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书法宝库·王羲之十七帖
    •   ( 195 条评论 )
    • /2024-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王羲之,字逸少,王旷之子,王导之侄。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早岁从卫夫人学书,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备精诸体。王羲之的书法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书家取法的源泉,被后世尊誉为 书圣 。 《王羲之十七帖》,草书。凡二十七帖,一百三十四行,一千一百六十字。因第一帖帖首是 十七 二字,故名。据载,唐太宗好右军书,搜集王书凡三千纸,率皆以一丈二尺为一卷,此其一也。其书疏放妍妙,气象超然,乃书中之龙。历来被奉为草书圭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载: 《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零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烜赫著名帖也。 按张氏所录与今刻本行字不同,因墨迹不传,无从校勘。摹刻甚多,以帖末

    • ¥5.5 ¥14 折扣:3.9折
    • 齐白石书法艺术
    •   ( 337 条评论 )
    • 戈巴 /2013-08-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走入齐白石那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定将发现,除绘画外,他的书法,篆刻亦如艺术王冠上的另一颗宝石,是那样熠熠闪光,是那么令人注目。齐白石不是孤立地去专门从事书法篆刻艺术,而是既从内求,亦从外求。他的印章意境来源于诗,刀法来源于书法,章法来源于绘画,诗、书、画、印一道共同提高发展。内容、形式、表现手法固然各不相同,但他们互相联系,互相渗透,都基于同一个母因——他的思想、生活、修养、艺术追求。其书艺印艺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一笔一刀的偶然,这与他艰辛的生活历程,聪颖过人的悟性、深厚的学养、现代意识的觉醒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等密不可分。本书就是一本研究、展现齐白石书印之美的精品图书。

    • ¥20.7 ¥36.8 折扣:5.6折
    • 春联挥毫:欧阳询楷书集字春联
    •   ( 723 条评论 )
    • 沈菊 /2016-12-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书写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独特的文化承载着千百年来华夏子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因此写春联贴春联成为中国人新年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我们从众多书法爱好者写春联的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各方力量,编写了这套 春联挥毫***系列 丛书,以历代书法大家的经典书法作品作为蓝本,集字而成,内容丰富,雅俗共赏。此册集字选自褚遂良楷书,是 春联挥毫*** 之一。

    • ¥15.8 ¥28 折扣:5.6折
    • 书法经典放大 铭刻系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   ( 899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2013-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名作《洛神赋》,入宋残损,贾似道先得九行,又续得四行,遂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世称“玉版十三行”。后石佚,至明万历间,在杭州葛岭半闲堂旧址复得,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后为国家文博单位收购,现藏首都博物馆。此作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代杨宾《铁函斋书跋》认为“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旧拓本。

    • ¥18.6 ¥33 折扣:5.6折
    • 书法经典放大 铭刻系列---灵飞经
    •   ( 671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2013-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灵飞经》,唐代著名小楷之一,无名款。元代袁桷,明代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官至中书令,越国公。书学二王及褚、薛,在当时是享有盛名的书家,时称“小钟”。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称其:“如新莺矜百啭之声”。《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后人学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杨守敬评此帖曰:“为精劲,为世所重”。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滋蕙堂法帖》本。

    • ¥18.6 ¥33 折扣:5.6折
    • 日读论语
    •   ( 43 条评论 )
    • 孙晓云|责编:曹智滔|校注:府建明 /2022-04-01/ 江苏美术
    • \"孔子被称作“圣人”。一部《论语》道尽人生百态,思想穿透千年,其文约意丰的言辞语句,蕴含着鲜活的中国智慧和包罗万象的人世道理,可助人修身、为学、齐家、治国。这《论语》一共20篇约500章,每天只需读懂、 读透一两章,一年便可读完整部《论语》,用每日一读的简约方式,享受 硬核的中华文粹,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 本书一大特色是把书法和《论语》有机结合, 书法家、中国书协 孙晓云女士用精致小楷抄写整部《论语》,力求把枯涩的文字变为书香墨趣,这本书饱含着她独特的艺术情思,通过书法墨迹传颂出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同时由府建明教授对原典原文斟词酌句且饶有趣味地进行了细致、简明的解读,既可以帮助初涉古文的学生翻译古文,也为深入阅读提供知识性的注解和引导。这部《日读论语》是一部极为独特的“国学书法

