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系“高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之一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博士郑晓华著。书中阐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感来源以及同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并以丰富的图例和隽永的艺术语言引导读者“千秋览胜”、“砚底寻踪”,饱览“翰苑春长”和体味那篆刻艺术的“方寸情浓”,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割不断的翰墨情缘,是一本知识系统、深刻反映中国书法艺术真谛的之作。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名碑集锦:赵孟頫兰亭十三跋(行书字帖)》为适应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的需要,我们精选了历代有名的书法帖、碑刻和近现代名人墨迹,出版了这套《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名碑集》丛书。有的为了学习方便,降低成本,剔除了模糊残损的字,选字出版;有的为了全面展示该书法家字体的风貌,从其流传的大量字帖中,精选出的单字,集中在一本字帖上,集字出版;有的则是从未以字帖的形式出版过,这次是首次出版,不仅能提供学习和欣赏之需,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珍贵的文献资料价值。为使学习者临摹方便,作了适当放大。希望这套丛书能对学习书法的人有所帮助。
趟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說:“日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古人由于交通、通信、印刷等的相對落後,一件書法佳構能真正睹其真容,置諸案頭供臨習的機會并不是人人都有。至如《淳化閣帖》那樣的彙刻帖,也多是“分賜大臣”,到元代趟孟頫時,已是一套難求了。趟孟頫之言,已足見欲得佳碑帖敷行之不易。
本书收王铎三件墨迹。一卷是其楷书唐代诗人王维的“济州遇赵叟家宴”、“春过贺遂员外乐园”诗篇,另一卷是书家临阁帖,第三件是书家绘“枯兰复华图”后书写的跋文。
本书收选了中国古代著名碑帖精品17种,其中楷书7种,行书6种,草书4种,本书力求版本,释文和简介文字,力求简明、准确。以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