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夔,字子研,四川彭县(今彭州)人,清代书画家。工画花卉竹石,生动而有法度,书法亦有所成,尤擅隶书,书史载其“博雅嗜古,究心书学,领悟精敏,临摹不倦”。《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全文为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四言韵文,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篇共250句,涉及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精思巧构,文采斐然,音韵谐美,宜于蒙童记诵,成为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蒙学经典。汉代是隶书的第一高峰期,汉隶数量庞大且精彩纷呈。到了清朝,出现隶书的第二高峰,繁荣一时。此篇席夔《千字文》即是清代隶书风气盛行下的作品,结体精致紧凑,神采飞扬,遒劲高古,姿态万千,变化无穷,肥瘦适度,不作
此本为明代小楷作品,明代书法是继宋元帖学书法的又一发展阶段。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小楷以疏朗萧散风格为主,极为疏淡恬静,圆润虚灵,有晋人遗意。
董其昌、何绍基临《争座位帖》对照是继名家临名帖系列·王铎、八大山人临《兴福寺半截碑》的延续。与《祭侄文稿》《告伯父稿》并称颜真卿三稿的《争座位帖》,历来备受赞誉。董其昌、何绍基被后世公认为学颜的大家,通过两人临本与原帖的比较,更直观的了解古代书家对于范本的取舍,对学习《争座位帖》有着极大地裨益。所选拓本亦为善本精拓,图版精美,集资料性、学习性、鉴赏性于一体,对广大书法研究爱好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晏晓斐编著的《澄清堂帖卷十一(宋拓本)/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中华宝典》是国博馆藏文物整理、保护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以馆藏的版本稀有的书法拓片或墨迹等文物为主,本册以澄清堂帖宋拓本为内容,采用基本原大的尺寸清晰呈现,以图为主,辅以释文及相关研究论述文字。本书所选法帖在研究中国古代书法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可以用于书法学习者的临写和研究。
《金文篆法入门:说文部首540字》由福建美术出版社编
中国书法系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为汉族,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为汉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和“无声的乐”。古汉字书法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先哲的思想光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值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之际,许多书法爱好者对先秦的古汉字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研习探索。《甲骨金文小篆书法速查手册》是广东省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旨在紧跟时代,集体研究攻关古汉字书法艺术,为方便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书法爱好者研习书法技艺而编写出版的社科研究成果,对青少年和书法爱好者及书法研究者学习、研究古汉字书法艺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依据“说文部首”而编的简明汉印字典,可供篆刻爱好者在初学汉印时查阅、临习。既是字典,也是字帖。《说文解字》是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是以小篆为研究对象的,由东汉许慎整理完成。许慎把汉字按字义分类归纳成540部,每部选一个字统领各目大义类,这一字即为“部首”。这540个部首是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字根。自许慎创建以来,一直是研究、学习汉字的入门推荐。本书以“说文部首”541字为内容在众多金文中选取该字为“本字”,配以“今字”“注音”“释义”及“本字变体”“从此部诸字”等元素,供欲学金文篆法者入门使用。
书法家赵子昂,在元明时期的地位,可以比肩书法目前的王羲之。在那个上下都学赵子昂的年代,赵氏行书就是一个标杆,代表着一种审美。一个人能凭一己之力,影响整个书坛,实力可想而知。此作是书家晚年精心之作,书于绢地之上,先是楷书后渐舒展为行书。有人评说此卷笔法高古,圆润峻秀,笔势流转自如,如行云流水般收转自如,为赵氏得意之作。此作通篇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看不到任何起伏,读不出丝毫懈怠,整体行笔就像是提前设定好的精密仪器一样,让人望尘莫及。今编者以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底本为蓝本,将此帖以大八开形式放大推出,以飨读者。
本册所选为智永《真草千字文》真书(即楷书)。智永和尚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是声名卓著的书法家。《真草千字文》的楷书法度谨严,笔力遒劲,笔画清晰又富有虚实变化,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在体法上具备一定的范本地位。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说解字意的字典。本书以清同治十二年陈昌之刻本为底本影印。陈本是依据孙星衍覆刊宋刻大徐本而刻,保留了宋本的旧貌。岳麓书社在出版此类古籍方面是相当的,为保留原貌,本书在校勘时对书中脱、漏、衍、误字均未作改动。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此书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针对新生代读者,他们基本没有接触过竖排
《中国书法简帛字典》所收字迹均为建国后历次考古发现之字迹,包括闻名中外的马王堆帛书、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江陵秦简、银雀山汉简、敦煌汉简等。该书收录字迹(包括异体字、繁体字)之全面,释注之详细,体例之精研,制版之严谨科学,为近年来书法字典类图书编纂之。
《朗文法律词典》第六版秉持了以往版本的宗旨,即对英国法律的专有词汇提供指导,力求为法律专业学生和其他对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专业术语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便捷的工具。 这部词典是学习英国法律专门用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是从事英国法律研究及相关工作人士了解英国法律制度的原始文本。词典直接由英文版影印,但是解说文字准确规范,易于理解。所收入的词条大多是一些基本词汇,这些词汇来源于那些构成传统的法律研究中心的领域,诸如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宪法、土地法、家庭法、衡平法和信托法以及法理学,而法制史、证据法、程序法和欧共体法亦有所收录。词典所收词条充实,词义因为司法解释、司法判决和格言的引用而得以强化,并且和法律评论、法令以及其他法律文本相互印证。本书还罗列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线索,使查找更为详
本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2年12月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现行有效的法律。全书收录全面,编排科学;文本标准,内容准确;修订及时、提供增补;附加条旨、便于查阅。
《中国书法简帛字典》所收字迹均为建国后历次考古发现之字迹,包括闻名中外的马王堆帛书、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江陵秦简、银雀山汉简、敦煌汉简等。该书收录字迹(包括异体字、繁体字)之全面,释注之详细,体例之精研,制版之严谨科学,为近年来书法字典类图书编纂之。
《中国书法简帛字典》所收字迹均为建国后历次考古发现之字迹,包括闻名中外的马王堆帛书、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江陵秦简、银雀山汉简、敦煌汉简等。该书收录字迹(包括异体字、繁体字)之全面,释注之详细,体例之精研,制版之严谨科学,为近年来书法字典类图书编纂之。
一中国书法,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历时漫长,各体均有其不同的滥觞和鼎盛时期。本字海采字截止于清朝,不再延续。如此编例,可以使学书者和欣赏书法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少走弯路。 二所取单字,影清朝以前的书法经典,或金石拓片竹帛碑刻,力求保留原迹形状,不使失真。 三全书所含单字,囊括了清以前书法经典中的作品,以便于今天学书者和欣赏书法者使用。 四为方便今天的读者查阅,字海中字头均用简化正楷字,以下汇集此字的各体书例。因字海正文全以单字形式编列,故不必恪守古文竖排,而采用了方便阅读并较为美观整齐的横排形式。 五字头以下正文按历史朝代顺序编排,并分别注明朝代名和书家名。 六书前按字头笔画数编制笔画查字目录,查字目录后编排汉语拼音检字索引。 七
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说解字意的字典。本书以清同治十二年陈昌之刻本为底本影印。陈本是依据孙星衍覆刊宋刻大徐本而刻,保留了宋本的旧貌。岳麓书社在出版此类古籍方面是相当的,为保留原貌,本书在校勘时对书中脱、漏、衍、误字均未作改动。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此书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针对新生代读者,他们基本没有接触过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