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共 1 卷, 5000 余字。历来弘传甚盛,为 佛教各宗派尤其是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本书收录历代 15 位 名家《金刚经》书法力作,书风各异,精彩分呈,为广大学书人、学佛人提供一部可临摹抄诵、欣赏研究的完美典籍。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1卷,5000余字。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本系列字帖共精选历代书家所写《金刚经》墨迹、刻帖近共14件长卷。包括王羲之、柳公权、张即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傅山、雍正、弘一法师、金农诸家力作,同时收录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作品
《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近代书法论著,影响中国书法史一代书风,中国书法的美学解读与大成之作。是晚清以来zui重要的书法专著,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从问世的那一年起,它就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注意。从思想性上说,《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也表现了康有为抛弃陈习、另辟蹊径的进取精神。该书除原有内容外,配有130幅书法碑帖图片,160个完整注释详细讲解。 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一篇,各章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卷一、卷二是讲书体源流的,卷三卷四是评论碑品的,卷五卷六是讲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求的,全书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
作为当代有影响力的国学大师之一 启功先生,他的书法遥接 二王 ,一脉相承,自成一派,为世人赞为当代的 王羲之 。其书作广为人们熟知和喜爱,而有关启功先生的书法出版物也是层出不穷。目前,还没有一本关于启功先生较为全面的书法鉴赏图书,所以本书从这一角度入手,全面介绍启功先生的艺术人生。 本书内容丰富,选取其书法代表作,主要采取作品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其书法作品、书法之美、书学思想、艺术人生,从自述、访谈、专著、传记、研究文集等多个角度进行描述、分析,立体而全面地介绍他在书法艺术创作、书法史论研究、书法艺术活动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郁氏书画题跋记》十二卷、《续书画题跋记》十二卷,明郁逢庆撰。收入自唐至明法书名画500余件,记其材质、装帧、题跋、印识及藏品流转等。题跋包括创作者本人题跋以及藏家、观赏者题跋。后者每每叙其掌故,详其递藏,鉴别真赝,品评高下,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书画史料,对今人研究和鉴赏古代书画甚有裨益。此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上海图书馆藏4种清抄本以及风雨楼丛书本等,并参校以《珊瑚木难》、《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讹误均予订正,并出校勘记;异文有可取者,酌情出校。
宋代元祐元年秋,米芾登臨鎮江北固山多景樓,面對浩瀚的長江,曾賦詩《秋暑憇多景樓》一首。十餘年後,多景樓毁於一場大火。書家得知甘露寺禪師欲重建多景樓,欣然揮毫,書七言律詩一首:「華胥兜率夢曾游,天下江山樓。冉冉明廷萬靈入,迢迢溟海六鳌愁。指分块儿方輿露,頂矗昭回列緯浮。衲子來時多泛鉢,漢星歸末覺經牛。雲移怒翼搏千里,氣霽剛風御九秋。康樂平生追壯觀,未知席上極滄洲。」這件墨寶,氣勢雄偉,力透紙背,可謂神采奕奕。有書家評說:「此册最為豪放,偃然如枯松之卧澗壑,截然如快劍之斬蛟龍,奮然如龍蛇之起陸,矯然如雕鹗之盤空。烏擭之扛鼎,不足以比其雄且壯也。養由基之貫七札,不足以比其沉着痛快也。」此册頁縱三十一點二厘米,横五十三點一厘米。其流傳有緒,曾經秦檜子孫三代收藏,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杨凝式 韭花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疏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意。《韭花帖》,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老碑帖系列: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是老碑帖系列之一,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有正书局曾出版过许多碑帖,其中有一本刘鹦收藏的宋拓《集字圣教序》。此本后有董其昌、王铎、刘铁云三人题跋。董其昌称道:此本纸墨奕奕,神采焕发,宋揭中致佳,临池家宝之。」明朝崇祯十三年,受命为南京礼部尚书的王铎,在即将离开北京赴任时,在拓本后题款,称赞此本:「兹帖宋搨之最精者,他刻皆执珪趋拜于其下。
陶博吾的书法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别是行楷深受读者喜爱,而他的诗存,读者很少见,这次推出他的诗存,文学性很强,具有不少的读者群。《行楷诗稿(陶博吾诗文墨迹)》由赵感鹤所著,收录陶博吾先生存世诗稿近30首,大部分作品都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前所作,反映了作者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作者凭记忆将这些早年诗稿用行楷的笔墨记录下来,是一部研究陶博吾文学成就不可或缺的资料。
《杜牧书张好好诗》内容简介:杜牧,字牧之,出身名门望族,晚唐诗人。其二十六岁进士及第,才气横溢,有诗文近五百篇留存于世。唐代诗人创作出数以万计的诗篇,至今,唯有杜牧书写的《张好好诗并序》留存于世,堪称国宝奇迹。《宣和书谱》评说:「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明代书家董其昌称赞这件珍迹深有六朝人风韵。《杜牧书张好好诗》特将这一墨宝放大印出,谨供读者欣赏、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