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日本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思考,全书分成 东瀛书论 日本书法史 日本篆刻史、书法理论史和书法教育史 三编,从日本书法史、日本篆刻史、日本书法理论史、日本书法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书法的发展过程,不仅详述古代日本书法,更涉及近现代日本书法发展的多方面,是了解日本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文化传承与形式探索:中国美术馆篆刻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包括“对篆刻展览的思考和实践——从‘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谈起”、“论当代篆刻的中介抉择、审美觉悟与艺术底线”、“踏天磨刀 游神三代——玺印流风的当代意义”、“当代篆刻艺术的渊源流变与创作概论”等等。
《集王圣教序》,行书,三十行,满行八十字左右,共计二千四百余字。唐太宗李世民撰序,高宗作记,由弘福寺僧怀仁勾摹汇集王羲之书而成,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咸亨三年十二月立于京城长安。原石现在西安碑林。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将军,世称“王右军”,擅楷、行、草诸体。其风格之妍美,构形之变化,用笔之丰富,被后人誉为“书圣”。《晋书·王羲之传论》赞云“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风翥龙蟠,势如斜反正。”梁武帝评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其法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代以后的书家几乎无一不受其恩泽。我们在欣赏、临摹古代经典法帖时,作为基础训练,观察、比较、分析他们处置相同字、相同结构的变化,应是一项重要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书写规范美观的文字不利于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也往往可以在不经意中带给人们力和美的享受。中国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发展而依然光彩照人,主要就在于安兼具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功能。即使在硬笔书写及电脑使用十分普及的今天,书法艺术仍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在中国,甚至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能不能写一手好字,至今仍然是衡量一个人文修养是否全面的尺度之一。所谓书法,即是用圆锥状毛笔书写包括篆、隶、正、行、草各种书体汉字的法则,也是一种讲究执笔、点画、运笔、结构、行次、章法、墨法、风格的传统造型艺术。通常要求执笔须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腕部松平,悬空发力;点画须中锋铺毫,笔笔送到;结构要笔画间和谐呼应;章法行次要错落有致,气息贯通,以及表现书者的审美情
在当代书法家中,有一批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的领导干部,他们各以不同的原因与书法结缘,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书法产生影响一一全国政协会员、 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赵学敏先生就是这批书法家中一位值得称道和尊敬的代表。 赵学敏对书法艺术的挚爱是发自内心的,从他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的书籍即可管窥一斑。无论是在京开会路上,还是在出差的旅途中,手提包里总有几本书法字帖或书法报刊。只要一有空闲,他就翻阅、研习,从中领悟书法艺术真谛。几年前,我与赵局长在一个活动中相识,一席交谈,深为他对书法的挚爱而感动。他王作之余用以调息身心的方法就是练字、读书。而他长期以来坚持以书法为人众服务的思想,提出“人民书法”理念,不仅使他的书法爱好变得高尚,而且增强了书
《千字文》乃古代名文。自南北朝以来,书写者不乏名家,智永、怀素、欧阳询、赵孟俯等皆有墨迹传世。为了弘扬中华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现当代名家的书法艺术,我们出版了《当代名家书千字文》丛书《沈尹默书小草千字文》为其中之一册。 这套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十余年来多次再版,累计印数达六十八万册,对当今书法艺术的普及、欣赏与研究有 所助益。现将《沈尹默书小草千字文》修订改版,原大精印,以飨读者。
“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系列图书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书法名家精心编写的一套通俗、实用、由浅人深的入门级教科书。它适合各中、小学的教学使用,也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入门向导。自2004年出版以来,本系列丛书广受好评,已成为学习书法的图书。针对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我社决定进行再版,同时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这一系列,打造其成为书法教学的品牌。《中国书法培训教程·楷书教程:褚遂良解析》是学习褚体书法的范本之一,本册图书从实用性出发,注重基础学习,以《雁塔圣教序》为解析对象,选取名家拓本为蓝本,经过筛选、归类及特殊的技术处理,保持碑拓风貌,并配以米字格,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并掌握字形结构及笔画定位。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者自学,在编排结构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各章节中的范字用笔特点、结字规律、章法
本书读者对象是初学篆刻的青少年。本书仅选收汉印及明清以来篆刻家之印影。本书收常用汉字三千个左右,收正反字印影近二万多枚。本书所收字影,均为原大。本书双色印刷,正字黑色,反字红色。
《印学合璧》由印诗、印文和印艺等组成,各篇或诗或论、或品题或提示,为学诗、学文、学艺或好收藏者提供一种别开生面的视野,是了解近现代印学艺术发展轨迹的专著,也是篆刻艺术教育、收藏鉴赏及其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 《印学合璧》分“印诗绝伦”、“印文学识”和“印艺赏读”三个方面,内容包括“论印额珠百绝”、“印学经典举要”、“印文根柢探究”、“印坛见闻异录”、“名家题印存真”、“子厚治印留痕”六个部分,是作者三十多年来深入印学源流研究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