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小楷大观:文徵明前后赤壁赋》由刘阳编。
《怀素书王羲之传》内容简介:一题跋款为『杨凝式鉴定』,题诗曰:『十年挥素翠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另一款为『李建中跋』,题跋曰:『书法相传至张颠后,则鲁公得尽其楷,怀素尽其草,故鲁郡公谓「以狂继颠」,正以师承源流而论之也。今观此卷,洵造其极,宜杨少师称赏如此,珍重、珍重!』第三跋语云:『此唐释怀素草书真迹,数百年来绢素墨色如新,历朝诸贤鉴定,固不得谓为赝本也。至国朝为解学士所藏。学士一代能书,世为珍秘。今日得观于其文孙体远家,岂非武陵渔人得人花源耶?不胜欣幸之至!东海居士张弼。』
鄢建强编著的《集王羲之书春联(兰亭序)》是该系列中的春联类品种之一,其集字选自“天下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人称“书圣”。师从叔父王虞和卫夫人,饱览秦汉以来篆隶书迹,博采众长,创造出妍美流便的王体行书。王体行书遒逸劲健,千变万化,书坛,历千百年而不衰。《兰亭序》,又称《兰亭叙》、《兰亭集序》、《临河序》等,共28行,324字。书家信手写来,从容不迫。其用笔以露锋为主、藏锋为辅,显得既内敛其气,又外耀其神。其结体疏密相间、斜正互依、大小参差,极尽变化之妙。其章法上下呼应、左右映带、和谐自然、不加雕饰,虽偶有涂改,却能一气贯注。气韵生动,格调平和,字里行间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刻于隋仁寿三年(六〇三)。墓志正方形,边长八十三厘米,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夏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原石现存陕西蒲城县博物馆。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曰:“《苏慈碑》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本次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旧拓精本。
《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晋·唐·五代行草书)》收《平复帖》、《伯远帖》、《中郎帖》、《出师颂》、《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上阳台帖》、《汝南公主墓志铭》、《苦笋帖》、《论书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十五件墨迹。 《平复帖》纵二十三点七厘米、横二十点六厘米,为西晋文学家陆机书,是我国最早的名家墨迹。《伯远帖》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十七点二厘米,为王羲之侄子王殉书,是东晋时代的稀世珍品,被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中郎帖》纵二十三点三厘米,横二十五点七厘米,为东晋政治家、书法家谢安书。《出师颂》纵二十一点二厘米,横二十七点八厘米,为隋人书写的一件章草墨迹。《上阳台帖》纵二十八点五厘米,横三十八点一厘米,传为诗仙李白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