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非常适合音乐剧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本套教材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副教授竺期编著,内容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部分,分阶段收录30首经典音乐剧唱段,将系统地引导学生通过国内音乐院校专业性的音乐剧演唱训练,帮助学生在声乐演唱表达和角色塑造训练上进行系统的教学引导,同时也为高校在本科和硕士音乐剧演唱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上给予来自欧美一流高等院校的教材参考。
本系列图书对柴科夫斯基、德彪西、贝多芬、海顿、舒伯特和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合亲子共同阅读。随书附有大量精美历史照片,其中大多由国外各大博物馆提供。作者温蒂 汤普森毕业于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曾任英国菲伯尔音乐出版公司编辑主任。
以往对于潮州音乐的研究,普遍局限于一时一地,或单一、局部之角度。此类研究多以强调其地方性、性为主,易于忽略潮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纵横两方面的联系,尤其是潮州音乐含的宫调运用规律与中国传统音乐宫调实践之间的关联。 《潮州音乐宫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力求避免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旨在提炼潮乐实践中存在的各种传统音乐精华,构筑系统之潮州音乐宫调理论。 对近代潮剧、潮乐宫调研究的启示。 传统 并非博物馆陈列的僵化标本,而是一种不断演化的活态传承,或者说传统是由各个时代不断被创造、发明出来的新形式所组成的。中国传统戏剧声腔、民间音乐同样是一种活态艺术,不断演化甚至脱变为新的艺术形式乃是其常态,而这种变化今天依然在继续。因此,潮州音乐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在不失其地方的
《临安七部》是以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苏轼、欧阳修、陆游、王昌龄、杨万里、林则徐等吟诵杭州以及西湖的诗篇为词,为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与交响乐队而作的大型声乐交响乐作品。该作品以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使声乐与乐队交相辉映,色彩斑斓、意深情切,让中国古代灿烂的诗歌仿佛长上音乐的翅膀。这部作品的旋律素材全部来源于浙江杭嘉湖平原的民歌与民间音乐,使其不仅有高远的文学意境,而且更具备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这部作品将多首中国古代著名诗歌*次谱成曲,创造了当代中国音乐史的新记录。
《斯克里亚宾钢琴作品集(原版引进)(套装版)(共7册)》作者斯克里亚宾(1872-1915)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俄罗斯音乐界的一位十分重要也十分特殊的人物。他是塔涅耶夫(1856-1915)和阿连斯基(1861-1906)的学生,也是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的同时代人。他生活的时代,在当时的俄罗斯是浪漫主义时代。斯克里亚宾在他短短一生的四十年中,虽然早期深受肖邦的影响,但是大概到1908年(那时他36岁),他就创造了以四度为基础的所谓“神秘和弦”, 打破了以三度为基础的传统功能和声,不但创造了一种 的色彩,使音乐有了一种不稳定的紧张度和张力,有时甚至达到了歇斯底里神经质的程度,而且指向了未来的无调性。
本书是由 古琴演奏家、虞山琴派 代表性传承人朱晞编著的一本古琴谱,形式为五线谱+减字谱。全书共34首古琴经典曲目,如《忆故人》《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等,由作者朱晞在前人传谱的基础上修订指法,五线谱根据其历年来出版的演奏CD整理、记谱。乐谱前收录了两篇重要的虞山派琴论——《藏春坞琴谱序》和《溪山琴况》,琴谱后收录了作者撰写的乐曲解题。本书34首琴曲均配有作者的演奏音频。