后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画系和天津美院国画人物研究生课程班。执笔五十一载,闭关二十三秋,精研书画艺术,每日挥毫十余小时。师出名门,用功既勤。遍寻天下石鼓,熔铸自家一炉,新华社对其定位“缶翁之后,直至奕声;百年以来,得吴昌硕石鼓书法精髓者,唯李奕声一人而已”。《金石守望:李奕声书法艺术》书法作品主要为四种书体,金文、石鼓、章草、大草。其中金文作品51件、石鼓文作品70件、章草作品10件、大草作品8件、行楷作品1件。作品形式多样。比较全面地反应了作者数十年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
本书是作者书法作品的精选集。采用金文(青铜铭文)书法的风格,书古今诗文108篇,并附有注释文字,注明金文的出处,对部分疑难文字作文字学方面的初步研究,不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的学术价值,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尤其是金文书法研究者而言,有一部填补空白、可供参考的著作。
《解密孙过庭 》为“书法工作室”丛书之一,本丛书是为了结合当今书法界发展的现状而设置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撰写的作者都是在当今书法界有影响的书法家。 这套丛书的作者在阐述自己心得时都有较为独特的方式,我们可以从每本书每个章节的标题上看出他们的关注点。在讲解时注重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了一般工作室教学中导师和学生面对面传授的功能。一些书法技巧中的关钮之处,经过作者轻轻点拨就显得豁然开朗。所以,这套丛书还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所在。
谢无量(1884-1964)是中国现代有名的社会活动家、诗人、书法家、学者,其学识渊博,举凡文学、史学、哲学及西学等,均有研究和论撰。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本书从诗笺、书稿、信札、书法作品等方面全面展现了谢无量的学术成就与艺术水准,书中所载谢无量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谢无量的诗文创作、学术研究、书法艺术等多个方面,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极高。书中作品为原作拍摄,印制精良,足可珍藏。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6(元)(英汉对照)》讲述了书法大兴元代卷收录了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元代所有书法作品,实属难得,极为珍贵。元朝起于蒙古,唯重视汉学,择名儒以傅东宫。赵孟頫才气英迈,为世祖所重。其书法受宗室影响,结体严谨而意度宽和,笔致精密,于中见生动,刚健中含婀娜,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时有晋之右军之称。故宫藏有赵氏作品30余件,为各地收藏机构之最。鲜于枢、康里巎巎、邓文原,与赵孟頫同为元代书学复古的践行者,他们的作品勾勒出元代书法所取得非凡的成就。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2):宋》每一卷的每件作品介绍时,既有题名与作者名,又有释文,还有相关的题记。而且,有些作品的局部放大图还使古代大师们的笔墨精气与韵味凸现,难怪行家会有“比直接欣赏原作收获还大”的赞叹。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编1:元明刻本》为中英文对照的资料性图录,力求以图片形式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品的总体面貌,除文物号、名称、时代、尺寸、造型及纹样等基本要素外,概不做考释。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编1:元明刻本》以藏质量地、功用为据分为不同编,设总序、凡例、分论(前言)、图版目录、图版及图版索引,其余各册只设总目,图版和图版索引。
谢无量(1884-1964)是中国现代有名的社会活动家、诗人、书法家、学者,其学识渊博,举凡文学、史学、哲学及西学等,均有研究和论撰。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本书从诗笺、书稿、信札、书法作品等方面全面展现了谢无量的学术成就与艺术水准,书中所载谢无量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谢无量的诗文创作、学术研究、书法艺术等多个方面,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极高。书中作品为原作拍摄,印制精良,足可珍藏。
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具有笔墨韵味的 形象创造出来的能够表情达意的艺术,具有极强的表 现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欧阳询梦奠帖卜商帖很 美的字》精选欧阳询的《梦奠帖》和《卜商帖》,撷 取其中很能体现书 家个性与风采的字以飨读者。希望 这本书短小精悍的 掌上书籍,能够让读者从中领略大 家墨宝的神韵,进 而得到艺术的启迪。
本书是何山先生长期收集、整理和研究篆书艺术,发蕴勾陈、融古参今所编著成书的一大成果。古今以《千字文》为题材进行的书法创作很多,有传为元代赵孟頫所编写的《六体千字文》、中村春堂的《三体千字文》,以及清代孙凤居集录的《历朝圣贤篆书百体千字文》等,其中以赵孟頫版本较为流行,而单独以篆书体写就的则以孙凤居版为最全。本书是以清代孙凤居集录的《历朝圣贤篆书百体千字文》为基础,整理及编撰而成的篆书千字文解析图书。该书主体包括五个部分:部分,孙凤居《历朝圣贤篆书百体千字文》全文影印本;第二部分,《十二体千字文》,即以十二种书体写就的千字文,并由编著者配以文字注释、白话文释义;第三部分,《篆体千字注音集录》,即编著者以三种篆体写千字文,每个文字配以汉语拼音;第四部分,何山篆书作品赏析,包括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