    • ¥71.9 ¥168 折扣:4.3折
    • 书法经典放大 铭刻系列---礼器碑
    •   ( 798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2013-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东汉永寿二年(一五六)立于曲阜孔庙,至今仍存。四面刻,均为隶书,无额。碑高二百三十四厘米,宽一百零五厘米。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碑阴三列各十七行,左侧三列各四行,右侧四列各四行。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礼器车舆,吏民共同捐资立碑以颂其德政。碑阴及碑侧为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捐资数目。此碑自宋代便开始着録,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清劲秀雅,肃穆超然。是汉代隶书极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与《乙瑛碑》、《史晨碑》被后世并称为“孔庙三碑”。清王澍评此碑曰:“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絶,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明末清初精拓本。

    • ¥18.6 ¥33 折扣:5.6折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潘伯鹰
    •   ( 7 条评论 )
    • 编者:曾迎三|责编:柴敏 /2024-01-01/ 上海辞书
    •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潘伯鹰(1904—1966) 中国书法家。名式,以字行,别号凫公,安徽安庆人。作书注重用笔之法,得褚遂良三昧,兼纳元人鲜于枢。草书得力于王羲之《十七帖》及孙过庭《书谱》。著有《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等。

    • ¥47.8 ¥98 折扣:4.9折
    • 书法经典放大 铭刻系列---颜真卿多宝塔碑
    •   ( 771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2013-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玄宗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因有“颜平原”之称。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称“颜鲁公”。其书法朴拙雄浑,大气磅礴,自成一家,称为“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对后世影响*的书法家。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刻石,唐天宝十一年(*二)立。原石立于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今西安城西南火烧碑西村附近),后移至西安府儒学,今在西安碑林。碑高二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零二厘米,文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为颜真卿楷书中的上乘之作。明王世贞评此碑曰:“《多宝佛塔》结法尤整密,但贵在藏锋,小远大雅,不无佐史之恨耳。”本

    • ¥18.6 ¥33 折扣:5.6折
    • 书法经典放大 铭刻系列---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一)
    •   ( 717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 /2013-06-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褚遂良,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六四九)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任吏部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主张维护礼法,定嫡庶之分。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被贬谪而死。楷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别开生面。对后代影响极大。后人将他与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书家”。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唐永徽四年(六五三)立。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共二石,二石皆为楷书,原在西安慈恩寺,现存西安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分立塔门之东、西两龛。东龛内为唐太宗所撰之《大唐三藏圣教序》,书写行次从右排向左;西龛内为唐高宗还是太子时所撰之《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书写行次从左排向右,两碑对称。《序

    • ¥18.6 ¥33 折扣:5.6折
    • 闻道未迟——20世纪中国书法名家沈鹏
    •   ( 3 条评论 )
    • 吴为山 主编 /2024-07-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为书法家沈鹏的作品集,其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本书内容分为精心草法、博涉多优和吟咏风雅三个部分,共收入沈鹏近年来创作的近百件书法作品及其诗书理论成果。沈鹏的创作成果丰硕,书法作品时代感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特征。同时,本书还收入沈鹏的艺术年表及多篇文章。

    • ¥270 ¥480 折扣:5.6折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曾熙
    •   ( 1 条评论 )
    • 编者:曾迎三|责编:柴敏 /2024-01-01/ 上海辞书
    •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曾熙(1861-1930),中国书画家、教育家。字季子,又字嗣元, 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湖南衡阳人。清光绪进士。其书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张黑女》等,以韩磊圆笔为本,下穷魏晋,融合南帖北碑,自成风貌。

    • ¥47.8 ¥98 折扣:4.9折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沈曾植
    •   ( 5 条评论 )
    • 编者:曾迎三|责编:柴敏 /2024-01-01/ 上海辞书
    •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沈曾植(1850—1922) 中国学者、书法家。字子培,号乙盦、寐叟,浙江嘉兴人。清光绪进士。书法负盛名,执笔宗包世臣,师法北朝碑版,融会“二爨”神韵,参以章草笔势,方入圆出,欹侧犯险,矫健凝重,自成一家。

    • ¥47.8 ¥98 折扣:4.9折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张大千
    •   ( 2 条评论 )
    • 编者:曾迎三|责编:柴敏 /2024-01-01/ 上海辞书
    •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张大千(1899—1983) 中国书画家。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又名季爰,四川内江人。1919年回国,从李瑞清习诗文书画。一度为僧,法号大千,还俗后以法号行。书法取自造像墓志的方笔,方中寓圆,形成飞动的意象,有一种奇宕之美。

    • ¥47.8 ¥98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